高职声乐课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究

2020-03-03 07:10高晓辉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教师

高晓辉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中共教育部党组于2017 年12 月4 日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规划“十大育人”体系,其中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和文化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分别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要注重以文化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精神,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1]。因此,高校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与传承文化的双重使命[2]。

高职声乐课是一门以训练学生演唱技能,提高演唱水平为主的实践类课程。这种技能不仅包含控制声音的技术能力,还需要演唱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反映歌唱者的精神世界,并通过自己的表达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歌颂美好的、积极的、爱的力量。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其本质是审美教育,它具有整合人格力量的作用[3]。因此,声乐课不仅要培养学生演唱儿歌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操守,培养学生诚信,有道德、有修养、有情怀、有仁爱之心的个人品质。只有培养出有正确三观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其个人修养和素质。基于此,高职声乐课就不仅是一门技能课,还是一门融入思政精神教育的课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结合思政教育,塑造出有人格、有灵魂追求的学生,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一、在声乐课教学实践中融入思政建设

我们的学生生源大多数是高中生,学生接触社会少,思想比较简单,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辨别能力等各方面都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状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做好引路人。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价值观、职业操守等方面教育

课堂教学环节使得教师与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时可以融入一些育人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技能本身,尤其是我们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刻苦学习声乐演唱基本功是在为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打基础,学不好专业课,未来面对幼儿施教就会力不从心,无法给孩子们最好的启蒙教育,也无法得到孩子们信任和信赖。所以唱好儿歌不但可以顺利开展幼儿园教学工作,还可以成为行业中自信的佼佼者。在这一价值观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对学生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不仅要能组织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要能在幼儿园大型文艺活动中施展个人才华,承担多种形式活动的组织编导工作,这些工作也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能够呈现幼儿园教育成果、延伸教育意义的重要工作。

例如在“六一”儿童节、“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新年联欢会”等大型庆祝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编排歌舞表演、童话剧、合唱、歌曲串烧等形式的节目,这些类型的节目都需要幼儿进行演唱表演,如果教师能有深厚的歌唱功底和大量音乐作品的积累,就能够编排出主题鲜明、孩子喜欢、音乐感人、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这样好的节目不仅深受孩子喜爱,也会深深打动家长,使教育活动高品质呈现出来,影响更多的孩子积极向上发展,培育孩子们有情操、有追求的美好品质。我们把这些幼儿园工作需要和对孩子的影响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明白学习、积累、打好专业课基本功的意义,从而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工作有规划、有计划。有了学习方向和目标,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当自己的能力有提高时会拉近与工作目标的距离,增加其学习的自信心。

(二)在网课教学中了解学生精神面貌并及时给予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着停课不停教的精神,本学期声乐课也进行网上教学。教学形式仍然采用小组授课的形式,通过视频教学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每个学生的精神状态。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有序做好学习安排,表现为按时签到,提前进入课堂,头型服饰整洁,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能跟随教师的教学环节学习,能快速掌握学习重难点,等等;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跟不上老师所讲内容,甚至有的学生昏昏欲睡,无法适应在家中模拟学校课堂的学习环境,作业提交不及时,作业完成质量低,等等。每节课上课前都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用关爱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对自我形象有所要求,引导学生穿戴干净整洁,坐姿正确,能及时跟老师互动,遇到问题不拖沓,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有愉快的学习态度,认真高质量完成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和满足感逐步提升[5]。

(三)在视频作业中进一步了解学生并给予人文关怀

声乐课的作业需要学生录制演唱视频来呈现学习效果。通过学生拍摄的视频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情绪等等,从更多的视野角度了解学生,在指导其演唱技术的同时渗透对她们性格、人格的影响,成为学生信任的良师益友,有力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通过视频可以看到,有的学生家境贫困、读书不易,致使这样的学生容易缺乏自信心,唱歌声音弱、没有直抒胸臆的胆量,表情木讷缺少美感。每当看到这样的学生,笔者会对她们演唱中的任一优点给予更多表扬和鼓励,增加其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赞美的力量,鼓励其逐渐进步,逐渐使自己更阳光、更勇敢,发现音乐中美好的情感,逐渐开朗大方地面对真实生活并改变自己,意识到能力是点滴积累提高的。通过一个学期的渗透引导,这样的学生都会比之前更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演唱,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本身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发现自身更多的优点、优势,肯定自己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其人格、性格、品格。

二、声乐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民族音乐为主,注重传播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高校艺术教育担负着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人文精神、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等重要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6]。教学中应做好传统音乐宣传和普及工作,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教学中,推进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弘扬和发展。在设置学生的学习曲目时也要考虑到学习内容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多选择民族音乐作品的教学内容,例如爱国爱家、团结友爱主题的《请到我的家乡来》 《好朋友》 《小乌鸦爱妈妈》《我的好妈妈》 《国旗多美丽》等,国粹京剧味道的《捡豆豆》 《说唱脸谱》,民族音乐元素的《羞答答》《彩虹妹妹》,以及感恩教育主题的《颂祖国》 《不再麻烦好妈妈》 《爷爷为我打月饼》 《劳动最光荣》等等。把这些传统儿歌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结合得好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学生学习,在每一个小作品中挖掘闪光的精神价值,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培养学生有人格、有品格。下面就举例说明如何实施这些教育。

在教授《请到我的家乡来》这首歌曲时,会让学生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地方特色和自己的家乡风土人情,让学生用方言和民族调式演唱自己喜爱的作品,介绍歌曲流传的背景,这种表演让远在异乡的学生对自己家乡、民族有更加深厚的感情,也让其他地区的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异域文化,对中国多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有更多探索和学习的愿望,学生会因此更加热爱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者。

在教授《捡豆豆》 《说唱脸谱》等京腔京韵的儿歌作品时会让学生提前预习京剧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讲一讲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国粹京剧,其门派,唱腔、扮相、人物等知识,也会让学生模仿几段京剧唱段,增加对京剧的感性认识。由于京剧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很多中华民族的印记,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培养其古典艺术审美情趣,把京剧的简约之美沉淀内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积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教授《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儿歌时,让学生在歌词的字里行间感受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战士保卫红色政权和胜利果实,在艰苦环境不忘守护孩子们的成长,爱惜祖国的下一代,勇担历史重担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音乐以爱的实际行动滋润人心,让学生在这样的作品中看到人性的闪光之处,这也正是这一类艺术作品永世传唱的意义。高职音乐教育立足挖掘音乐背后的优秀文化,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开启学生的心智,积累、提炼和升华音乐艺术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二)音乐作品的解读

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的确立具有正面引导作用[7]。学生学习声乐作品不仅要从谱面所呈现出来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曲调风格方面入手,更要从更高层次表达对声乐作品思想内涵。教师在教学中有导向地帮助学生理解、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国际形势,结合作品中的爱国爱家的主题做好思想的引领,这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很大影响。例如,在学习《我爱我的台湾岛》 《鼓浪屿之波》等艺术作品时,对作品的解读从台湾岛与祖国的血脉相连、盼早日回归、统一的期盼来解读国家愿望、人民愿望,在教师深情的范唱中感染学生。在学习《大海啊故乡》时,解读作品中呈现的儿时记忆,表现出大海的宽厚胸怀就像祖国母亲一样值得信赖和守护,引导学生爱家乡、爱家人,培养其踏实稳重的性格,培养高尚灵魂的精神追求。

三、教师以自身形象影响学生思想成长

(一)校园歌手大赛的舞台互动中树立教师形象

每次校园歌手大赛的举行教师都会帮助很多学生选曲,通过分析学生声音特点,适宜歌曲的风格、音域,辅导学生演唱所要求的音色、表演动作、舞台形象、表演服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的帮助使师生之间建立更加亲密的感情,陪伴学生挑战自我,发现自身不足,勇于改正错误,也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作为专业评委对学生演唱给予的详细点评也会让学生充分认识演唱的优缺点,激励学生勇于实践,有艺术信仰。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增加对老师的认可和敬仰,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标杆,影响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

(二)教师用演唱感染学生的民族情怀

在纪念“五四运动”校园红歌会上,演唱《红梅赞》等民族声乐作品,向学生传递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用演唱给学生呈现出舞台美好形象,以真切的表演感染学生。这种情怀体现了国家的民族精神——锲而不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示范演唱感染学生对这些精神的情感认同,达到艺术的教育功能。

与学生同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等民族声乐作品时,师生的合作演唱以真情实感感动学生,引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共鸣,在音乐语言的感染下增加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把思政元素渗透在育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

四、传唱红色经典歌曲培养学生的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国家的自信

在近、现代音乐作品中,红色经典歌曲生动描述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不畏列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做出的伟大贡献,歌曲蕴含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力量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在校园中传唱红色歌曲是对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传唱红色经典歌曲让青年学生学习、了解,并逐渐喜爱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进一步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学习音乐作品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对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国家的自信。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

(一)红色经典歌曲的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指的是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优秀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艺作品[8]。红色歌曲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特色。红色歌曲大都旋律优美,歌词鼓舞人心,突出爱国主义情感,提倡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蕴藏深邃的思想内涵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道德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学生中广泛推广、传唱红色歌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红歌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能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校、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良好校园风尚[9]。

在学校多种校园活动中,红色歌曲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新生军训过程中,在“班班有歌声”的合唱展演中、在学生运动会上,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等很多群体活动中,红色歌曲传唱的声音都会感染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凝聚赤诚之心。通过传唱将歌曲的历史意义和故事内容传承下来,能提高青年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红色经典歌曲传唱的作用

唱红歌可以使大学生受到红色教育, 每当听到红歌就会产生对那段革命历史的记忆,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共产党好,伟大祖国好, 坚定大学生跟党走,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10]。学生中广为流传的红色歌曲数不胜数,如《咱们工人有力量》则以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的特点直抒胸臆,鼓舞人心,歌曲铿锵有力的风格也易于传唱,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大红枣儿甜又香》以民族调式写作的优美旋律展示出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甜美的旋律婉转起伏,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朴实的情感,在传唱中增加艺术修养。今天的青年学生在安逸的社会环境中很难有国家忧患意识,通过传唱这些红色歌曲提醒学生不忘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不忘国家发展的使命,鼓舞学生做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通过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不难发现高职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在思想上还很单纯,还需要教师通过切合实际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弘扬和培育学生具有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无论什么学科的课程,都需要教师肩负起这个任务,在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示民族形象,育人塑人,用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激励教育学生是高职教育的使命。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带着这样的使命教书育人,发挥课程应有的作用,不忘初心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