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中韩贸易进行研究:第一方面是对中韩贸易的发展历程、进出口结构等进行探讨,强调两国经贸之间存在的强互补性。吕春燕(2018)论述了韩国学者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有不同看法,辩证分析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促进韩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半岛局势的稳定。金银花(2018)指出中韩两国在2014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实现FTA协定谈判成功,有利于促进亚太区域一体化建设。第二方面是研究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益。林华(2016)对两国建交以来的贸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各个时期中韩贸易的特点,作者认为新时期中韩两国贸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韩自贸区的建立是对解决两国贸易纷争的有力保证。周旭(2018)基于“一带一路”背景,分析中韩自贸区一方面带给中国降低进口成本等机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市场竞争、产业升级难度等。第三个方面集中于实证研究。李晓慧等(2017)在1997—2014年的时间序列中,运用计量方法验证我国安徽省与韩国的进出口额与安徽省GDP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孙梅红等(2017)对1992-2015年中韩相关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体来看,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中韩贸易发展历程、自贸区经济效益与实证分析三个角度进行研究,而本文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和中韩自贸区协定,运用VAR模型对中韩双边贸易额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对策。
中韩两国的进出口额从理论上讲是相同的,但是统计口径的不同,导致真实数据存在偏差。为了使研究具有准确性与可比性,本文分别以两国海关的统计为准,选取1997-2018年度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空间,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贸易额(EX)和进口贸易额(IM)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双边贸易规模的指标。因此,用CGDP、CEX和CIM分别表示中国的GDP、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和中国自韩国的进口,用KGDP、KEX和KIM分别表示韩国的GDP、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和韩国自中国的进口。为了消除异方差性,首先对这6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CGDP、LnCEX、LnCIM、LnKGDP、LnKEX和LnKIM。
本文在Eviews7.0 软件中对两国的LnGDP、LnEX和LnIM进行单位根检验,并且基于AIC、SIC、HQ准则确定滞后基数。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的原始时间序列中P值都大于0.05,即原始数据列均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序列。然后进行一阶差分得到所有变量的P值都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变成平稳序列。由此说明这6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符合协整检验的首要条件。
表1中在95%的置信度下,P值均小于5%,拒绝原假设。说明中对韩的出口和进口都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同样,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和进口也是是韩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效果更加显著。
表1 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依次构建中韩两国的LnGDP、LnEX、LnIM三维向量VAR模型,其中中国的VAR模型中R2为0.979714,调整后R2为0.986120,同时韩国VAR模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94580,可以看出两国的VAR模型的拟合优度均较高,并且单位圆内包含了所有的单位根,进一步说明变量存在稳定关系。
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中国对韩国的进口与出口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当期反应为零,然后呈现正向效应,每期都成递增趋势。在滞后前三期,中国对韩国的进口比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随后中国对韩国的出口效应开始明显。在第六期后增长趋势变缓,但整体依旧是上升,说明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货物对中国的GDP起到正向冲击。另一方面,给对韩国的出口一个冲击,中国的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效果,并在第七期后增长变缓。就总体效果而言,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出口贸易的效果更加明显。
图2所示是韩国经济在受到来自中国进出口时的冲击,在前五期韩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与从中国出口商品两者对韩国经济产生的效应是相反的,从第六期开始都是正向效应。具体来说,韩国向中国出口商品始终促进韩国经济发展,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正向效果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初期给韩国对中国进口额一个冲击后,在前五期带给韩国经济的效应是负向的,第二期负向效应最显著,然后曲线上升,到第六期,韩国对中国的进口使韩国经济出现正向效应,并逐渐趋于平稳。由此可见,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对拉动韩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出口对经济的促进效应远远大于进口,韩国的进口效应有待加强。
本文对1997-2018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和两国GDP建立VAR模型,得出以下结论:
1.中韩两国的进出口额与各自的国民经济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中国对韩国的进口、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都有正向效应,尤其是出口的经济增长效应更显著。韩国出口中国商品对韩国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著;韩国自中国的进口在格兰杰因果上通过,在脉冲响应函数图像上显示出对经济产生负向到正向的影响。
图2 LnKGDP对LnKEX和LnKIM一单位标准差冲击的响应路径
3.在中韩双边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中国对韩国的进口额长时间大于出口额,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贸易商品结构不同。据中国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出口韩国的五大商品分别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和矿产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自韩国进口排名前三位的是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光学医疗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韩自由贸易区大幅度降低关税,必然导致中韩贸易额的上升,但是中韩两国商品结构的差异,又会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
基于上述分析与结论,本文就推动中韩自贸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中韩两国政府要积极推进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自贸区发展战略对接,双边学者要积极探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两国共同发展。中韩双方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出台相关法律政策,确保营商环境的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大对山东威海、韩国仁川等先行示范区建设,大胆探索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广泛开展经贸合作。
(2)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中韩两国要改善双方的进出口商品,拓宽贸易规模,实现中国出口商品的多元化。在中国出口韩国的商品中,继续加大机电产品零部件及产成品等对韩国的出口;同时要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加强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竞争力,企业要解放思想,实现创新机制,改革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3)加强双边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的进一步中韩自繁荣。自贸区中要积极发挥服务贸易的巨大作用,加快旅游、金融、医疗美容等方面的合作。通过政策创新和机制改革,两国在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相互促进、互惠互利。
(4)推动两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双向投资,构建双向投资合作服务平台,向高层次水平迈进。热烈欢迎韩国政府和企业加入中国,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共享中国经济红利。中国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鼓励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办厂,同时中国企业也要深入了解韩国市场,加大对韩投资力度,深化经贸合作;互相引导本国优势到对方产业园投资建设,学习双方优势资源,实现产业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