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妮
摘要:大学语文是现代语文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结合大学语文的发展历程与教学实践,简单梳理大学语文的发展历程,指明大学语文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目标定位,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等因素,从语文能力培养、理论实际结合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有助于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大学语文发展寻求新方向。
关键词:大学语文 制约因素 目标定位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1-0156-02
在中国高等语文教育学科专业之中,大学语文发展历史悠久,且在中国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功能。这样一个百年学科,实际发展状况却与预期不同,呈现出一种滞后状态。本文简单梳理大学语文的发展历程,指明大学语文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对大学语文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试图从中为大学语文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寻求突破口。
一、大学语文的发展过程
大学语文这一学科的设立本身就是一个波折的过程。1904年正式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在《高等学堂章程》和《大学堂章程》都有规定:“国文为大学预料之必修科,为大学本科之‘随意科(选修科)。”明确提出国文是大学预料的必修科目,这一学制的推行,也标志中国的现代教育开始萌芽。1913年又颁布了《大学规程》,将“国文”确定为大学预科的必修科目,虽然保留了大学预科的这一设置,但是也指出“大学预科须附设于大学,不得独立”,直接将预科课程进行拆分,一部分归入高中,另一部分则归入大学一年级。1929年颁布的《大学规程》则将大学国文列为了一年级学生的公共必修学科,大学国文正式命名为“大一国文”。1952年,国内高校开始调整,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程,直接被取消,大学语文的发展历程在此中断了三十年之久。1978年后,部分高校陆陆续续恢复了大学语文的教学课程,并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这之后,全国开始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也随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高校又将大学语文改为选修课程,大大减少了课时量。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署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随后各大高校纷纷积极响应,将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外的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语文的发展至此又向前迈进一大步。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改为选修课,大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大学语文的存亡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大学语文的发展制约因素
从“癸卯学制”实行开始,大学语文学科发展到现在也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期間,大学语文学科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大学语文的发展状况也一直为人们所关注。2013年,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的大学语文学科现状调查显示,91所高校中,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课程的高校数量远远高于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必修课程的高校数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之多,且课时量也有所减少。从数据结果来看,大学语文学科已经逐步被“边缘化”,而出现这种边缘化的现象,其实是有它的制约因素存在的,具体分为以下几点:
1.目标定位不清晰
一个学科专业的构成和成熟,最为重要的目标是学科专业的命名问题。大学语文学科的命名,在现代语文学科建立之初就一直在变动。开始实行“癸卯学制”之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语文课程,当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命名问题。“癸卯学制”实行之后,我国教育体系开始初具规模,开始实行分科教学,语文开始成为一门独立课程,以“中国文学”命名。然而当时中文专业课程下,也有一门“中国文学”课程,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种课程,于是又将“中国文学”更名为“国文”。1949年,叶圣陶等人才将“国文”正式定名为“语文”。
一次次的“更名”活动实际上暴露了一个深层弊端,即我们所说的,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位。关于大学语文的定位,目前学术界主要分为五个观点,即人文论、文学论、文化论、工具论和综合论。这些观点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或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或是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或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或是强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笔者更认同综合论,即大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们认为语文学科的命名并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替问题,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语文课程逐步理解与认同的一个过程,“语文”是教育学生言行合一的课程,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也可以说,其实语文就是一门语言课程。
2.教学质量的不足
教学质量问题,不能单一地归结到某一个环节上,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大学语文教材方面。教材版本多达一千多种。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大部分的高校所使用的代表性教材有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等,这部分教材占据市场较大份额,而剩下的则是高校组建团队自编使用的教材。当然,有些高校虽然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是却没有配备相应教材,而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师资力量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并不像其他专业一样,拥有专业的授课教师。现任的授课教师都是由中文系的教师担任,他们的授课主要侧重于自己的专业方向,并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且课时量都在一个学期32个课时左右,有些高校甚至在逐渐删减课时,授课内容压缩明显。
3.学生的满意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学生满意课程的排名中,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二位,基本没有兴趣,而这节课也是学生逃课数量最多的科目。北大中文系副主任漆永祥针对此种现象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今教学体制推行过程之中,选修课程数量、类目的增多,极大地分散和消耗了学生的精力,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不够新颖,致使学生群体对于大学语文的满意度不高。
三、大学语文的发展建议
人民大学文学院在2009年对几所高校进行过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开设母语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有8成的高校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可见,大学语文虽然发展举步维艰,但不能从根本上否认它存在的重要性。张富贵先生在《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一文中指出:“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凡事变则立,不變则废,对于现今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艰难境地和课程设置问题,我们要善于抓住大学语文本身的优势——普及性、综合性与实践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摆脱目前的窘境。关于大学语文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解决:
1.在融合中培养语文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文学鉴赏,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单纯的语言或者文化知识的吸收,而应该在综合汲取各方需求的情况下有所斟酌和侧重。大学语文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加深对于本国文化的了解,但这不是大学语文一科所能做到的,还应该与其他学科贯彻融合。就像漆永祥先生所说的,人们对大学语文的认知陷入了误区,错误地认为大学语文能将中学所欠缺的语文知识以补课形式,全部传授给学生,这无疑给大学语文加上了限定词,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大学语文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渗透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做到教学内容上的延伸扩展,更重要的是思想境界的提升,同时也对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注重实践性,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开展实践活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今大多数中文学科,充斥着学术性和理论性,更多的是片面强调对学生知识的扩展,而这其实偏离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本质要求。大学语文具有十分明确的实践性要求,尤其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除了写作和表达能力之外,文学鉴赏能力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
3.教学方式创新化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今丰富的网络资源,合理地将网络扩展为教师的教学空间与学生的学习空间。在课程内容方面,除却介绍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当下的热点问题,做到“数字化教学”与“传统化教学”相结合。同时利用当下热门的App,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甚至是QQ、微信等网络手段,将教学内容渗透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语文的熏陶与陶冶,同时方便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培养教育,是对人类人文精神的进一步阐释,而大学语文的发展与成熟,不但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更在于大学语文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认可。大学语文不仅仅是对人文素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传承与发展。相信随着大学语文学科的不断成熟和相关教研工作的开展,大学语文会越走越远,推动中国语文学科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富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2]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J].中国大学教育,2007(3).
[3]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