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彧
中国当下美术教育的状况十分令人担忧,许多人在为这种状况焦急的同时也感到无奈。目前大部分初高中生的美术课程仍因得不到重视而被语文、数学、外语等应试重点科目所取代。某些学校领导认为“上美术课等于课外活动”,“对学习没什么帮助,把时间浪费在美术课上不如多学点考试考到的”,甚至制作假课表来应对上层领导的检查。这使得对美处于懵懂状态的青少年一次次失去了解美的机会,并在模式化的中国教育体制中逐渐钝化他们对美的感受力。每到考大学之前,艺术专业的热度总是突然上涨,许多学生选择艺术专业,成为艺术生,仅仅是因为弥补文化课上的缺陷,去个好大学。尽管这样的选择对学生本身来说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有利于个人发展,但无奈的事实是,这些学生当中只有小部分抱有对艺术的热情。
一些人对艺术专业的理解也陷入了某种误区,笔者曾不止一次听到某些老师劝告学生,听到亲戚劝告朋友:“学习不行就当个艺术生。”这样的谬论不仅无形中误导了青少年对艺术学科的看法,也显现出大多数成年人缺乏对美术专业的理解,高中升大学的美术考试仿佛成为了一种“接盘”。
艺考也让许多高考美术培训机构风生水起,但这种培训机构真的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吗?完全不能,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应试艺考培训到处充斥着“模式化”,有的学生甚至要死记硬背每一束线条、每一块阴影。水果永远是固定几个颜色,深色的瓶子要摆在水果后面,默写的人物毫无生气。每个学生都在压抑中度过集训岁月。笔者曾见到某一线城市著名艺考培训机构用投影仪做素描示范,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填鸭式教学让美成为一潭死水。我咨询过这类机构的老师关于学生们是否对美有评判能力?对美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高中生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而稍有天赋的学生也因为在同辈压力和老师的权威下,逐渐褪去了自己的光芒,变得麻木。不过这类培训机构也不是毫无用处的,最起码他们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铅笔画出有序排列的线条。
在应试美术僵化的培训下进入艺术专业院校的大学生面临着更多新的问题,如何扔掉应试知识,脱离艺术职业教育,面对艺术,重新建构审美体系是他们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而这种新问题的根源也正是中国教育的缺陷,中国的教育缺少对“自我”的探索,在层层选拔考试中,学生为了目标渐渐对自己关闭了内心,对父母关闭了内心,冷漠社会、冷漠自己。而笔者认为人类社会,艺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便是艺术家本身。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了解,在艺术中没有自我,那么他如何能从感受自己出发,进而感受社会、自然和一切?他的艺术是失去灵魂的。
据调查,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更多的是接受专业实践教育,而对于思考、理论性质的问题关注较少。普通大学生对艺术教育更感兴趣,虽然学校有理论课程,但缺少专业实践课程。普遍高校的艺术课程与学生的需求有一定差距。〔1〕
学院内的艺术教育的确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但对于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这种实际问题的毕业生来说,又是一个新问题,艺术是一个较难就业的学科,尤其是纯艺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在毕业后选择转行,在以后的工作中很少有机会施展才华,艺术也随时间逐渐离他们远去。
整个教育模式和学生自身发展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循环,笼罩着中国美术教育。我国国民审美素质也或多或少受其误导,目前我国国民艺术素养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大部分国民对于西方绘画的理解只停留在印象派等流派,而对于20 世纪后的许多西方艺术流派,许多国民表示疑惑,并且不会主动深入了解。这样的形势也不能给当代艺术一个有效开放的发展环境。
当代艺术也置身于循环之中,是一种很直接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是循环的末尾,它的导向、它的审美评判,也同样作用于当代艺术教育。随着我国对艺术的态度愈发开放,大众接触当代艺术的途径越来越多,诸多艺术展览馆的成立、媒体的宣传、策展人创新展览方式,如交互式、沉浸式艺术体验等,天不直接或间接地拓宽了这一途径。一些艺术工作室向业余艺术爱好者开放体验课程,专业大学的课程也不再限于传统。当代艺术丰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开拓了大众的视野,让人们切实地体会到原来艺术还可以这样做,大众对于当代艺术的接受程度也有所提高,大部分人提到艺术不再拘谨。观众在品读艺术品的同时也是在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当代艺术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在这个过程中它也默默担任着一种教育角色。当代艺术应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青少年的思维处在非常活跃的阶段,还未点燃的烟花,只需要一根点燃的导火线,就能放出绚丽的烟火。艺术作品能带给他们许多发散点。
然而,真正的艺术家与优秀的作品仍是少数的,有时甚至被庞大的社会体系或是其他商业噱头掩盖住,难以被识别。大众现在同样面临着被市场潮流趋势误导的危险,有的画廊和艺术家合作生产出一个“流水线”,“生产”哗众取宠的作品,这样的行为虽然谈不上好与不好,然而与对大众的艺术教化作用是背道而驰的。
谈论起艺术史上的作品时不能不提及商业,今天依然如此。纯粹的当代艺术品很难突破重重阻碍呈现在观众视野内。但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市场的、商业的艺术品尽管讨喜却不能免俗。整个社会的审美如果都为了经济利益而倾向商业化,那么这个社会则不会进步,永远沦陷在俗套中。
当代艺术的时间概念和语言形式是目前我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构成因素,我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应从20 世纪80 年代算起至今天,时间并不算长。尤其市到了90年代,由当代艺术发散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拓展,如艺术视野、艺术展览、国内外交流等等,并且许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也逐渐崛起,不过仍然受到本土身份与文化的控制。但必须承认,环境与时代的改变也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处于逐步发展阶段的当代艺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观察。不管是当代前卫艺术、实验艺术、观念艺术或是综合材料艺术,它们都需要有一个自由的场域去发展,虽然不能做到真正的完全不受限制,但“失控”会让艺术创作迸发出更多火花。
中国当代艺术迫切需要一场艺术运动给大众“当头一棒”。“现代艺术运动通过艺术家的思想、作品,提示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并借此由表及里地看到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最深处。”〔2〕矛盾与冲突让人陷入更复杂的情感中。“不安分”的艺术运动往往能引发人们的思考与争议,更能得到关注。
时代背景下的艺术家应该关注自我但不应自私,对个体、社会、国家都应敞开胸怀,让艺术不仅仅承载艺术家的性格,还承载着时代的真善美,承载着艺术的命运。艺术家在拥有话语权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不能局限于个人的“小情怀”,艺术家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确抓住寻常中的不寻常,让普通观众惊醒,引起强烈共鸣。
相比国内,国外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较早地建立起了较成熟的艺术教育体系。美国在20世纪末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教育政策,之后又陆续出台了各类艺术标准,并强调艺术要跨多个学科,把生活与技术结合起来。200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宣言》中明确将艺术同英语、数学等学科列为八大基础教育核心。新西兰则在1995年就把艺术列入为国家课程的核心课程。〔3〕
当然,中国当下对与艺术教育的大体形势逐渐有所改变,艺术特长生将得到高考加分权力。2017年末教育部的新规定指出:艺术教育纳入中考内容中。让人质疑的是,这类政策是否能够落地实施呢?许多针对学龄前儿童以及少儿美术培训也开发出新形式的美术课程,课外培训不再只是绘画,而增加了如版画、综合材料之类的课程。某些艺术类高校也对外开放一些课程体验活动。
“空心症”是普遍专业艺术院校的新生代们的一个问题,多媒体与大量的信息植入生活让专业艺术生受到图像的控制,迷失在快节奏中,找不到绘画创作的方向,关注点分散,不能专注,没有长久的定力。有些学生更热衷于实践而认为理论在艺术中是不必要的,这样的学生最后大都缺乏逻辑,在表达上颇为情绪化。艺术教育应指导学生自发性地多运用逻辑,使理性思考与感性相结合。艺术创作不单是情绪表达、灵感爆发,更多的是承载了社会和这个时代的要求。只注入感情的作品显得单薄,所以要让作品厚重起来,头脑更加清晰,我们可以把艺术创作当成一种项目进行,比如有条理地罗列出创作清单,详细地记录目的、实验过程、效果、材料等,提前预估呈现方式和展览效果,采取一种理性的方式去实现创作,而不是漫无目的地等待灵感,盲目相信自己出手的那一刻。
对于艺术教育人来说,怎样转换艺术家与老师角度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艺术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老师又是群体中的教导者,作为艺术教育者成为一个好老师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还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一个好老师能用对教学的热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让课堂陷入沉默。把培养每一个学生当作培养未来艺术家,不光教授其技术,要更多地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与学生分享经验,不局限于死板的教条,让学生感受到艺术是一门充满人性的学科。李睦老师认为艺术教育也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与形成套路的教育体系斗争,的确感到无助。但也因此能在逆境中寻找机会。
当代美术教育要扫除“美盲”,〔5〕真正做到使全体国民的艺术审美素质得到提升。在国家扶持与媒体关注的同时,艺术活动也应把目光转向乡村。近年来一些艺术家与其团队在乡村展开打造“艺术村”等一系列活动,如画家陈丹阳的宁波象山小石坑国际艺术村计划,这样的艺术活动不仅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而且更多地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艺术素养。艺术活动总集中在一线城市中容易形成很强的“圈子”。这个圈子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在从事艺术活动的人和普通民众之间形成了一道透明的墙壁。所以,里面的人不应高居楼阁之上,要冲破隔阂。外面的人也要减少畏惧心理,端正对艺术的态度。
中国当代美育工作不止针对青少年,更重要的是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这个过程是缓慢艰难的,但发展前景却是极好的,当代艺术的未来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