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三乔
自贡市荣县人民医院,四川 自贡 643100
自从2004年起,我国为HIV感染者/AIDS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以来,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后,使自身的免疫能力有所提升,HIV病毒得到有效控制,其病死率、死亡率逐年下降,患者的生活品质有所提升[1]。针对慢性、难以治愈的病症,生命质量评分是重要的质量效果指标。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及临床效果分析,将随机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18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期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18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男性与女性予以相比结果为74:46,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51.27±2.41)岁。全部患者均在知情的条件下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此次研究我院选择应用《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中《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为标准。此量表中以自评量表方式为主,其中内容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奇异功能四个部分。要求测定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以在独立、安全的环境下自行填写量表内容。质量控制:对现场调查的工作人员展开专业化培训,确保调查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调查指标意义与概念,把握调查尺度;针对每份回收的调查问卷需要认真查看是否填写规范、完整,如若有缺项内容需要及时题型调查者予以不齐,缺失项目较多则作为废表处理[2]。此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180分,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80分,合格率100.00%。
1.3 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Excel表格中,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对其进行卡方检验,经相关公式计算分析,其结果中P<0.05,说明组间数据经对比呈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3]。
2.1 一般情况分析 共计收集合格问卷调查共计180份,年女比例为74:46,年龄分布21岁-72岁,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58.47%);感染途径,静脉吸毒与性传播为主导(90.68%);WHO临床分级,Ⅰ期、Ⅱ期、Ⅲ-Ⅳ期占比为53.42%、28.41%、18.17%。
2.2 生命质量评分情况 180名患者各个领域得分为生理功能得分为(65.14±14.26)分,心理功能得分为(59.73±16.17)分,社会功能得分为(61.69±17.66)分,奇异功能得分为(65.56±20.26)分。由低到高依次排列,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奇异功能,领域得分通过方差统计分析,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
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四项功能领域得分情况,心理功能得分较低,由此可见,尽管社会大力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减少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孤立,但是大部分患者仍然会由于感染HIV病毒出现恐惧、焦虑、孤立感,进一步引发相关心理问题,使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奇异功能评分较高,这也可以说明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根据愿治尽治的基本原则,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中相关机会性感染得到了有效地治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后,有关机会性感染及时治疗,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免疫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地延长生存时间。但是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需要将更多的心理关爱、社会支持融入到抗病毒治疗当中,才能有效地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