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歆学
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卫生院,浙江 湖州 313017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我国慢性疾病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负担。慢性病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治疗,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管理和干预[1]。在管理和干预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社区的作用,其中提升患者的保健意识对慢性疾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引入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某社区慢性病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性分别为38例、22例,年龄均在56岁-82岁间,均值为(66.30±4.32)岁;研究组:男、女性分别为36例、24例,年龄均在55岁-80岁间,均值为(67.19±4.51)岁。比较两组基础资料,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定期监测患者病情、分类管理慢性疾病患者、定期开展随访工作等。研究组:引入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其中和对照组具有的差别主要如下,首先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可建立社区片医制度,患者能够拥有自己的家庭责任医生,其健康需求得到满足,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检查,相关保健工作的落实也根据片医制度来分配。其次,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定期健康教育来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危害性,并通过教育来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量血压、测血糖、开展讲座、慢性病交流会等,还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前提是社区医护人员需要先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最后,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健康教育专栏并为病人提供病友交流平台,专栏内容可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患者列举正确的自我保健做法,病人在交流平台不仅可以沟通疾病的治疗,还可以沟通如何通过自我规范来减少疾病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自我病情关注程度通过社区自制的评分量表评估,项目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评分越高关注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Mean±SD)表示。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自我病情关注度为(78.01±2.38)分,研究组自我病情关注度为(89.26±3.45)分。研究组患者对疾病关注度高于对照组,t=12.300、P=0.001。
老年机体比较特殊,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机体功能较差,很容易患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近些年,慢性病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慢性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病情反复发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需要加强治疗和管理[2]。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来说,社区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以往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主要是为患者建立社区档案,定期进行病情检查并实施教育措施,患者出现疾病方面的疑问也可以咨询,社区医护人员定期随访,常规管理模式对患者疾病发展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依然比较差,慢性疾病的控制和患者日常生活具有密切联系,需要患者拥有一定的自我保健意识,因此有必要在社区管理工作中引入慢性病保健观念,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自我生活规范意识。
本研究针对某社区患者进行引入慢性病保健观念干预的管理工作,患者对自身病情的关注度得到提升,有利于后期患者病情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可加入保健理念干预,其具有能够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关注度以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