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江梅 黄小惠
(作者单位: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2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学音乐》课程作为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之一,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课堂作业(查阅资料、欣赏、创作、表演)和作品分享环节,学习音乐理论、乐理基础知识,学习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及艺术流派的发展概况等,使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逐步理解音乐的本质,理解多元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传承先进的文化,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加强审美素质和审美价值判断力,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学生本专业的学习研究有所促进。
那么,如何实现以上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程教学来达成目标,而团体人际动力作用的发挥,能有效提高大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品味和审美力,培养学生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内涵。团体人际动力的发挥能在最大限度地促进美育在大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功能实现,本文力图阐述团体人际动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自古就有,只是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偏离,但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现代随着各学科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发发展,该理念开始强势复归。据文献,可以发现早在192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的卡尔罗杰斯首先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紧随其后,美国高等教育界在20世纪五十年代陆续有学者开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并逐渐形成规模性研究,并在九十年代开始在美国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真正从高等教育领域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引发了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变革,并仍在继续中,给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如1998年在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倡议:高等教育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框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应在21世纪发挥更大作用。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浪潮中受到影响和冲击,如在CNKI中以“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主题进行相关文章的搜索可以看到文章的数量还是不少的:从2004年的三百多篇,到现在年均都是七百篇以上。这个汹涌的趋势依然在持续,可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教育应该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对高等教育的冲击,让教育者们意识到教育必须适应信息提出的时代挑战。教育要让受教育者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打破教师主导和垄断的局面,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我们看“以学生为中心”这种理念的提法,就能感受到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学生作为个体,即我们社会发展的未来所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必然要去教学必须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的,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从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强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范式的中心就是以“学”为主。
近几年,在我国有诸多学者强烈呼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其中的主要学者之一是赵炬明教授,通过对他文章的梳理,可以发现在他的理解中这更多应该是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改革中。赵炬明教授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就是要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和学生发展”这三个“新中心”表现为要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以“学生学习”为基本原则。教育的中心是学,而非教,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在这个框架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辅导者。在教学中要牢记把学的主动权交换给学生,因为需要掌握知识、能力和价值的是学生,而非教师,学生所有活动中学习是中心。
2.坚持以“学习效果”为基本原则。学习效果包括长期效果、短期效果、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学习效果是判断教学效度的根本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测量与反馈,以此作为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教学设计与进行教学调整的重要依据。教师所采用和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要以是否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为标准。
3.坚持以“学生发展”原则。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教学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实现学生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大学音乐课程就要以学生的当前状态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学生的具体特点,围绕大学生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价值观点、行为方式、生活体验等,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在大学音乐课程中满足、引导学生的需要。
简而言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强调的是转移到新的中心,即新三中心: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音乐课程,自然也要坚持这三个基本的教学原则。
团体人际动力是美国心理治疗师欧文·亚隆通过长期治疗实践探索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它的特点是从存在-人本主义的视角出发,由治疗人员和多个被治疗者结成一个团体,团体环境下,依赖团体力量,给被治疗者提供更多的心灵关怀和抚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团体人际动力的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人际冲突的机理,作出有效解决。运用之前取得的治疗经验和深入研究的结论,尤其是关于冲突方面的成果,模拟真实的人际互动关系,引导参与人逐步适应和其他人接触,解决冲突因素,获得良好的人际环境,进一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2.在团体条件,有利于建立依赖和友善的气氛。治疗对象小组成员之间,治疗对象和治疗师之间,通过互动和指导、咨询,建立了高度依赖的关系,治疗对象对团体认同和支持,能够自觉地反思和改善自己,更加深入的了解自我,理解他人,接纳他人,和社会友好相处,激发自身动力。其作用具体体现在:
(1)感受来自团体的情感性支持。团体成员在共同活动过程中能体会到团体的友善支持和良好对待。
(2)体验在团体中自助与助人的快乐。团体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养成乐于助人的品格,所有成员既利已,又利他,从自助与助人中得到快乐和幸福。
(3)获得原生家庭的矫正性体验。团体通过友善的环境建设,形成了类似家庭成员的许多角色分类,成员体验到关爱、亲密、竞争等多种情感,以致形成类似于原生家庭的多种体验,会达到很好的治疗矫正效果。
(4)大力倡导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组织者会及时引导成员审视和反思良好的交往方式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总结这种交往方式发挥作用的机制并将其大力推广,获得最好的成效。
(5)从人本主义的哲学视角发掘生命的社会本质,使每个成员意识到不管其他人提供多大的帮助,我们终究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近几年,团体人际动力在国内应用实例已非常多,但用于音乐教育的却非常少。若能把团体人际动力的优势发挥和运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音乐教育,将会更好地实现音乐美育的目标。因为两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培养懂得接纳,理解,感恩,人格和谐,热爱生命的人,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
在大学音乐课中,首先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学科的学生,这些学生的选课要求,目的等都不同,同时,他们自身就有属于自己的音乐性,有些会唱歌,有些会乐器,有些懂一点欣赏的理论,有些没有音乐基础等。那么如何让不同需求的学生,不同音乐基础的学生在音乐课中,互相尊重,互相分享,互相交流,保持原来的旧知识,又能积极的接受新知识,发挥出音乐的潜能,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中要思考和实践的。
团体人际动力是一个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程教学中,可以非常好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内在动力的教学方式。音乐课团体人际动力的成员来自各个院系,由各个专业的学生组成,若能发挥这类团体人际动力的作用,将有以下的积极意义:
1.提供一个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在团体人际动力条件下,可创造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音乐教学中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可以通过这个团体合力完成,通过通力合作,可以成为帮助彼此学习音乐的助力。分享自己的音乐经验,让他人了解自己的音乐才华和潜能,分享人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不忽视自己在他人生命中的影响力。
2.促进音乐认知:音乐理论、乐理基础知识,学习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作曲家的音乐创作风格及艺术流派的发展概况等,通过团体交流,讨论,表演,能促进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深入学习音乐,加强对音乐的学习。
3.提高学习效率:在人际动力团体互动中,会遇到与他人交往的困难,通过音乐的交流,能让学生彼此间熟悉,放下羞涩,放下自卑,互相支持,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从而锻炼学生接纳,宽容的胸怀,沉稳,平静并满怀敬意、感激地与他人相处,从而很好地完成音乐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在团体人际动力中,倾听是学习音乐的关键,用心倾听别人音乐作品、他人的音乐思想和音乐作品,能增强学生间的情感和友谊,能发挥出比一己之力更强大的力量,从而发挥出每位学生的音乐禀赋,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音乐课程教学中,若充分运用团体人际动力的作用,把众多的学生动员,凝聚起来,学生的艺术观点、思想、才华、智慧等在这样的团体中若得到充分展现和分享,学生自然会放下懒惰,不自信等,参加到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来,和自己融合、和其他学生融合、和音乐课程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欣赏、互相交流、敢于表达、敢于参与。从而能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课程教学的达成,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的音乐课程的积极转变。
借由用心,用耳倾听,彼此尊重,欣赏,支持,发挥团体人际动力的优势,让“以学生为中心”音乐课堂成长为健康和有智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