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在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2020-03-02 18:57
经济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共治环境治理人才

●罗 晶 刘 谦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各地构建环境治理的综合管理制度,发挥出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尽管我国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是在广大农村,环境污染、资源破坏问题依然严重,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不高,在这一背景下,推行农村生态环境的多元治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多元共治模式中,是由政府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出市场与社会公众的职能,在上述主体中,高校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多元共治模式的意义

多元共治,是由多个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与单一的环境治理模式相比,多元共治模式具有显著优势。在多元共治模式中,政府是充当管理者、把控者的角色,需要简政放权,将各项事务性工作分配至其他主体,既能够有效减少政府的资金和工作压力,也为其他主体提供了参与环保工作的机遇。相较于市场治理的方式,多元共治模式不会对治理人的参与积极性产生影响,反而会提高其参与热情。相较于公众、企业自觉治理的模式,在多元共治中,是由政府负责监督,可针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要求制定相符的法律法规,对于破坏环境者,予以警告、罚款、判刑处理,可以对公众、企业产生约束作用。综合来看,多元共治模式合作性强、治理主体多元、治理模式多样化、治理理念先进,是当前最适合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种模式。要发挥出多元共治模式的作用,需要充分调动起各个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严格贯彻落实各类治理理论,为农村居民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高校在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1.传播生态文明知识。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的阵地,在人才培养上,意义重大,高校的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也是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重要措施,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后,会逐渐养成各方面的素质,并培育出相应的“三观”。近年来,高校对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持高度重视态度,致力于培育每一个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而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会成为社会公众的组成,其环保意识、生态环保理念,会直接指引其行为,环保意识强的个体,在生活中,也更愿意主动落实、践行环保行为。因此,通过高校潜移默化的教育,能够为学生传播生态文明知识,为社会培育有较高环保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会身体力行的用自己的理念和行为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从而进一步壮大多元治理模式中的公众群体。

2.培育生态环境治理人才。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下,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升,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素养,而生态素养就是其中的一方面。通过高校开设的课程,大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还能锻炼自身的生态素养。同时,在高校中,开设了多门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专业,此类专业培育出的人才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一线工作,成为多元共治模式的人才力量。

3.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高校是重要的科研中心,不仅可以研制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科研成果,在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有国家的资金、政策支持,还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在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成果的研发上,具有先天优势,因此,高校掌握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前沿技术,通过各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而通过各类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有助于构建全新的循环经济体系,帮助各地农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处理技术,对于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如何发挥出高校在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中的作用

1.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复合型、知识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也更多,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理念,高校方面也需要强化其社会功能,提升社会价值,根据“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关于生态文明目标的建设,将生态文明观纳入教育体系,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完善育人体系、更新教育内容,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多元共治提供具有开拓视野、先进理念的人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关键需要依靠大众的理念与人才的支持,如果人们没有环保理念,那么任何战略的实施都可能变成空谈,政府投入再多支持,没有人来贯彻、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自然无法取得理想成效。

具体来看,高校需要开展系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课程,作为各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方面,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生态文明、环保、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理论,把握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的认识自然,从心底里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同时,增设生态道德伦理课程,以此让学生做到尊重、热爱、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人类社会中的各类物质资源都是大自然所给予,能不能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另外,开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晓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节约资源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开展关于“资源”“环境”“人口”相关的教育课程,基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多元共治要求,引导学生养成低碳消费、节约能源的习惯,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从身边小事着手,爱护校园环境、节约水电资源、讲究个人卫生人,以行动来践行环保理念,推己及人。

2.加强生态环保教育的实践教育。理论要真正回归于实践,方可发挥出既定作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最终是为了应用在实践中,如果无法应用在实践,就丧失了教育意义,并随着时间推移被逐渐淡忘。在生态环保教育上,除了要关注理论,也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为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可以在实践中总结、升华,实践活动的类型繁多,常见的有几类。

(1)环保主题日实践活动。在每年世界地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动物日、植树节等,举办演讲竞赛、知识竞赛、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认识到环保活动的内涵与意义。如,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开展大扫除活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2)新媒体实践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新媒体等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欣赏各类环保相关的影视剧、音乐、舞蹈作品等,如《可可西里》《家园》《大气层消失》等,这类作品内容震撼、直观生动。同时,在教室、学校超市、食堂等场所播放环保公益广告、宣传视频等,以此来约束学生的各项行为。如,在食堂就餐时要勤俭节约、超市购物时不必要东西不乱消费、在宿舍中节约用电用水、离开教室时要随手关灯。

(3)环保专题教育活动。举办各类专题论坛、辩论赛、知识讲座等,用多元化的形式来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将所学理论知识投入实践,自觉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3. 校企合作完善课程体系。在高校开展的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的专业内容上,需要发挥出校企合作的力量,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育人与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需求一致。对于高校而言,要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和具体要求,根据要求来优化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环保岗位相契合,继续拓展教学空间,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同时,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与当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相互适合,突出社会化服务、工学结合特征,坚持课程目标与岗位知识、专业素质吻合,增加实践教育的比例,借鉴农村生态环境的多元共治模式,参考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开放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教育针对性。

另外,为了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还要构建多元化实训基地,在传统环保专业教育中,大多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内容较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很难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农村生态环境多元共治的背景下,要重视实践,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要求来构建实习基地,在校内打造实践工程,根据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求来搭建实训平台,营造真实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模式,实现生产、科研以及教学活动的融会贯通,并增加学生到校外企业、工厂中的实习机会,了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操作模式。

4. 树立起以应用为切入点的学术观。高校是典型的学术组织,与社会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需要与知识创新作为纽带,高校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上的作用,需要通过社会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育等方式来真正的造福社会,从社会上寻求各项资源支持。作为高校,要平衡好社会权益、自身发展的关系,树立起以应用为切入点的学术观,坚持高校的价值取向、学术取向,以问题研究作为核心、加强环保学科建设、做好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研究,以此来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单一依靠政府的努力,很难适应农村的环境治理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推行多元共治的模式。在多元共治模式中,高校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高校而言,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做好专业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环保观念的教育,通过多管齐下的渠道发挥出自身的治理作用。

猜你喜欢
共治环境治理人才
人才云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探索代建制 共治团结闸
食品安全共治 各方需依法确权
从人体内环境治理解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