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中心助力苏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2020-03-02 13:04浩,杨阳,刘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0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纳米协同

张 浩,杨 阳,刘 阳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科技创新摆在社会发展的领先位置。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国家加快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1]。2012年4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旨在通过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从而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2013年4月首批建设名单公布,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战略部署。2017年9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3]。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是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苏州大学为牵头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为主导,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为主要协同单位联合组建的新型协同创新基地。2018年10月,教育部对两批共38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绩效评估,同年11月,以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为组长的评估组对纳米科技协同中心开展现场考察评估,对中心取得的发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中心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对苏州纳米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 协同中心概况

1.1 人员概况

协同中心现有人员301人,其中固定人员218人,固定人员中研究人员197人,管理和技术人员21人,汇聚了包括两院院士4人,国家“杰青”1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优青”1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9人,国家“青年千人”21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访问与流动人员83人,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215人,硕士研究生808人。

1.2 经费投入概况

自认定以来,协同中心累计共投入各类建设经费12.5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亿元,国家科技经费投入3.02亿元,国家教育经费投入0.14亿元,行业和地方政府投入4.40亿元,国家科技经费投入0.61亿元,国际合作任务0.28亿元,企业支持0.47亿元,高校自筹3.04亿元。制定并实施了《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政专项经费管理方案》《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制度,经费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相关财务规定,采取“一级核算、二级管理”的办法,按照“重大任务导向”和“成果绩效导向”的双重导向原则使用。

1.3 基础条件保障

协同中心汇聚了省部级及以上基地平台32个,其中自认定以来新增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5个,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科技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1个;拥有场地14.8万m2,价值20万以上各类仪器设备700余台套,折合设备原值近9亿元,其中价值50万以上各类仪器设备近7亿元;购买国内外纳米、新能源、环保及材料相关方面的图书资源8 000余册左右,自编教材、著作10余部。首期投入约15亿元大科学装置“纳米真空互联试验站”,2014年项目正式启动,是世界首个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标准在建的集材料生长、器件加工、测试分析为一体的纳米领域大科学装置,规划用地150亩,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1.4 科研创新与产出

协同中心自认定以来,累计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 652篇(含Science论文2篇、Nature论文2篇);授权专利208项,国际专利30项(授权14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获各级科研项目691项,总经费11.6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68项,占项目数量的53.25%,国家级项目经费8.79亿元,占项目经费的75.52%;单项1 000万元以上的科研项目1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9项。

2 协同中心助推苏州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2.1 协同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通过协同中心的建设,使得我们认识到“协同创新”是苏州大学强内涵、上水平、创一流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苏州大学将“协同创新”作为学校的战略思路之一,广泛开展校内外多方协同,与30多个国家(地区)18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建校地研究院、校企联合研发机构100余个。以协同中心的建设为试点,鼓励各级协同中心“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从组织机构、经费投入、个人待遇、岗位聘任、绩效考核、资源汇聚、后勤保障、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不断形成苏大特色和协同亮点。构建了“国家-省-校”三级协同创新中心体系,苏州大学现有省级协同中心4个,校级协同中心11个,省级以上协同中心的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二,校级协同中心快速发展。

此外,一个平台的协同创新,催生了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校地协同融合发展。2016年,苏州市政府与苏州大学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意见》,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对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和苏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现大学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融合,确立了“十大”协同创新对接工作,即:学科产业对接工程、高端人才汇聚工程、新型智库建设工程、创新平台培育工程、产业升级助推工程、医疗事业提升工程、教育资源共享工程、文体事业繁荣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法治苏州保障工程,苏州市每年投入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名城名校已经成为苏州市推动校地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以协同创新的思路和模式,苏州市与苏州大学已经走出了一条“名城带名校,名校促名城”的校地协同融合发展新模式。

2.2 协同中心成为学校承接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重要平台

协同中心成为学校承接国家重点重大项目的重要平台,承担了学校30%以上的重点重大项目,包括学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重大项目、重大仪器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项目和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实现了苏州大学在重大项目、基地上的突破。据统计,协同中心承担了学校50%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5%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5%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项目,2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00%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2.3 协同中心成为学校重大原创成果的产生基地

2.3.1 大面积OLED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坚持自主研发OLED新材料、器件工艺、中试与生产线装备,建立了OLED照明面板的研发和生产,孵化了苏州方昇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OLED生产装备的生产,并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协议,总投资3.6亿元,进一步为在我国实现有机白光照明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建立了大面积OLED白光照明面板中试线,成功自主研制了国内第一条2.5代OLED真空蒸镀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OLED真空蒸镀装备的国产化。

2.3.2 面向污染控制和环境修复的纳米技术及应用

在新材料设计、新技术开发、成套装备研制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实现了具备高效吸附、分解吸附能力纳米材料的宏量制备,开发了环保油污染控制的吸附新技术,研发了水面浮油收集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处理国际和国内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40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心已研发形成了一条纳米环保吸附材料生产线和工厂化工有机废水治理技术及装备,发明“强化富集/催化降解”双功能材料及其智能化模块装备,在全国15个省份101家企业VOCs治理中应用了280套装备,服务周边企业并为污染企业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为我国的蓝天保卫战和黑臭水体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撑。相关研究成果申请美国专利22项、获得授权8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3.3 大幅面纳米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

成功研制大面积高精度多维度纳米光刻设备,多层电路集成的大面积透明导电膜和柔性触控传感膜,国际首个无蚀刻透明电路制造新方法,填补国际行业空白,装备出口发达国家,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一批原创性高技术产品:纳米光变色转印膜、55寸大尺寸电容触控屏和信息交互智能终端等填补了行业空白,3D光场打印技术在公安部全国性号牌“云”签注网络中全面应用,超薄光器件应用于微软平板电脑“Surface Pro4”等国际顶级产品,产生数十亿元的产值,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4 协同中心大力提升了学校国内国际影响力

协同中心的发展也带动了学校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在2020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出版的自然指数中,苏州大学在中国内地高校位列第12位,全球高校位列第44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年排行榜中,苏州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23—33位。2020年9月ESI综合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2015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视察协同创新中心,参观协同创新中心后,刘延东指出,国家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就是希望能将各方优势协同发挥出来,江苏是创新大省,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与苏州工业园区纳米产业结合紧密,真正体现了政产学研用的多方协同,目前也取得了优秀成绩,纳米科技的产业化前景巨大。我国的纳米科技研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希望各位科研人员再接再厉,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为中国从纳米大国向纳米强国发展做出贡献。2019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视察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时,对中心面向产业亟须整合力量、协同攻关的做法表示赞赏。

3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苏州纳米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以重大协同需求为牵引,大力推动更深层次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多学科和多行业的交叉融合,真正形成面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协同机制,突破制约高效协同创新的内部制度性瓶颈,大力提升了苏州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国内外影响力,成为学校科研平台的“旗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纳米协同
纳米潜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神奇纳米纸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合宪性解释在民事法律中的应用及其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