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应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3-03 07:56:20陈良玉
中外医疗 2020年35期
关键词:刮宫宫腔镜息肉

陈良玉

宁德市医院妇科,福建宁德 352100

子宫内膜息肉是女性子宫内膜内发生的小范围异常增生现象,与内膜相比,患者病灶位置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单个或者更多个光滑肿物,增生病灶蒂组织长短有一定差异,发病人群范围广,从育龄女性到绝经后整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子宫内膜息肉病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原因是患者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子宫息肉突出于子宫腔内光滑有蒂肿物,具有多发性[1]。子宫内膜息肉主要临床表现有异常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且部分患者引起不孕以及不同程度腹痛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育能力。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常用方法,目前微创手术应用广泛,尤其宫腔镜的手术治疗。基于此,该文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该院15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展开宫腔镜诊治方法对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诊治效果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方法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15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患者年龄31~50岁之间,平均(39.39±0.45)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患者与家属均在知情情况下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年龄在30~50岁。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脏、肾脏与心脏疾病患者;精神疾病和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子宫恶性病变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有急性生殖道感染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月经结束后3~7 d进行检查,告知患者手术前3 d不要进行性生活,如果患者阴道持续性出血,需要辅助相应的止血干预办法。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白带常规及心电图等指标进行检查。患者手术前6 h禁饮食,术前10 min静脉推注间苯三酚80 mg软化宫颈处理。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宫腔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诊刮治疗方法,具体为:

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调整患者体位至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使用窥阴器彻底暴露宫颈位置,并通过宫颈钳固定患者宫颈前唇位置。

②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宫腔情况,尤其息肉大小、数目及位置,退出宫腔镜。选择适当型号的刮匙进行搔刮,对息肉位置进行搔刮,并取出息肉,此后并对患者的宫腔进行全面负压吸宫,最后再次宫腔镜探查。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电切术方法,具体为:

①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调整体位至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窥阴器暴露阴道宫颈,再次消毒,宫颈钳钳夹宫颈,探查子宫位置及宫腔深度,给予扩张宫颈。

②将宫腔镜电切镜缓慢置入到患者宫腔内,生理盐水膨宫。将宫腔内压力控制在90~110 mmHg之间,灵活变化宫腔镜,对宫腔四壁、宫角、宫底以及输卵管开口等位置进行检查,并观察息肉数量、位置以及蒂部情况。在宫腔镜直视下使用电切术方式将息肉彻底切除,并采用电凝术止血。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并均给予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嘱患者1个月之内禁止坐浴与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期间的诊断时间、手术时间和手术中出血量。

(2)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为: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并且术后复查彩超无息肉复发;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术后息肉没有复发;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或者有病情加重迹象,或术后息肉复发。术后复发标准:均为术后3~6个月内复查彩超提示息肉复发。

(3)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计算方法为:总满意度=总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疗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手术时间都比对照组更长,但是术中出血量仅为(9.50±1.50)mL,表示该组采用的治疗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诊疗指标对比()

项目 观察组(n=76)对照组(n=76)t值 P值诊断时间(min)手术时间(min)手术中出血量(mL)14.95±0.25 23.65±0.75 9.50±1.50 6.85±0.15 11.25±0.55 18.50±2.5 7.950 7.560 7.150<0.05<0.05<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总有效率82.89%。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3 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人数为72例,总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总满意人数为56例,满意度为73.68%,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息肉为良性,偶尔也会出现恶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发病机制还没有获得统一解释,但是,医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工作者认为,子宫内膜息肉与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女性在受到炎性因子刺激情况下,也有可能患子宫内膜息肉[2]。临床上,子宫内膜息肉与其他子宫内炎症有相似表现,在诊疗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患者忽略。一些患者对于病症未能给予高度重视,容易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且病症并无特异性症状,所以也容易产生误诊情况。虽然子宫全切治疗方法能彻底铲除病灶,但会使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对于其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只有通过刮宫活检和宫腔镜手术方法,才能进行准确诊断,保证患者生育能力,并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3]。

子宫内膜息肉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超声定位下刮宫术,超声下刮宫活检方法虽然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有效治疗疾病,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该术式对于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如操作不慎,无法将其与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进行有效区分,极容易导致误诊风险出现,延误治疗,对患者病情的减轻不利[4]。②传统超声定位下刮宫术的治疗,缺乏影像学设备的引导,手术的过程中,术者需要在肉眼下操作,无法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手术刮宫治疗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息肉摘除中容易遗漏[5]。受上述因素的影响,一旦息肉遗忘摘除,极容易导致疾病复发,对患者预后的改善造成阻碍。该文研究发现,行传统超声定位下刮宫术对疾病进行诊治,患者诊断时间(6.85±0.15)min,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此诊断时间较短,效率较高,属于传统术式的一项优势。通过对手术情况的观察发现,该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1.25±0.55)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8.50±2.5)mL,上述数据表明,患者手术时间较长而出血量则有待进一步下降。该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89%,患者总满意度为73.68%,提示有效率与满意度两项指标,均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项专业仪器逐渐被应用到了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为手术效率的增加奠定了基础。与传统超声定位下刮宫术相比,宫腔镜诊治方法弥补了传统治疗方法的不足,具体而言,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在治疗中不需要借助超声非主视角检查方法进行观察,能够直接对患者子宫内情况进行查看。因此,术者能够实现对患者病情的良好判断,从而针对性的给予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②手术视野好,对于患者病灶定位的精准度也更高,活检准确度也更高,且可以获取充足的标本,减少术后复发[6]。随着微创技术发展,宫腔镜在妇科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子宫内膜息肉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宫腔镜电切术和宫腔镜下诊刮术。

根据该文的研究能看出,在临床上为患者提供宫腔镜电切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病症,治疗有效率为97.37%,结果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相对宫腔镜下诊刮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更低。该文研究结果与同领域学者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学者王聪等人[7-9]研究发现,采用宫腔镜诊治方法后,总治疗有效性达到96.00%,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有效性 (80.00%)(P<0.05)。在手术期间,能直接将肉眼可见的病灶切除,尤其对宫角息肉或蒂部粗的息肉,若行宫腔镜诊刮术可能仍无分法刮除或摘除蒂部,但宫腔镜电切术是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操作,可完整切除息肉蒂部,以免日后复发[10]。且不损伤周边正常内膜组织,有利于提高手术后的妊娠率。经过临床检验证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实际效果显著,患者手术后恢复更快,不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问题,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而言,效果更好[11-13]。

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方法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病症治疗效果较好,能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整体治疗满意度。

猜你喜欢
刮宫宫腔镜息肉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