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 蔡丹妮 刘买花
摘 要:“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激发了新层面的学习观念。本文从实际教学体验出发,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即“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的形态。它是按照规律的课程安排,进行直播和集体性在线学习的一种授课方式,同时,使用具有丰富教学资源的课程管理平台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活动,利用平台数据进行学情的分析和进度的跟踪,达到自主学习和分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直播 课程管理平台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7(b)-0202-03
Abstrac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 Education" not only changed the inherent teaching mode and learning method, but also inspired a new level of learning concepts.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ctual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explores a new learning form, namely the form of "live broadcast + course management platform".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for live broadcast and collective online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 regular curriculum arrangement. At the same time,it uses the curriculum management platform with rich teaching resources for pre-curricular, intra-curricular and post-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uses the platform data for learning analysis and progress track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hierarchical teaching
Key Words: Live broadcast; Course management platform; Self-learning; Layered teaching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模式进入公众视线,给我国教育形态带来一场变革。“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使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改变了固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激发了新层面的学习观念。这次全球疫情公共危机下,直播教学成为教学主要形态,本文试着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形态,即“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的教学新形态。
刘筱姝在《5S 学习支持模式下的中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现状分析》中分析评价当下的远程教育现状对于未来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1 直播授课
2016 年被誉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直播的热风也吹到了在线教育领域[2],从网易云课堂、淘宝同学、新东方、学而思到YY、CCtalk,都争相推出在线教育直播平台。直播授课可以在教育现场进行双向交流,弥补了录播教学缺乏交互性的问题,逐渐成为应对自然灾害、恶劣天气、重型流行感冒等公共危机下“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首选应急手段。
本文探讨的这种“直播+课程管理平台”教学形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授课,这种形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但又不是完全的不限时空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按照一定的课程安排进行集体性在线学习的一种授课方式,这是特殊形式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积极的作用(见图1)。
“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的学习,把学校线下的课堂教学搬到线上进行直播教学,可以实现实时的信息沟通,同时配备丰富的课程资源管理平台,课程管理平台除了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有效实现对学习者学习数据的記录、分析与评估。
目前,像CCtalk、钉钉、腾讯课堂、荔枝微课、千聊、短书、小鹅通之类的直播工具都可以支持语音+图文互动直播,支持PPT和视频课件,具有可与学员互动的功能,直播工具相对比较成熟,为直播课堂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此外,网速的提升,极大促进了在线直播教学的开展。
在这种新型学习环境下,如何合理整合媒体资源、利用技术工具和有效设计教学策略,是教育者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2 课程管理平台
课程管理平台有两个主要功能(见表1),一是建设课程或者资源库,二是管理课堂教学。
课程管理平台里课程建设不是教学资源库中的电子课件、多媒体素材等信息资源的简单堆积,而是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支持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模式,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在线教学支持服务。
统计研究发现,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效率相对高于传统讲授的效率,学生主动性更强,学生成绩较好;教师可以抽取后台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学情;课程采用混合评价方式,成绩更合理、客观、公平,更具有操作性,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科素养,学生反馈也较好。
3 理论支撑
3.1 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是由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提出的,是一种根据人脑认知结构而建构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不同教学设计的学习效果。认知负荷理论认为知识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教学内容整合形式和教学设计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研究直播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参考认知负荷理论,控制每节课的内容和容量,以免造成超载负荷或者负荷不足[3-5]。
3.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学习者适当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凭借自身内部的巨大资源,自动、自觉地完成学习。基于此,他们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不再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方式,而是一种生命的活动。在线课程平台中完整的电子教学课件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自学成长环境。
3.3 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也被称为自我导向的学习或自我调节的学习,思想可追溯至苏格拉底的“產婆术”。现代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体系的行为,教师仅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条件,即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习者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老师在直播结合课程管理平台教学中仍然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加以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4 “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的现实应用
4.1 “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的优势
这次疫情下,纵观全国院校,试行了不同的网络教学方式:录播、直播以及结合自建或者借鉴他人的网课资源。表2从5个维度对比说明5种网络教学形式的优劣。
从实时性、条理性、现场感、定制性和拓展性五个维度来看,“直播+课程管理平台(系统)”的授课形式更胜一筹。究其原因,一是直播课堂+课程管理的“阵地”都在网络上,两者属性统一,给人一种不用“切换模式”的方便,更容易实现课程资源的利用。二是有组织的直播课堂,老师不缺席,学生更积极。三是课程管理平台除了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有效实现对学习者学习数据的记录、分析与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学情,跟踪学习进度。
4.2 “直播+课程管理平台”新教学形式在当下的应用
网络教育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无法满足所有学习者的需求。一方面单纯通过屏幕进行的视觉教育存在缺点;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干涉比在课堂教育中少,学生自我调节难度大,远程教学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教师及时反馈;(2)教学资源的丰富性;(3)过程设置合理化 ;(4)与他人进行互动。这正是当前远程直播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直播+课程管理平台“这种模式刚好解决这个痛点。
新教学形式在当下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学习空间:课内有序进行,课外自定步调。相比于课堂授课,教师更加专注于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借助于课程管理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有指导地进行知识拓展,课外自定步调,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6]。
(2)回归教师本质:卸掉管理职能,回归教学本身。网络直播授课就是通过精细化的分工协作,把导演的角色从教师身上剥离,让教师的任务变得专一。
(3)教学管理新模式:教师分层教学,学生各取所需。依托于丰富的网上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分层培养,不再是工厂化单一的教学标准,可以使得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凸显出来并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深挖。
4.3 新形态对教学改革的作用
未实施直播课堂之前,课程管理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使用率不高。课程建设老师也没有特意去更新完善课程资源,学生也比较排斥登录课程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课程平台沦为签到的工具,形同虚设。
直播课的出现,倒逼了主讲老师优化课程平台的教学资源。学生对于课程平台的使用更加容易接受,进入平台学习、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提交作业也习以为常,大大提升了课程管理平台的使用频率,也促进了网络课程资源质量的提升。
传统课堂授课,因频繁提问容易打乱课堂秩序,学生在老师讲授过程中极少提问,但是直播课堂中,学生可以实时的将自己的疑问发表到讨论区,使得授课教师很快发现,进而调节课程知识点讲解的节奏,以最快的速度消除疑问和减少认知负荷,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5 展望
智慧学习是未来学习的趋势之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必然被打破,教师的教学认知、教学模式探索也一定会更加丰富,合作式、项目式、主题式的学习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实现具体什么形式的教学形态,还需考虑学科属性和学生特征。
今天的直播教学是实现智慧学习的第一步,从组建课程研发和建设团队、利用建设课程管理平台、直播课堂教学设计到直播授课,再到更新教学设计和课程管理平台内容,形成一个闭环,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革命性影响的力量,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筱姝.5S学习支持模式下的中国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8):21-23.
[2] 郝春娥.教育直播引发的中国教育形态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23):28-29,77.
[3] 倪俊杰.O2O直播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14-118.
[4] 张慧,张定文,黄荣怀.智能教育时代认知负荷理论发展应用与展望——“第十一届国际认知负荷理论大会”综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6):37-44.
[5] 高媛,黄真真,李冀红,等.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认知负荷问题[J].开放教育研究,2017(1):56-63.
[6] 孙田琳子,张舒予,沈书生.SOHO式学习:“互联网+”时代下的学习新形态[J].中国电化教育, 2017(2):13-19
[7] 郭灵婕.网络直播教学中学习者在线学习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