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燕
【摘 要】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承载着传统文化内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文化,一方面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全新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形态。从剪纸艺术本身具备的内在价值入手, 通过剪纸艺术所表现出的趣味性与形象夸张性, 加深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全面理解。以《剪纸》 课程为基础内容去完成教学案例的具体分析,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完成小学美术教学过程的实践创新。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课堂;创新;案例
一、背景简介
剪纸在民间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在生活中使用也是很广泛的,这与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渊源。伴随着现代剪纸艺术的快速发展与中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对于剪纸艺术的应用,儿童与青少年已经普遍能够意识到剪纸艺术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并且在教育环境中不断应用,成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其审美能力、提升其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课中开设剪纸课,不仅能将剪纸艺术的精髓传承下去,还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剪纸》课程也成为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重点课程内容,对学生理解美术、感受美术之美作用显著。
二、价值辨析
1.剪纸艺术可以有效提升美术课堂的“创美指数”,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大脑的创新能力。剪纸需要集中注意力,手眼的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勇敢果断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2.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的儿童,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族艺术,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学生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是具有这些品质,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
3.剪纸艺术和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剪纸需要一些美术基础,剪纸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剪纸是一个综合课程,能手脑同时并用。对小学生的身心是个很好的锻炼。
4.民族的就是艺术的,艺术的就是民族的。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传承这一古老艺术,并有责任把它发扬和创新,从小学习剪纸,无形之中加重了爱国情怀。
因此,剪纸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道德内涵,发挥传统道德教育意义。
三、案例设计
(一)教学案例前期准备阶段
《剪纸》课程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其所能够表现出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得到呈现。《剪纸》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前期的准备阶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案例分析
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源于对生活的需求,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等特点。《剪纸》课程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挖掘剪纸艺术的内涵并拓展小学美术教学课程的开发渠道,让学生可以通过对剪纸作品内涵的欣赏,培养审美能力。以剪纸金鱼为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剪纸所能够发挥出的表现力,继承与发扬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
2.教学对象
小学美术教学《剪纸》课程针对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群体天性好动、想象力丰富、乐于动手,能够对表现生动与感染力较强的内容进行动手实践。《剪纸》课程符合学生这一天性,通过良性引导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其中,接受剪纸艺术。
3.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了解金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出各式各样的鱼。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
4.教学重点
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制作有自己想法的剪纸作品。
5.教学难点
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产生的效果的感受和实际的使用。
6.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制定方面,主要是指导《剪纸》课程在小学美术当中的实践。美术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情感性。在本次剪纸课程设计方面,教学策略如下:
(1)创设情境。在开展剪纸教学的过程中以情境创设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美的好奇心与具体感受,从而更好地去接受剪纸教学。
(2)探究学习。通过对教学方法的革新,形成一种师生探究、生生合作与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提高与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3)积极评价。评价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作用显著,在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评价所能够展现出的评价效果,鼓励与引导学生完成评价过程。
(二)教学案例具体实施阶段
1.课程导入过程
教师:今天我们这节美术课进行一次剪纸比赛好不好?每一个小组一张纸,一把剪刀,组内的每一个人在纸上剪一刀,要求剪出不同的形状与基本纹路,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剪出来的纸张最漂亮?
通过计时处理,观察各组的实际表现情况,并将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之间进行欣赏、对比与评价。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到剪纸教学实践中,感受剪纸魅力。
2.教授新课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前期课程的导入过程,学生已经对剪纸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可以描述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背景及应用范围,包括用多媒体去演示多种剪纸图案与剪纸作品。学生活动:欣赏教师所演示的剪纸作品,并提出个人对剪纸的一些看法与认知。
教师活动: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之后,老师也想表演一下自己的剪纸作品,演示教师自己所剪的作品,如把纸对折,先剪一个外形轮廓(图1),问学生老师剪得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是鱼?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
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的剪纸轮廓,从而讨论出鱼的外形特征。
教师活动:猜猜老师会把这条鱼变成什么样呢?提问之后向学生展示剪鱼的步骤(图2)并对细节进行处理,将自己所剪完的作品进行展示(图3)探讨老师用了哪些纹样?
学生活动:在观看教师剪鱼步骤过程中,探讨老师用了哪些纹样进行装饰。
教师展示其他不同造型的鱼纹样,欣赏不同鱼的形态,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图4、图5)。
3.学生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鱼纹样进行剪纸,并播放不同鱼的剪纸步骤与过程,大致轮廓完成之后做好细节上的处理,完成剪纸作品具体创作。
4.作品展示
学生将成品进行具体展示,完成整个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点评、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
5.知识拓展
欣赏生活当中,包括剪纸艺术所获得奖项,让小学生对剪纸艺术有一个全新的理解,真正去感受民间艺术的精神与内在价值。
(三)案例反思
在本次教学设计案例课前准备与执行环节当中,还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与学生虽看似和谐,但真正的思想上的碰撞并未展现。在实际教学中,更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核心,学生主导课堂走向。另一方面,课堂讨论的主体性缺失。剪纸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并将问题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但整个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并未坚持问题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这就造成在理解上依舊存在相应问题。
因此,在具体解决上应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全新的剪纸美术课堂环境,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反馈所遇到的问题,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剪纸教学课堂环境。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 南通 22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