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不断走进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变革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平台、新渠道和新途径。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便利,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薄弱
辅导员、班导师、组织员和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但很多高校没有对这支队伍的激励机制,他们不仅工作繁忙,而且晋升和职称评定困难,看不到希望,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到这个岗位上来,专业人才紧缺和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低,极大的阻碍了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内容充斥着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有些学生觉得政治理论学习很枯燥,对马克思主义不感兴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政治理论水平不高[1]。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大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停留在课堂上的老师教、学生听,互动教学少,单独针对党员的活动不多,党建的讲座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灵活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二、互聯网+给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利
1、互联网+使二者工作内容更丰富
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整个世界被连接在了一起,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布文字、图片、视频、分享教学成果等,教与学都不再受传统课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互联网+融入到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工作内容更丰富,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传播和共享。
2、互联网+提升了二者工作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普遍引导。而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时效性,在互联网+环境下,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更直接的互动,不仅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2]。
三、互联网+背景下做好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视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深入基层联系青年,了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科学民主做决策,有针对性的为大学生解决具体问题。其次是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老师和学生配比,细化工作分工,少说多做,推动二者工作科学发展。
2、加强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果。目前,很多高校党务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良莠不齐,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对现有这支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对他们进行政治和业务培训,提高这支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将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聘任到这个岗位上来,以保障教育质量。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岗位待遇,以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留着这个岗位上[3]。
3、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高校学生党建,一方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学生党员基本都是思想先进、成绩优异、工作出色的佼佼者,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仿作用,带动引领周围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传递青春正能量,实现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4]。
4、更新高校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即时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在学校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载体上开辟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拓展学习内容、参与学生话题互动,弥补传统教育以说教为主、信息量小、内容不丰富、难以快速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等劣势。通过素质拓展、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互联网+”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索“互联网+”大学生党建有效融合途径,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开展贴近生活、符合年龄特点、形式灵活多样的教育,能更有效地防范发动势力和非主流意识渗透。将互联网与传统的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传统教育注入新鲜血液,探索工作新方式和新机制,加大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对于开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优化研究[J].伍林.高教学刊.2019(02)
[2]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肇启新.农家参谋.2019(03)
[3]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J].丛鹳融.才智.2019(07)
[4]关于互联网时代成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路长明,许玉婷.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9(02)
[5]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探析[J].王玉梅.前沿.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