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互融路径探讨

2020-03-03 07:10于林林
辽宁高职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于林林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青年接受能力强,研习水平高,能够更好地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技艺。他们的文化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许多年轻人也正在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青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宣传中国文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我国2011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可见在校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法律的规定,更是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园传承,有助于让受教育者更多的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方向不偏离。

当前工匠精神正成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也成为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2]。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涵的“匠心”“匠艺”“匠道”精神和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高度契合。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这些项目较少关注到“非遗”项目对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浸染、对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经济的影响等。如何科学设计传承路径,将其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是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深厚的积淀,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亲切感,激发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突显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青年群体强大的传播力量,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向世界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认同中国。

(二)文化维度

首先,高校通过“非遗”课程的开设、实践平台的搭建、相关学生社团的繁荣等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校园和大学生群体当中传承,突显地方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单位的作用。其次,能有效拓宽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习人群,从民间学徒到高校学生,广泛性、专业性和创新性得到保障[4]。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强烈的地域特色,有利于相关文化作品的地区推广,能更好地带动高职院校融入地方文化氛围,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文化经济繁荣与发展。

(三)道德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语言、音乐、舞蹈、礼仪、色彩、手工艺等丰富的形态记录着特定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除了将中华民族千年的家国情怀、传统的诚信礼仪、丰富的人文美学等元素内化于其中之外,其精湛的技艺、淳朴的匠心要求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度契合。特别是走进校园的民间艺人,他们大多都勤恳善学、严格自律、与人为善,他们的言传身教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养成[5]。

(四)能力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充满着音乐、美学、手工艺等元素,在学习与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6],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能力,学生获得了除专业以外的另一项或多项技能,丰富了个人能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有更强的动手能力,“非遗”项目恰恰具备这些能力内涵,在研习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这些又促进了他们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创新[7]。

二、非物质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要素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心”精神与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追求相吻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非遗传承人,又被称为“匠人”,他们除了有穷尽一生而习得的高超的传统技艺外,通常还有一流的心性与品行。这种“匠心”精神的内涵就是愿为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奉献个人毕生的力量,这是一种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这与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追求与理想信念追求相一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艺”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追求相符合

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就是“匠艺”精神的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一种独特技艺的工匠人,他们在技艺的研习过程中就是秉承着一种精益求精、铸就精品的精神,这种精神即“匠艺”精神,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8],也是新时代培养合格的高职学生的必然要求。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匠道”精神与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追求相契合

每一件“非遗”作品都代表着一种文化,蕴含着一份智慧,展现了一种创造,这些作品设计独特,内涵深刻,表现力强,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灵感源泉,以此为基础的创新与发展更是为现代设计打开了广阔的天地。高职学生们在学习“非遗”技艺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创新,包括工艺、材料、内容上的创新,这要求高职学生要不断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造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检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内涵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高度契合,它的思政教育功能与价值不可忽视。由于项目推广力度无法满足思政教育群体的广泛性需求,在校园推广及思政功能发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方向模糊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开始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主要用于专业教学的补充,如和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相关的项目正成为专业教学的辅助力量,但由此也限制了传承群体的广泛性。有一部分高校以学生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但是由于脱离专业教学,缺少投入保障,其发展往往又局限于为一小部分学生的课余爱好;虽然有高校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教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受资金、场地、师资等条件限制,未能有效铺开,其作用并不明显,项目的整体发展前景堪忧[9]。

2.普及率低,影响力弱,专业度差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于2017 年正式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复州皮影和庄河剪纸,主要以学生社团学习的形式开展校园传承,每两周邀请传承人来校授课一次,所有的学习耗材均由学校提供。每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协会的纳新人数在150 人左右,几轮培训下来,坚持学习的人数不足50 人,相较于12 000 人的在校生数量,学习人数显得极少,项目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均达不到引进的目标[10]。大学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学习的技术水平不高,其中大部分只能达到初级水平,真正能够具备一定的技艺展示能力的仅有几个同学,技艺传承的水平普遍达不到项目传承人的要求。

3.传承方式不科学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主要是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多表现为学校聘请项目传承人担任客座教师,并有目的地召集一部分学生参与到项目技艺的学习过程当中。但是对学习的课时认定、作品的创作奖励等都尚未明确,教学的形式也没有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未能搭建有效的实践平台,在项目开展过程当中,没有发动本校教师参与,未能形成专业的教学力量[11]。

4.地方文化融入性差

虽然许多高校都选择了学校所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项目的繁荣与发展仅局限在校园内部。在专业能力提升和校园文化繁荣两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也诞生了一些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高校未将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反哺地方文化,缺少带动学生融入地方文化发展的主动性,阻碍了项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后期发展动力。

(二)原因检视

1.项目小众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小众化”项目,社会知名度不高,不易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也很难吸引高职学生的兴趣。

2.学习难度大

传统技艺学习难度较大,大多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都是毕生从事一项技艺的学习与创新,技艺的学习短期内没有取得明显的学习成效,特别是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习难度更大。

3.引进费用高

多数“非遗”项目费时耗财,引进费用较高,又没有明显的科研成果,而且民间的技艺缺少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学管理上需要大量人力投入,高职院校在办学成本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往往不会主动在这种项目上做过多投入。此外,部分传承人素质有待增强,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能力有限,不能保证科学规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效果。

四、路径建议

(一)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校园传承工作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育人价值,立足于引领青年学生思想、繁荣校园文化和提升专业能力,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项目建设资金;要建立保障机制,对学习成果予以认定;成立专门的教学团队,辅助项目传承人的教学,保障教学的规范性;培养一批有兴趣有能力的教师团队,保障项目的教学力量,为扩大项目受益范围打好基础;要积极做好对外交流,提升项目的影响力。

(二)科学选择“非遗”项目

首先,项目选择要因地制宜。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地方历史价值,学校要尽量选择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引导学生演绎和参与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并积极向社会推荐,发挥高校繁荣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功能,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情怀。其次,项目选择要符合学生兴趣与特点,要避免选择难度较大的项目,要选择具有形式新颖、易懂、易学、易操作等特点的项目,规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周期短的短板,让广大高职学生有精力有信心完成“非遗”项目的学习。再次,项目选择要与专业结合,注重选择与专业教学相关的“非遗”项目,将“非遗”项目融入专业教学,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注重选择有较强思政教育特色的项目,借助“非遗”课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

(三)全力打造四大平台

1.打造课上课下互通互认平台

为“非遗”项目设立专业的教学课程是基础。仅仅依靠临时讲座是不能够保证技艺学习效果的,因此要采用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的专业教学。运行过程当中可以采用社团培训课和通识选修课两种主要形式,同时要贯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非遗”课程,将思政课上到“非遗”课堂上,让“非遗”课堂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要做到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和学分互认,切实做到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协同育人。

2.打造专家学生联合创作平台

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鼓励“非遗”项目创新,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点、学校校史特色、师生榜样故事等,由传承人带领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学习边创新,积极创作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突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作品,以作品感染、鼓舞和教育学生。

3.打造校内校外有效实践平台

一是建设校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项目的创新创作提供支持;二是积极开展校外社会实践,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除了在创新的作品中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外,还要积极承担繁荣地方文化的社会责任,将“非遗”作品向地方推广,以校园内的学生群体力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地方传承与发展,引导高职学生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积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奉献地方。

4.打造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平台

充分重视新媒体的宣传力量,结合“非遗”项目的特色,推出饱含正能量作品,并借助网络进行推广,让师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还要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推广线上“非遗”思政作品,鼓励师生以线上“非遗”思政作品为媒介,向世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颂者。要成立“非遗”类学生社团,鼓励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开展“非遗”项目的调查、保护、宣传工作,并引导学生将调查结果应用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在干事创业过程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所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应该重视非遗进校园项目,深挖非遗项目的重要育人功能,科学设计、有效投入,结合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实践,带动传统技艺校园传承传播, 推动传统技艺创新,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技艺文化遗产物质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