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巧,代航,王选笠
云南省盐津县人民医院,云南 昭通 657500
急性肾盂肾炎为肾盂黏膜与肾实质发生急性感染造成,目前以大肠杆菌感染最为常见,若未及时治疗可引发中毒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临床抗生素滥用,导致多种细菌赖药性增强,感染性疾病防治难度加大,急性肾盂肾炎发病率有所上升[2]。本病的治疗中常用抗菌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其属于喹诺酮药物之一,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不过临床单一应用效果表现不佳。近年来中医学复兴在各类疾病治疗中出现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本文为探究清化益肾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选取病例82例完成研究,以期完善临床治疗方案,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7.1-2019.4我院收治82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纳入,纳入标准(1)满足急性肾盂肾炎相关诊断标准;(2)无药物禁忌症;(3)对于本次治疗方案表示支持,且签订知情同意书;(4)心、肾功能健全。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失;(2)无法坚持治疗完成;(3)不符合纳入标准。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清化益肾汤组与单治组各41例,其中清化益肾汤组平均45.28±5.14岁,男23例,女18例,单治组平均45.32±5.21岁,男24例,女17例,组间基线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单治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药物由江苏瑞年前进制药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60994,将0.3g/次,加入250mL且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注射方案持续7d,改用左氧氟沙星片,药物由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20010221,0.2g/次,口服,2次/d,持续治疗7d。
清化益肾汤组则在上述单治组治疗方案之上,再给予清化益肾汤治疗,组方:生地黄20g、甘草6g、太子参10g、土茯苓10g、杜丹皮10g、败酱草10g、车前草10g、杜仲12g、巴戟天12g、白术10g、益母草10g,水煎服,早晚分服,1剂/d,持续服药14d。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 显效:治疗后患者头痛、发热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细菌培养实验显示阴性;有效:治疗后头痛、发热等症状改善,各项常规检查趋于正常,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细菌培养提示为阳性。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x100%。
1.3.2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3.0软件完成处理,%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对比 清化益肾汤组临床有效率为95.1%,显效、有效、无效各28例、11例、2例,单治组治疗有效率为73.2%,显效、有效、无效各20例、10例、11例,清化益肾汤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单治组(χ²=17.979,P=0.001)。
2.2 不良反应对比 清化益肾汤组出现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单治组出现头晕2例、恶性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清化益肾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χ²=7.096,P=0.008)。
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危害大,患者患病后可能出现发热、寒战、腰痛、食欲不振等各种症状,患病早期症状明显,需及时治疗。流行病学分析指出,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所上升,致死人数也较以往有所增长,其分析认为耐药菌的出现加大了本病的治疗难度,以往抗菌再使用于本此病的治疗中效果已有所下降[3]。
本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热淋”“腰痛”范畴,多因感受湿热之气或酗酒过甚,或饮食不当而致湿热下注膀胱引起,临床治疗当以清热通淋、解毒利湿为主。清化益肾汤由生地黄、太子参、土茯苓等药组成,有益肾健脾、解毒利湿之效,符合本病治疗需求。现代药理学研究中指出,本品还可改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肾小球过滤及重吸收功能,并可提高机体白细胞水平,调节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功用。在于左氧氟沙星的联合应用中,一方面借助左氧氟沙星抗菌效果,一方面提高机体自身免疫能力,双重作用下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此次观察中清化益肾汤组患者治疗游戏率显著更高(P<0.05),表明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观察中清化益生汤组不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表明联合用药方案整体安全性较高,更有利减少患者药后不良反应。分析认为联合用药起到增效减毒效果,不过具体机制有待后续研究补充。
综上所述,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中采用清化益肾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确切,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