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坛
“什么是拔尖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拔尖人才”的问题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所谓拔尖人才就是在思想中或者通过思想而达到优秀的人才,或者说是通过思想而达到能人所不能的人才。所以,拔尖人才的关键在于具有拔尖的思想素质或思想能力。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考虑如何才能培养出这种拔尖素质或能力。本文认为,达到这种结果固然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但培养青年人的思想兴趣是关键。思想兴趣不是思想能力,但它是形成拔尖思想能力的关键性思想素质。所以本文拟讨论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何谓思想兴趣?二是如何培养思想兴趣?三是思想的兴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希望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一点帮助。
一
要理解何谓思想的兴趣,首先需要对思想和兴趣分别有个界说。一方面,思想一词有动词和名词两层意思,动词的思想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是知识或思想理论的生产过程。而名词的思想是动词思想的结果、结论,所以名词思想是一种知识形态,也可以说名词思想是思想的动名词。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不论从词语的历史生成上看,还是从每个人的知识的生产过程来看,动词形式都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这是因为动词的思想作为指称人的思想活动而言,它对名词形式的思想所具有的作用就是一种“赋义”的过程。也就是说,思想活动既是运用概念范畴进行认识活动,同时又是对概念范畴的内涵和意义的“采集”“聚集”的过程,所以只有经过长期的思想活动,一个概念才能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当然,马克思更进一步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对思想活动所具有的更为本原的作用。
另一方面,兴趣问题貌似简单,但仔细分析它仍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兴趣即乐趣;我们把乐趣同某一对象的存在或者行为的存在的表象相联系。”一种情况:对行为本身感兴趣;另一种情况:对行为的对象感兴趣(只要这个对象给我带来快乐)。〔1〕从他的想法来看,兴趣作为一种乐趣、一种偏好,兴趣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愉快的情感力量。但如果结合人的行为和行为的对象等因素进一步,则兴趣问题就逐渐复杂起来了。这其中就必然包含兴趣的种类和兴趣的强弱程度问题。
如果结合着人的对象和行为来看,人的兴趣种类是十分丰富多彩的。比如,人在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中就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也有的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等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兴趣。从这种兴趣的区分中,能够让我们看到人的个性的差异性和人性的丰富性。它对于我们认识人的本质有很大帮助。但这种区分却不利于澄清兴趣的本质含义。笔者以为,就兴趣的本意而言,应指一种非功利的乐趣,它是那种源自于人的自身本质力量或才能而形成的一种情感力量。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而兴趣就是源自于人的这种求知本性而产生的惊异与好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被物质生活所累而无心关注自己的兴趣问题。所以,他认为只有到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就会产生出一种不为任何功利目的、而只为自己摆脱无知、满足自己的惊异与好奇的学术活动,他把人的这种出于兴趣刺激下所从事的学术活动看成是人的自由表现。〔2〕与亚里士多德有类似看法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与其他许多哲学家一样,把自由看成人的本性。但他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并不简单地把自由理解为任性,而是强调在具备了若干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所达到的自由劳动。这种自由劳动,一是不受物质生活所累,人的各种物质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充分满足;二是不受阶级关系和由自然分工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限制;三是通过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形式去占有社会生产力总和,实行有计划的社会生产。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一方面使每个人的个性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每个人随着自己兴趣的变化而可以在不同工作之间进行自由转换。自由劳动是人的快乐的源泉。〔3〕由此可见,兴趣是与人的本质、个性才能、自由、快乐等概念相一致或相统一的。——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兴趣。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功利目的驱动下进行活动,并以功利目的的实现为快乐。但这种快乐不是出于兴趣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短暂的,而兴趣的快乐是持久的。比如,升学、就业、升官、发财等等,许多人正是在物质需求和虚荣心的驱动下而努力奋斗的,对此很难作出好坏评价。所不同的是,这种动力是在有限目的下生产的,一旦目标实现,其动力就会立刻消失,于是就需要设定新的目标去激发动力。虽然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就是他终究会有一天不愿给自己设定新目标,也就没有了动力基础。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些在事业上卓有成就的人却最终陷入了一种精神空虚状态之中。
与此相反,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把兴趣理解为个性才能的充分发挥,并且正是在这种才能发挥中获得快乐,那么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把思想的兴趣理解为一种善于思想、乐于思想并能够持续不断地思想的激情或动机。而思想兴趣作为一种思想的激情或动机,显然会有强弱不同程度的区分。而决定兴趣强弱程度的则是人的理想抱负大小和才能高低使然。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对于兴趣爱好都仅仅处于比较喜欢的状态,比如爱好音乐、爱好打球、爱好下棋,这个比较喜欢的意思是人们用这种爱好去打发业余时间,所以也称为“业余爱好”。一方面业余爱好不可能走向高端,另一方面主业又没有兴趣。这是比较尴尬的状况。但这比没有业余爱好的人要好。真正有强烈兴趣的是把兴趣当作职业。
爱因斯坦在分析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时认为,在科学的殿堂里科学家们的动机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因为自己的出众才能而从事一种与自己的才能相称的科学研究活动,从中可以获得愉快的体验;第二种是出于功利目的;第三种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构造一种世界图像,从中获得一种宁静与安定。〔4〕从这三种情况来看,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形明显是一种兴趣在驱动,他们恰好在从事一种与自己的才能相适应的职业。所以,这种兴趣必然越来越强烈。当然,第三种情况是极少数的,但却是科学的真精神,爱因斯坦所指的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爱因斯坦曾感慨道,没有普朗克这样的科学家,科学神殿就永远无法建成。〔5〕
马克思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相当于普朗克在自然科学上的地位,这是因为马克思给自己选择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事业。正是由于这种理想抱负,才使得他克服了政治迫害和各种生活苦难,才使得他不屑于那些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人类解放事业。马克思强烈的理论兴趣是与他的伟大的人类情怀紧密相连的。
鉴于上述理解,我们该怎样去培养青年人的思想兴趣呢?
二
思想兴趣极少有天生的,如果有天生的,就是天才。绝大多人最初并不真正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即使一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说出自己的理想,可那只是极其朦胧的和不稳定的愿望而已,算不上真正的兴趣。所以,兴趣都是经过后天启蒙和教育过程才能逐步形成。所不同的只是,有的人天资聪颖,兴趣的启蒙过程会短一些;而有的人天资深藏,他的启蒙过程就会长一些,这样的人通常称为“大器晚成”。但不论是早成还是晚成,教育在其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所讨论的拔尖人才主要是指在文科领域中具有基础理论创新能力的人才。虽然今天的创新已遍布社会各个领域,但人们普遍认为在基础理论领域的创新意义更加重大。所以,只有具备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并致力于基础理论创新事业的人,才能称之为拔尖人才。而培养文科领域的拔尖人才,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年轻人确立浓厚的思想兴趣。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途径:
首先,要打好理论基础,而打基础就是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
该故障案例中,已确认是动力电池内部局部损坏,因一时没有单体电池供应,只能更换动力电池总成,更换后该车故障排除。
如上面所述,年轻人最初一般都没有明确的思想兴趣,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还没有把读书学习当作快乐的事情。所以,读书学习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件很艰苦甚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年轻人的学习除了必要的引导启蒙外,主要通过一些强制方法去督促他读书学习。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积累,就应该慢慢地产生兴趣。这其中可能是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通过多读书的不断积累,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他自然就会有所思。这是由思维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思维从来不会空转,思维总是关于某种对象、某种内容的思维。思维中只有具有了某些思想内容,思维才会自然而然地活动起来。如果思维中是空的,或者内容很少,思维就很难活动起来。其具体表现就是不会思考问题、不会写文章。随着思维内容的不断增加,他的想法也就会不断多起来,他就会从中体会到思想的乐趣。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只要一活动,就必然对自身能力产生增益作用。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积累,就会慢慢地培养出思想兴趣。
此外,读书的过程还要注意记笔记,就像听课要记笔记一样。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熟悉思想精华并在思维中逐渐积累思想精华。读书如果只看不记,实际收获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大脑总是会遗忘的,那种过目不忘的人极少。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反复熟悉、反复思考才能记住读过的内容。所以,看过的内容如果不能在大脑中储存起来,它就不会引起大脑的注意,也就不会引起大脑的思考。读过的内容如果不能留下印象,就差不多等于没读过一样。所以,既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也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虽然影响了阅读的速度,但这是保证读书实效性的必要步骤。
其次,要培养思想兴趣就要安排好学习的内容。既然要想成为拔尖人才,那么就要安排与培养目标相称的学习内容,这里的内容主要是指内容的难易程度而言的。
多年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主要致力于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通过扩大招生数量以提高适龄人口上大学的比例。据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了大众化的国际标准。这是我国国情提出的要求,因而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贡献。因为我国从人口整体上看,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仍然很低,这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但在大众化过程中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察觉的问题,即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学习水平趋于平均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直接表现就是我们在考试命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大多数学生能够取得较好成绩这个要求。这就需要考试命题要把握好难易程度,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而是取二者的平均值。考试是指挥棒,既然考试如此要求,日常教学也要如此操作。而控制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手就是教材。统编教材是高等教育趋于平均化的主要把手。从大众化角度看,学习内容趋于平均化应属于正常现象,但这却不可避免地导致“钱学森之问”。由此可见,要培养拔尖人才,就必须从大众化的培养模式中分离出来,探索一种与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相符合的培养模式。
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显然与大众化的目标定位有所不同,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是要培养有远大理想和较高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在基础理论领域要具备较高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素质和能力是不可能仅仅通过教材的学习实现的,而应该在教材学习基础上更多地深入到经典著作的研读中逐步培养出来。这是因为教材和经典著作之间在思想内容上是有较大差别的。
一般而言,经典著作是举世公认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它们至少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它们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这是因为经典作家能够在充分继承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洞察自己所处时代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思想领会。因为经典作家本身就是拔尖人才,才能产生那些深刻的洞见。这些洞见常常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而是经过数代人的研究之后才得到普遍承认而成为经典。所以,经过经典著作思想的陶冶必将使我们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大幅度的升华。二是每一部经典著作都是一个完整的思想创新过程。创新是一个思想过程,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几乎任何一部经典著作都包含了一个思想创新的过程。其中真实地反映出经典作家如何从前人的思想中发现问题,然后又反映出如何解决问题的艰苦思想过程。所以,只有阅读经典著作,跟随经典作家的思想历练,才能学会如何进行思想创新。
由于思想的深邃性,学习经典著作是一个艰苦思想过程。许多人体会到阅读经典著作的难度。从学习辩证法的角度看,有难度的内容才是真正值得学习的对象。辩证法告诉我们,人是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本质力量的提高。这就需要人在实践活动中和学习活动中不断把外部有差异的内容吸收到自己身上,只有吸收那些有差异的内容,才能有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学习那些与自己的能力差别越大的内容,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帮助越大。如果用柱状图来描述就是自己现有的能力水平与学习内容所表现的能力水平是两种不同的柱高,如果通过学习把对象的内容消化为自己的能力,那就等于把对象的柱高加到自己的柱高上。所以,对象的柱高越高,也决定着自己的柱高将会越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学习与自己能力差别越大的内容,同时意味着学习的难度就越大。于是,学生成长速度有多快、发展水平有多高,最终取决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耐力有多大。所以,也有人认为学习过程中情商有时比智商更重要。
最后,要成为拔尖人才,还要接受理想信念的陶冶。
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常常与自己的理想信念有直接关系。一是理想信念是思想兴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持续稳定的思想兴趣是一致的。它能保证一个人朝着一个目标持续研究而不懈怠,保持战略定力。二是远大的理想会扫除眼前利益的干扰。理想之大必然长远,有长远眼光的人必然有大理想。不要计较眼前的得失,燕雀焉知鸿鹄之志。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三是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内心宁静,潜心研究。只有不急于求成,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计较眼前的得失,必然心乱如麻。因为只有始终守住远大理想,才能不被眼前的得失所干扰。《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一个人不能什么都想得到,要有得有失,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保持战略定力,才能专心致志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康德年轻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哲学理想,以家庭教师这种临时职业维持生计。斯宾若莎以摆地摊磨眼镜片为生。中国魏晋时期的文豪嵇康在铁匠铺中以打铁为生。理想就是兴趣,远大理想就是极大的兴趣。有了远大理想就不会在意具体的生活样式。
三
下面我们讨论下养成思想兴趣的作用。
思想兴趣的作用有很多,择其要者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思想自由和理论自信;二是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以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
思想的兴趣首先是对思想本身有好处。思想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大多数人都把思想和认识当作生活实践的一个环节,也就是把思想和认识仅仅当作实践的一种手段来对待。这是对的,我们可以这样对待思想,毕竟人的发展和历史发展最终都要通过现实世界的改变来实现。但是,也要看到思想和认识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也就是思想和认识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比如,我们都希望对周围环境得到合理的解释,当然有时仰望星空或者畅想未来时,也希望能够对广袤的宇宙和遥远的未来也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不一定所有的认识都要付诸实践,所谓合理的解释就是一种思想自由;有所不知就是思想的障碍。而当我们面对整个社会或整个世界时,我们还需通过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去作出合理解释。这种合理的解释就不仅是一种简单认知,而是一种复杂认知;通过一种复杂的理论体系所达到的通透解释,就不仅是一种思想自由,也是一种理论自信。达到思想自由和理论自信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我们讨论思想的兴趣也是为了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摒弃那种过于功利的人生。功利观念主要生成于人的感性欲望基础上。由于欲壑难填,所以在功利观念的指引下,人们常常有太多的愿望,人们千方百计地努力,但仍难于得到满足。海德格尔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说到底,在这种思想意愿中,人意求太多,因而所能太少。”〔6〕这样一来,就难以获得宁静而安定的心境。
思想的兴趣是通过较长时间的读书学习当然也包括丰富的人生阅历而形成的,这种兴趣是人生中的高级情感,具有非功利的、相对独立的特点,就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功利观念而言,它本身也具有改变生活的作用。哈贝马斯把这种兴趣也称之为:“理性的兴趣”或“解放性的认识兴趣”。他说:“在自我反思中,为了认识的缘故,认识达到了同独立自主的兴趣(Interesse an Muendigkeit)的一致,因为反思的完成表现为解放运动。理性同时服从于对理性的兴趣。我们可以说,理性遵循的是解放性的认 识 兴 趣 (das emanzipatorische Erkenntnisinteresse);解放性的认识兴趣的目的是完成反思本身。”〔7〕“改变生活”的自我反思活动,是一种解放活动。〔8〕在我们今天看来,生活的解放,一方面在于如何改变感性欲望和感性直观的认识方法,学会理性地审视生活、反思生活,以寻找生活的真正的方向标。另一方面,在于如何摆脱功利观念的束缚,而以思想的兴趣或解放性的认识兴趣来引导生活。
思想的兴趣在于通过理性反思的方式去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一种在逻辑上自相融洽、首尾融贯的理论就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如果我们的生活不以眼前的利益为满足,而是需要一种更高的信念予以支撑的话,那么一种理论体系的解释就是不可缺少的。而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就必须置于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最广袤的范围和最遥远的未来去加以思考。而在这个范围里,很多地方我们无法诉诸实践,只能依靠逻辑,就像数学一样。所以,我们生活中的基本信念既不是来自于直观,也不是来自于迷信,而是来自于理性的逻辑自洽。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宇宙中的各种事物,特别是那些有生命的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甚至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尽管这个宇宙如此地千差万别,但却仍然能够彼此和谐共处。莱布尼兹不仅通过逻辑证明,而且还通过微积分去证明这种和谐关系。他把宇宙这种和谐关系称为“前定和谐”。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成了许多科学家解释世界的基本信念。
大家知道,20 世纪物理学受到了量子理论和暗物质等问题的巨大冲击,这些问题在一些基本原则上几乎完全与经典物理学相悖,几乎颠覆了宏观世界的基本观念。然而,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却对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前定和谐”观点坚信不疑。于是,普朗克企图在两个相悖的理论之间探索一种统一性,从而构建一种统一的可理解的“世界图像”。这在爱因斯坦看来,是一项超出目前人类理智能力的事业。难以想象,在这项事业中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耐心。可是,“渴望看到这种前定和谐乃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9〕可见,坚定的理论信念是我们前进力量的真正源泉。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的确离不开思想的兴趣。这不仅是因为发挥自由的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理论自信,而且这种思想兴趣还将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从而使我们在较高的思想能力基础上去成就我们的人生。
前面说过,思想的兴趣是通过读书过程而逐步培养起来的,思想的兴趣一经产生就会进一步巩固读书的习惯。黑格尔是这样描述这一过程的:他认为,人在最初阶段是由自然意志支配的。所谓自然意志就是人的自然需求所产生的意志。比如饿了就要找吃的东西,冷了就要找衣服穿,人渴的时候就满脑子都是水,等等。这种自然意志促成了人的某种自然习惯,比如一个人喜欢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等等。这种自然习惯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一个人沉陷于自然习惯之中就会影响他的进步发展。要想有所发展,就需要培养一种有利于自己成才的第二种习惯,例如读书的习惯。但这种习惯的养成并非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一个人首先有自觉的成才意识,并把这种自觉意识转化为一种主观意志。一旦自己自觉地意识到人生应当有所作为的时候,你的主观意志就与你的自然意志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通过主观意志与自然意志进行搏斗而改变自己的原有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自然习惯往往是很顽固的,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改变的,需要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自我主观强迫才能渐渐有所改变。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原有的习惯呢?那就是一种新的习惯的养成。新的习惯的养成意味着主观意志与自然意志的矛盾达到了和解。
为什么要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呢?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这样和那样的习惯,人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习惯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思想和行为就是一种快乐的生活。这其中一定是包含着某种深刻的道理,所以才有道法自然的道家原理。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马克思说一个人的才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就是快乐。这些说法大概都在揭示这个道理。
黑格尔把人的原始自然习惯称为第一自然,这种习惯是由人的身体的自然需求产生,并在自然需求的满足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但人并非只有一种自然,除此而外还有另一种自然,这就是理性自然,也称为第二自然。只是这种自然在人的最初阶段是处于潜在状态,就像种子埋在土里尚未生长发芽,人们还未注意到它的存在一样,在理性很少发挥作用、很少表现自己的时候,它就很少引起注意。当人自觉地注意到它的作用时,他的痛苦也就产生了,这就是主观意志与自然意志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达到和解的时候,人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活在第二自然支配下的新的习惯之中了。
我们培养拔尖人才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创新发展作用,而在基础理论领域要取得创新成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是需要漫长而艰苦的精神劳作过程的。但是如果有了思想兴趣,有了良好习惯,人们就不会以苦为苦,而是能够以苦为乐。只有达到以苦为乐的境界,才能持之以恒地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