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东西协作回汉互嵌社区的脱贫模式
——宁夏生态移民闽宁镇原隆村的个案研究

2020-03-02 12:46束锡红
贵州民族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闽宁移民贫困户

束锡红 叶 毅 陈 祎 樊 晔

(1. 北方民族大学 民族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 宁夏大学 政法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3. 西北大学 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60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做出的庄严承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作为解决“贫瘠甲天下”西海固贫困问题成功探索的原隆村,正从黄沙漫漫的“干沙滩”变成如今产业兴旺、百姓安居的“金沙滩”。闽宁镇原隆村是国家实施东西协作扶贫的典型示范村,创建了回汉等多民族互嵌和谐发展的社区治理新模式。23年以来,福建、宁夏两省区通过资金、人才、政策等合作,创造了东西协作的重要实践——闽宁模式,开启了原隆村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新纪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结合民族地区发展实际,总结东西协作、回汉互嵌社区建设、民族人口脱贫实践经验,推动民族地区东西协作回汉互嵌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阶段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闽宁镇原隆村的发展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提供了重要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原隆村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及发展特色,为原隆村及同类生态移民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决策支撑[1]。

一、闽宁镇源隆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西部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而产业转型、产业发展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产业依然比例过大、转型过缓,尤其是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处于较低层次,存在基础设施整体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不足和农产品受供求关系影响风险过高等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时,由于历史、环境资源禀赋、传统观念束缚等抑制产业发展等特有原因,加深了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发展不充分与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迫切需要之间的矛盾。本文以宁夏闵宁镇原隆村为案例,深刻剖析西北民族地区贫困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发展的困境及新思路。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闽宁镇原隆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自己的发展定位。一是发展生态主导产业。以高科技产业取代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建设相兼容;二是依托主导产业,发展生态产业链;三是强化乡风文明建设。通过空间互嵌、文化交融、社会发展、互帮互助等民族交往活动,实现各民族心理认同。四是发挥基层党政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

闽宁镇区域面积53km2,下辖5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4300余户,2万余人,是福建和宁夏两省区东西合作、对口帮扶的一个生态移民乡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原隆村是闽宁镇所辖村落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移民村,村民来自宁夏扶贫移民搬迁,绝大多数村民是从西海固贫困山区迁移过来的移民,回族占人口大多数,经过多年乡村振兴实践,原隆村已经走出一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的脱贫道路。

(一) 东西协作

1996 年10月,福建成立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习近平同志明确表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坚决完成。”1996年11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书。在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1997年,闽宁镇第一个特色产业——‘菌草产业’顺利发展起来。截止2008年,菌草产业解决了148户群众就业,年产值250万元。截止今日,越来越多的福建商人来到闽宁镇投资兴业,参与到葡萄种植与加工、特色酒庄等产业中来。加之闽宁两地之间在干部异地挂职、教育等方面合作逐渐深入,闽宁两地协作全方位展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闽宁协助模式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扩充,除福建以外,山东、江苏企业纷纷在原隆村建厂立业,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光伏产业的引进与发展。从此,原隆村开始放弃落后的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科技、绿色的生态产业。该村从原来的贫困村走向百姓富裕、产业兴旺的小康村。2014 年,青岛昌盛、青岛日电太阳能科技公司落户原隆村,投资4.5亿,占地1200余亩,建成近600 个光伏大棚,发展光伏电业和光伏大棚项目。如今光伏发电业、光伏农业项目成为原隆村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原隆村的设施农业发展,形成三产融合、联动发展的产业综合体,解决了部分移民的就业、养老等基本问题。该企业免费提供一栋种植大棚给每户贫困户使用,并由企业出资给予每户贫困户每年10000元的托管分红,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大棚里打工,并获得每年不低于20000 元的打工收入。与此同时,青岛昌盛公司积极展开对贫困户市场营销和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户独立创业能力,加快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速度。在光伏产业带动下,一批葡萄种植、葡萄酒酿制、休闲农庄、枸杞种植、特色旅游业等多元合作生态产业发展起来。在夯实发展后劲的同时,原隆成了全国第一批重点乡村旅游村。2017年,闽宁镇入选了全国特色小镇。到目前为止,闽宁镇已经打造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旅游产业、劳务产业”为主的五大产业。

(二) 对口帮扶

一是上级部门对口帮扶。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来到闽宁镇考察,经与宁夏领导共同商定,一场20余年的福建对宁夏、对闽宁的对口帮扶展开了。从1997年确定了“坡改梯”“打井打窖”等重点项目,到2019年原隆村成为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帮扶成效显著。二是县领导、科技干部“一对一”的包村帮扶和企业“一对一”包户帮扶。以原隆村770个贫困户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调查每个贫困家庭致贫原因,落实各级政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帮扶责任,确保每个家庭成功脱贫。三是生活帮扶。据原隆村第一书记介绍,目前原隆村可将低保户的补助分为三个档次:最高档每月可获得500元,中档300元,最低档为每月200元。原隆村将低保户的三分之二列入到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可以享受建档立卡户的优惠政策,如参与到壹泰牧业的肉牛托管项目等。同时,也给予原隆村全村430个残疾人不同标准的生活补助。

(三) 民族互嵌

2014 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20多年里,闽宁陆续接纳了来自宁夏“西海固”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万多名移民。多民族互嵌式社区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嵌入与融合。通过空间互嵌、文化交融和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群众多种维度的相互嵌入和心理认同。李静(2019年) 认为,民族互嵌是“建设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现阶段我国民族社区研究的基本路径[2]。原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善行义举,文明家庭”活动,在回汉互嵌式为主体的多民族社区强调回汉互助、人际互信的重要作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社区建设中,原隆村村支两委充分维护不同民族的切身利益,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一视同仁,不搞民族特殊化。充分发挥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生活生产联系密切的优势,通过创建共同的文化生活,使不同民族的村民能够形成情感往来和行为互动,不断增强村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互嵌社区变成了各民族美好的生活家园与精神家园,从而促进了回汉等各民族群众之间相互理解与支持。

(四) 自主发展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通过建立三个“一对一”的帮扶机制,激发回汉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是实施“肉牛托管”扶贫模式。为了增加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原隆村创新“政府+企业+贫困户”合作模式,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如采用贴息贷款的方式,牧业公司与贫困户签订委托代管协议,公司委托每户代管4头牛,到了年底向履行协议的农户支付每头2000元的分红资金,合计共8000元。让贫困户通过参与市场经营,学会了在市场中“游泳”。通过实践,原隆村形成了诸如“一户四牛一电站”的“4+1+1”企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新模式。二是通过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原隆村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村民的教育问题。通过实施“雨露计划”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子女接受到优质教育。如今,原隆村的孩子们在初中毕业后,政府动员他们继续上高职、高中,并对上学的贫困户子女给予相应的补贴。村里的大喇叭也是潜移默化宣传教育工具,通过每天定点播放新闻和优惠政策,让原隆村村民及时了解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增长了见识与才干。原隆村小学针对村民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学校让孩子们给家长讲授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孩子们监督家长学习,一起成长;每年村委会组织开办挖掘机、剪纸以及科技知识普及等课程,让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接受到不同类型的知识培训。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不仅让原隆村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也让年龄较大的村民得到相应的技能知识培训,切实发挥教育在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中的作用。

二、原隆村移民致富实践困境

原隆村村民主要是从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搬迁来的回汉群众。根据《永宁县2019年下半年闽宁镇原隆村脱贫出列公示》,闽宁镇原隆村总户数1992 户,总人数9612人,贫困发生率为1.99%。目前,发展中的原隆村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如移民收入季节化、移民自身能力不足、贫困思想“作怪”、年老体残者贫困,以及临时性补助比重较大等问题,延缓了村民的致富进程。

(一) 移民收入季节化

据问卷结果显示,近八成的原隆村移民主要收入来自于外出务工。有的村民选择在家附近的葡萄园务工,有的则在昌盛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农副产品加工业季节性强,农民工作也随季节变化,工作时间不稳定导致工作收入也不稳定。一位行色匆匆的大爷告诉课题组,他正准备去葡萄园里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一年的工作时间从4月到10 月,再过几天就只能在家待着了”。由此看来,对于在家附近工作的农户,其收入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村民李大爷说:“葡萄园那边的工资是按天结的,平均每天80元,也有些技术性比较高的活每天能达到100元,这样半年下来收入差不多是14000多,剩下半年想去银川找个工作,每次都因为时间太短没有人收。”在昌盛大棚工作的张大姐也有同样困扰:“大棚内种植也不是每个季节都有,这里主要种植各种菇类,冬天几乎就不再种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绝大部分在周边打工的村民都提到了工作间歇性问题,这种半年闲半年忙的工作模式制约了原隆村生态移民的财富增长。

(二) 移民发展能力不足

搬迁的生态移民来到闽宁镇仅仅几年时间,生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农耕转变为外出务工为生,原本的生存技能现在没有了用武之地,生计方式成为移民最难适应的问题。目前移民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外出务工上没有优势可言。问卷结果显示,年龄在30-50岁的87%青壮年劳动力认为制约收入的因素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适应不了当前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原隆村村民MBS说:“我那会只上到初中就再没有上了,现在过来(到银川) 才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和我一起干活的学历都比我高,他们(用人单位)在招人的时候还是会根据学历(选择),我一没技术二没学历,就只能找一些工资低的活干,干了一年也挣不上什么钱。”目前原隆村移民能力不足有两个原因:第一,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近八成移民只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第二,由于移民收入水平较低,青壮年劳动力倾向于将时间用到挣钱上而非是培训上,对自我再深造热情不足。

(三) 贫困思想还在“作怪”

脱贫致富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扶,同样也要改变部分贫困群众甘于贫困的思想,要在精神层面上树立起争当致富强人的观念。熊茜(2019年) 认为,农户在“有限理性”的引导下,对本村扶贫政策落实态度积极,对补贴有着很高的期望,等政策、要政策、靠政策是农户普遍的行为选择[3]。在调查中发现少数原隆村村民的“等、要、靠”思想严重,即使收入已经达到脱贫标准还仍然强调自家入不敷出。在原隆村脱贫致富过程中,有些贫困群众滋生的懒惰、不上进的思想,认为只要“等着”就有人来对他实行帮扶,甘于贫困的思想成为了制约原隆村整体脱贫负面因素。扶贫要同扶志相结合。在扶贫实践中,使贫困群众摒弃“以贫为荣”的畸形思想才是原隆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村民MSF一直强调自己每个月的收入根本不够自己花,当课题组仔细询问其收入来源时,他讲道:“每个月都有补助金200元,老家有地11亩,现在全部退耕还林还草,每年收入1000 元,儿子在附近葡萄园打工每年至少收入10000 元。妻子在昌盛大棚里采摘,再包括光伏电板每年300元,土地流转租金每年500元,这样算下来年收入至少可达20000多。”同时,他却强调每个月水费和电费就高达150元(远远高出原隆村平均水平)。所以,他仍然认为自己家处于贫困状态。当我们要走的时候,他的儿子回来了,也抱怨说:“葡萄园的工作又苦又累,而且工资又低,连买烟的钱都不够,为什么就不给我找一个工资高一点的?”这种情况在原隆村的扶贫干部中也有类似的反映:“现在的扶贫政策涉及贫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容易让一些群众产生坐享其成的思想,认为只要依赖政府就可以了。”因此,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既要实施脱贫致富的相关政策,又要帮助部分群众铲除贫困思想,引导村民通过自力更生实现他们的致富梦想。

(四) 年老体残者贫困问题

原隆村残疾人高达430人,闽宁镇全镇的残疾人总数是810人,占一半之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00 人,已经达到老龄化标准。实现原隆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年老体残者家庭的整体脱贫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由于原隆村村民绝大多数的生计方式都是由农耕转变为外出务工,年老者受制于年龄因素影响而不能外出就业,只能靠不高的养老金生活。居住在原隆村十二组来自于隆德县大庄村的王老爷子说,今年74岁,孩子们都还在老家隆德,只有他和老伴搬迁到原隆村,目前只靠每月240元的养老金生存。他告诉课题组,“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再出去工作,他和老伴每个月单单靠养老金,只能勉强生活,根本不敢生病,即使村子里医保政策很好,但仍然没有多余的钱去购买药品”。同样来自于隆德县凤林村的林大妈和残疾的侄子相依为命,侄子因为残疾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她每个月200元的养老金生活。林大妈说:“还好家里的11亩地退(耕还林) 了,每年还有800元的收入,还有这边每年土地流转的500 元、光伏电板300元,每个月只够买得起面和油,现在不像以前可以种点东西自己吃,搬迁到这边,没有土地种不了东西,只能靠买,这边的菜太贵了!”林大妈又说:“前几年搬迁上来时为了凑房子(花了) 12800元,还向亲戚借了3500元,家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养牛(肉牛托管)。”另外,有的老年人家中还有未成年的孙子,只能靠孩子们外出打工挣钱。

(五) 产业发展动能不足

目前,原隆村多元生态产业链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由于产业发展动能不足,外出务工成为原隆村主要经济来源。2014年以来,移民搬迁到闽宁镇后,生活成本增大,支出增多,一些村民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据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底),65%的村民认为制约其收入水平的是目前“经济发展”不景气,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做小本生意都难以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原隆村中心广场的集市上,课题组碰到来自于原州区的MXY,自搬迁来她一直从事水果的买卖生意,她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水果的价格越来越贵,根本卖不动,你看这个香蕉现在批发价都3.5元一斤、柿子3元一斤了,我就根本挣不上什么钱。”26岁的NYG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孩子小,想在家附近的餐馆找个活都找不到。这边餐厅不景气,他们也不想多招人,就只能去银川找活干。但现在孩子还离不开人,没办法就只能在家里闲待着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支出光靠我丈夫一个人了。”产业发展动能不足与产业结构单一、社区市场发展滞后相关,阻碍着原隆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市场活力是原隆村脱贫致富的关键。

(六) 临时性补助比重大

当前,原隆村的脱贫致富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这与各级政府实施的各种脱贫帮扶政策密切相关。一些扶贫干部发现,某些贫困户的脱贫收入是阶段性的,一旦扶贫政策终止,很多贫困户依然存在返贫风险。稳定脱贫是原隆村亟待解决的问题。贫困户仅仅依靠政府的临时性补助而达到脱贫标准,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2018 年,原隆村有22户因疾病、上学而返贫,另外又新增了10户贫困户。笔者分析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发现政府政策性补助成为了他们收入的大头,一旦补助取消,他们又陷入贫困之中。以返贫户MJB家为例,家中近些年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老家退耕还林产生的补助,每年退耕还林的补助就高达4500元,再加上每年肉牛脱养的年终分红收入,MJB一家已经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退耕还林政策只有8年,8年之后补助就会被取消,他们家又面临返贫风险。目前原隆村许多被补助家庭都面临着这样返贫风险,而高等教育花费、突发重大疾病等因素也都成了潜在返贫因素。如何克服政府临时性补助对原隆村村民家庭的影响,让贫困户在离开临时性补助后,同样可以实现脱贫致富才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而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三、原隆村稳定脱贫致富路径探索

2020 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国贫困人口数量“清零”之年。当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放缓,无形之中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像原隆村这样,作为西北地区脱贫致富典型的乡村,在面临发展挑战的同时,还需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各种机遇,选择新的发展路径以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实现移民收入的可持续性

一是促进周边企业的转型升级,让移民在门口就可以实现全年有工资收入。如葡萄园还可以开拓更多的产品深加工业,让更多的移民能够长期到企业工作。创新各种“政府+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建立特色农产品的家庭作坊,形成政府搭桥、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多赢。二是开拓多种形式的致富渠道。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4]。应以全域旅游为发展契机,创办如农业采摘项目,开办民宿,办农家乐等农村特色产业,让原隆村全村在发展特色旅游业中脱贫致富。三是鼓励劳务中介公司入驻原隆村,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移民劳动力向外输出,让移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第四,简化小额贷款程序,让移民可以支配更多的发展资金,鼓励越来越多的移民选择自主创业来实现脱贫致富。五是要加大对40-55岁移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从单纯靠劳力转向依靠技术为生。

(二) 消除“以贫为荣”的贫困思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群众主体地位,通过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他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推进原隆村脱贫实践,必须去除“以贫为荣、坐享其成”的畸形思想,让贫困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双手创造出财富,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脱贫。首先,“对症下药”,积极宣传教育。针对在乡村振兴中部分贫困户精神贫困问题,找出“等、靠、要”惰性思想后面的诱因,然后结合地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如文化下乡、入户宣传等,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核心价值观融入人心,激发农户想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内生动力及决心。其次,创新扶贫政策,让移民在被帮扶的过程中改变观点,主动地投入脱贫实践。最后,要抵制“为脱贫而脱贫”的工作作风。要慎重使用临时性的农户补助政策,防止地方政府通过不断给予补助的办法来实现贫困户“功利性脱贫”,坚决杜绝补助政策被取消后,大规模返贫事件的发生。总之,扶贫必须与扶志紧密地结合起来,摒弃功利性的脱贫帮扶思想,防止贫困户产生政策依赖,从而实现农村自主发展。

(三) 保障年老体残移民脱贫

首先,根据宁夏经济发展水平,适当调整移民养老金标准,让他们能达到基本的温饱。其次,创新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致富方式。老年人深受民族文化熏陶,大多都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产品制作能力。结合市场喜好,积极开发民族工艺产品,如建立剪纸、刺绣以及家庭式的手工作坊,让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民族文化优势。再次,由政府招标选定商业保险机构,承办老年移民医疗保险业务。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划出一定额度作为投保资金,为年满60岁的老年体残移民办理商业医疗保险。最后,鼓励社会参与“夕阳红”产业。采用免除税费、土地供给、免费职业培训等方式,鼓励社会参与到养老产业中来。建立起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互动机制,让鳏寡孤独移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另外,自治区残联也要与社会企业携手解决残疾人工作问题,设立适合于残疾人的工作岗位,增加残疾人收入。

(四)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伴随着大量社会资金下沉到基层。通过建立起扶贫资金监管制度,明确各级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权力,把事权与财产挂钩,防止扶贫资金被各级单位以各种名义占用、挪用。二是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生态恶劣地区帮扶机制。生态脆弱地区长期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社会资源积累较少,发展后劲不足。这些地区在实现脱贫目标后,再次返回贫困的风险度较高。如果过早地取消已经建立起来的对口帮扶机制,这些地区容易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等不利影响而再次陷入贫困。对待这些地区,还要“扶上马,再送上一程”。三是建立社会兜底长效机制。对于没有能力从事市场经营、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采用应保全保的社会保障政策,将这些群众纳入到农村低保保障范围内。对于有能力参保而不愿意购买保险的农户,要积极引导其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以及各种人身意外保险,增强农户抵御不测风险的能力。最后,要建立起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宣传作用、组织作用、领导作用、服务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四、结语

2020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常住人口694.66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6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8.5%左右,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当前,宁夏自治区正处于脱贫攻坚最后1公里的关键时期,移民搬迁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其实践效果关乎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和睦与社会稳定。1997年以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来到闽宁镇考察,经与宁夏领导共同商定,展开了一场20余年的闽宁对口帮扶工作,扶贫成效显著。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西北民族贫困地区依然面临着传统产业比例过大、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与动力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受供求关系影响风险过高等转型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经过多年乡村振兴实践,原隆村——这个以回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生态移民村,已经形成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民族互嵌、自主发展模式等成功的脱贫模式,并成为国家东西合作协作扶贫的典型示范移民村,其脱贫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调研,课题组也发现原隆村在后续发展中面临着移民收入季节化、移民发展能力不足、贫困“等靠要”思想、年老体残者贫困、产业发展动能不足、临时性补助比重大等一系列挑战。这些问题具有原隆村个性特征,也同样是制约西部许多地区脱贫致富的共同“瓶颈”。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从实现移民收入的可持续性、促进移民劳动力向外输出、消除贫困思想、保障年老体残移民脱贫、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贫困户可持续增收的具体建议,加之已见成效脱贫致富模式及后续发展选择,为原隆村及西北同类生态移民村的扶贫开发提供了可操性的策略。

猜你喜欢
闽宁移民贫困户
《1999-闽宁镇》油画190cm×190cm 2019年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在深化闽宁合作中加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研究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