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超,王道荣
(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低位直肠癌指腹膜反折以下近肛缘的直肠段癌肿,是直肠癌最常见类型,占比超过70%。此类癌症的治疗难度与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和破坏很大,虽然近年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中得到广泛应用,降低了永久造口率,但多数保肛患者术后早期仍可见不同程度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表现为便频、便急、大便失禁等,部分患者症状长期甚至终身持续,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1]。因此,如何促进肛门功能早期恢复,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满意效果成为研究的重点。生物反馈是现阶段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理康复疗法,近年关于其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报道较多,文章现对此展开综述,分析总结研究动态及前沿,以期为患者术后肛门功能重建提供指导和参考,报道如下。
生物反馈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康复疗法,指利用人体发出的反馈信号,训练病人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脏腑机能与身体功能,以矫正病理过程,促进机体恢复,广泛适用于治疗多种应激相关性身心疾病,也是目前临床防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相关排便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生物反馈经过多年发展衍生出了许多种疗法,但无论哪一种,生物反馈仪和人的意念参与都是建立生物反馈环的必要条件。操作条件反射是生物反馈的理论基础,陈邦飞在研究中指出,借助治疗仪反复应用生物反馈,可以通过意志控制来加深身体对信息的感知,从而强化盆底肌功能,提高对放松、缩肛、排便等动作的响应[2]。盖娟娟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可以通过神经通路强化大脑对肠功能的调控,提高直肠敏感性,从而改善肛门失禁症状[3]。
此法所用的生物反馈仪为压力传感器,患者可以借助压力传感器,利用自发反应机制来对消化道平滑肌运动进行训练和控制,从而帮助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提升肌运动的力量、敏感性与协调性,从而改善排便障碍,是临床防治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常用生物反馈疗法。
柴瑞于保肛术后指导患者水灌注压力生物反馈训练,通过液压状态下胃肠动力检测让患者明确排便动作时肛直肠与腹肌的运动波形,并以此为据指导患者排便时如何增加腹内压,如何缩放肛门,以促进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的恢复[4]。张春泽予以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患者压力生物反馈治疗,以探针和传感器探测患者肛管中段压力,根据指示灯情况指导患者缩放肛门括约肌[5]。
此法可以借助肌电信息反映肌肉的紧张与松弛情况,让患者切实感受到肌肉的细微变化,从而帮助提高对肌肉控制的自控能力,有效促进衰退肌肉运动机能的恢复,是目前在低位直肠保肛手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反馈疗法。
朱怡莲采用固态肛门直肠高分辨测压设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将电极分别置于患者体表和肛门内直肠下段,测定并显示肛门缩放时肌电变化的波形,据此制定并实施个体化生物反馈课程,指导反复进行排便训练[6]。尤书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技术,单通道信号采集与刺激器,获取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盆底表面的肌电,据此指导盆底肌功能训练,同时结合肌电触发电刺激,以帮助改善盆底功能,促进缩肛、提肛和排便反射的恢复。此外,肌电生物反馈治疗[7]。此外,也有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报道,梁伟成予以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盆底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中药,结果显示在缩短排便时间、提高排便能力方面,收效较常规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更为理想。
此法主要根据患者排便功能异常特点,综合采用不同的生物反馈疗法,或结合传统电刺激等相关手段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以解决单一生物反馈无法满足复杂排便异常的情况,更具个体化与针对性。训练主要围绕建立肛门括约肌收缩反射、强化肛周肌肉力量、改善排便动力等内容开展。王庆香予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系统生物反馈治疗,辅以电刺激,结合运动疗法,帮助改善直肠感觉阈值,提高肛门括约肌协调性,收效理想。
黄志养观察直肠癌保肛术后行生物反馈治疗患者的排便动力学,结果显示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收缩压明显提高,肛管最大收缩时间明显延长,初始感觉、初始排便与最大耐受的容量阈值明显改善,肛管收缩抑制反射阳性提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8],证实生物反馈可以改善患者的排便动力学。
白金宝在研究中指出,生物反馈的应用缩短了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首次排气的时间,减少了单位时间内患者的排便次数,患者从初始感觉到大便排出的速度更快,效果优于常规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效果优于排便功能主动训练,更好的改善了大便失禁症状。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了生物反馈可以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远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发生[9]。表明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更好的促进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改善排便功能,减少不良症状。
金黑鹰通过量表评估证实,低位前切除综合征会损害患者社会功能,造成生活质量下降,通过生物反馈治疗进行训练,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有效降低了患者SAS、SDS量表评分,提高了患者SF-36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维度的评分以及总得分[10],提示生物反馈对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综上,目前低位直肠保肛术后常用压力生物反馈与肌电生物反馈两种方法,临床应用时将其与传统功能训练、电刺激疗法等结合应用,或综合采用不同的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开展系统训练,更具临床价值。研究普遍证实生物反馈可以有效改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排便动力学,促进术后早期恢复,改善排便功能,减少不良症状,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