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晶,刘艳玲,刘 倩,张玉静,左江华,刘春娜,柴立超△
(邢台市人民医院:1.肾内科;2.检验科;3.核医学科,河北邢台 054001)
据报道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增长,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进展较快、预后差、引发因素尚不明确,早期预防、诊断尤为重要[1]。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主要参与淋巴细胞表面识别等过程,是机体白细胞抗原分子组成部分,β2-MG是1个具有一定杀伤细胞能力的β轻链[3-4]。microRNA(miRNA)既属于单链RNA,又属于非编码的单螺旋RNA分子,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目前已知的miRNA分子已经超过2万种,与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有关。有动物实验结果提示,β2-MG-miRNA高表达与小鼠慢性和亚慢性肝中毒有关[2],已经可以作为肝脏脏器系数的评估指标开始使用,对于反映体内蓄积毒性具有重要意义;而蓄积毒性又是多种慢性病及恶性肿瘤等发生的病理学基础之一,因此,备受相关领域临床和科研工作者重视。本研究拟针对β2-MG-mi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可能对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影响,通过临床流行病的研究设计方案加以验证。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慢性肾脏病患者143例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均来自于本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脏病病例,随访时间设定为48个月。慢性肾脏病的判定标准为:(1)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2)肾脏损伤标志物阳性(包括血或尿成分的异常);(3)影像学检测提示异常。纳入标准:(1)符合研究纳入要求且自愿加入研究的受试对象;(2)开展本研究的临床医院均按照统一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全部受试对象均于本院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1年内参与过类似研究;(2)患有精神卫生疾病、心理障碍、近端肾小管损害、免疫病、恶性肿瘤、排斥反应、艾滋病及摄入硝苯地平(心痛定)、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药物结果阳性者;(3)各种原因不能配合研究始终的受试对象。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健康者143例作为对照组。基线资料匹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受试者采样前12 h低蛋白饮食,每位受试者取10 mL静脉血样本及5 mL尿液样本,3 000 r/min离心后取上清,等量分装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双抗夹心法检测受试者的尿β2-MG水平,结果以mg/L表示。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送至中国武汉优尔生生物有限公司进行miRNA表达测定。评估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素、血尿酸、尿肌酐、尿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2.1两组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比较
2.2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关系 研究中依据慢性肾脏病患者入组时的基线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丰度中位数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β2-MG及其miRNA表达丰度等于中位数按照偶数样本总数的分组原则等额分组),两组样本数分别为71例和72例。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β2-MG组中血肌酐、血尿酸、尿肌酐、尿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与低尿β2-MG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β2-MG-miRNA组中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与低尿β2-MG-miRNA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miRNA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表2~4。
表2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关系
表3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miRNA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关系
表4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miRNA表达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r)
注:*P<0.05。
2.3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与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 此处采用采用Pearson相关计算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与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的等级相关系数r,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50,P<0.05),而患者病程与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与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r)
注:*P<0.05。
2.4慢性肾脏病患者病程与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分析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表达水平的诊断的灵敏度为87.32%,特异度为81.94%,准确度为84.62%,均高于尿β2-MG-miRNA表达水平的诊断的灵敏度为81.69%,特异度为72.22%,准确度为76.92%,见表6。
表6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β2-MG及β2-MG-miRNA表达水平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本研究发现,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均相对较高。真核细胞生物大多数有核细胞均能合成β2-MG,合成后即可附着于细胞表面;且正常情况下机体每日合成的β2-MG处于恒定状态,分泌于人体的各种体液中。在人体出现生理机能或病理学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血液、尿液、脑脊液中的β2-MG表达水平也可能发生变化,其miRNA表达水平也会相应改变,因此,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变化对于诊断和评估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发现,尿β2-MG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升高的机制可能与肾损伤及排泄功能的下降有关,且尿β2-MG与尿素、肌酐等直接反应肾功能的指标关系密切[5-7]。有文献报道显示,β2-MG-miRNA与慢性肾脏病存在一定关联,与miRNA介导的肾毒性物质蓄积作用有关,相关信号通路包含多个细胞信号通路下游关键的靶基因,从细胞生物学角度上来说β2-MG-miRNA是一种潜在的与慢性肾脏病发生有关的上游信使类因子[8-10],而具体的作用机制仍有待考证。
另外本研究也发现,尿β2-MG及其miRNA表达水平不仅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存在关联,同时也和肾功能相关的诸多指标间存在关联,具体表现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β2-MG组中血肌酐、血尿酸、尿肌酐、尿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异常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低尿β2-MG组,慢性肾脏病患者高尿β2-MG-miRNA组中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异常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低尿β2-MG-miRNA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β2-MG及其miRNA表达确实在慢性肾脏病发生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能为信号通路的潜在关键因子之一,一方面其对下游事件的发生起到控制开关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同时进行了直接调控,并且在病情进展阶段还有可能存在对信号通路的靶标起到一定的反作用,以产生反馈效应,故可见尿β2-MG及其miRNA的血清表达在病情不同阶段有所不同。基于上述β2-MG及其miRNA的表达特征对于临床指导慢性肾病诊疗方案具有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