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天涯海角的“海南话”,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太难了。有趣的是,海南岛距离广东省只隔着一个琼州海峡,但海南话倒是一点也不像“广东话(粤语)”。民国《海南岛志》里就说,“琼山、文昌、安定、琼东、陵水、万宁、感恩各县语,谓之‘琼州语’,略似闽之漳、泉音。”这里所说的“闽之漳、泉音”,也就是“闽南话”。因此,这么“南”的“海南话”,在学术上称为“海南闽语”,又以与闽南话的关系最为密切。
为什么海南话会属于“闽方言”呢?这其实与海南人的来历有关。当然,这里所说的“海南人”仅指汉人而言。毫无疑问,海南岛同样也是多个兄弟民族的故乡。从人数上看,主要的少数民族为黎族。有意思的是,虽然今天海南岛上的壮族为数很少,清初的《广东新语》却记载海南黎族地区有一种奇怪的四字地名,如曹奴“那纽”、曹奴“那劝”、曹奴“那累”。“那”是壮侗民族语言“水田”的意思。由于壮侗语族将形容词置于名词之后,故而在壮、傣、布依族聚居的广西、云南一带,有着许多冠以“那”字开头的地名:“那波”即“有泉的田”;“那隆”则是“大块的田”的意思……如果将海南岛那些“四字地名”中的“那字”地名看作是典型壮语地名的话,就会出现这样一个看法:原来这些在海南岛的地方先有壮族居住,故而先用壮语地名,后来壮族撤离,黎族迁入,即在旧地名上复加以黎语成分,于是才有了这些层次重叠的地名,而地名的层次重叠反映出居民族群的先来后到。
元封元年(前110 年)汉武帝在海南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时,黎族应当已经成为岛上的主要居民了。武帝将海南置为汉家郡县,标志着汉人从此登上了海南岛的历史舞台。只不过,由于瘴气盛行的恶劣环境以及“土民屡反”的处境,不过几十年后的初元三年(前46 年),珠崖与儋耳两郡俱废。一直要到隋代复置珠崖郡,海南岛才被重新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经过这样的波折,直到唐代,海南岛上诸郡县的汉人总人口,仍旧不到2 万户。决定性的变化,出现在宋代。
流传至今的许多海南汉人的族谱,都将自己家族的源头追溯到了宋代。比如下面这个:“陈氏迁琼始祖,乃闽之莆田县人,举进士第招宗朝出知建州,缘尚书章淳于符年间(北宋1098—1101)摈斥元祐旧臣为奸党,始祖遂相机避地于琼莞而治于苍毫之所。”根据王俞春先生对历代各姓迁琼先祖(共176 人)祖居地和迁入地的统计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除了祖籍不明的12 人之外,闽籍迁琼共97 人,占总数的59%;而两宋时72 人迁入,除5 人的祖籍不明外,福建籍有50 人,约占75%。”结论因此就突然显得很清晰了:“海南话”像福建话,是因为许多海南人的祖先来自宋代的福建。
在农业社会,经济发展往往体现在人口数量上。隋代福建仅有12400 多户,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户人家。人口如此稀少,根本谈不上经济开发。唐五代之际,北方人口移民大量进入福建,迄至宋朝统一中国,福建约有46 万多户。其后,福建人口大幅度增长,北宋末年,已经有了100 多万户。南宋中叶,福建人口已经达到160 万户。作为福建路的治所,福州“生齿繁伙”。另一座大城市,泉州同样也是“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甚至位于福建西南,交通闭塞的汀州这样本是人口非常稀少的山区,到庆元年间(1195~1200 年)也出现了“地狭人稠”的局面。
这样一来,宋代福建人口过剩的现象就变得非常突出了。对于养活人口所需的农业而言,单纯的土地多寡其实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能够开垦成耕地的平原。
偏偏在这方面,福建极为吃亏。由于全境土地都以丘陵山地为主,宋代福建的户均耕地倒是只有人口最稠密的两浙路的一半多一点了。
这就使得宋代的福建感受到强烈的人口压力。为了活下去,福建民众自发向外移民。福建原住民闽越人据说是习水善舟的,他们架起木船一路南行,在今天的广东沿海择地而居。
当然,也有人要问了,福建距离海南岛毕竟遥远,为什么不是广东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捷足先登呢?
这就要提到宋代的“珠江三角洲”是怎么样的景象了。从汉代以后,广州一直是中国海上贸易中心。盛唐时期更以世界东方大港著称于世。然而,广州贸易所经营的是以富人集团为消费对象的奢侈品,只能与京都和岭北各大都会相联系,在岭南当地却形如“孤岛”一般。广州的海上繁华贸易与未经开发的周边农村几乎处于隔绝的状态。居住于斯的俚人,“率皆半羸,生齿不蕃”。粗放的农业和自然水产,已足供“饭稻羹鱼”之需。到了宋代早期,广东的地广人稀现象仍旧非常突出。珠江流域人口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8%,开垦土地占全国0.68%,与黄河、长江流域比起来实在是少得可怜。
北宋末年,珠江三角洲终于迎来了机遇。靖康元年(1126 年),金兵南侵,北宋首都汴京陷落,宋高宗仓皇南逃。大批南迁的中原士民越过大庾岭,先是居住南雄珠玑巷一带,继而进入广州一带。南宋末年,朝廷曾下诏迁移南雄的居民(实际上是暂住于此的南来中原士民)充实珠江三角洲。德祐二年(1276 年),元军攻陷南雄、韶州时,原居住南雄地区的北方士民随即继续南迁。
根据黄慈博所辑《珠玑巷民族南迁记》及《南雄珠玑巷南迁氏族谱、志选集》所记,分布在今珠江三角洲广府人的211 个氏族中有191 个氏族是从南雄迁入的,而其中有187 个氏族是宋代从南雄迁入珠江三角洲的,占了总数的98%。由于众多南迁移民的集中到达,唐时珠江三角洲每平方公里仅有1.2 户。到宋末已有4.8 户。广州在唐朝开元年间只有4 万户人家,到南宋后期也已经上升到将近20 万户。
海南闽语的分布
福建地形图
这一次的移民潮,极大地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的原始面貌。北宋时的新会,到南宋已是“海有膏田沃壤,仓廪舟楫多取给”。东莞县茶山“周围百里皆浅泽……宋以来诸姓始从此居”,后来逐步变成一个农商兴旺的“巨镇”。乃至珠江三角洲南部原属南海、番禺、新会、东莞四县的五桂山一带岛洲,也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 年)建置了香山县,这便是后世中山、珠海、澳门等地的前身。
只不过,当作为汉族一个支系的广府人在集中精力开发珠江三角洲而无暇他顾时,宋代的福建人却迫于人口压力四处迁徙而直到海南岛。根据《香山县志》的记载,这正是因为在宋元期间,有福建沿海一带的移民前来定居于此。结果,待到珠江三角洲开发宣告大成的明清时代,举目四望,海南岛与广东沿海的雷州、潮州,已然成为“福建话”的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