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后,“十四五”时期贵州将与全国其他地区一起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面对新的环境条件和发展阶段,必然会提出发展新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落幕后,贵州既要看到外部环境新变化带来的发展压力,更要看到重大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实现“双高”增长,为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贵州终于摆脱“人无三分银”的绝对贫困困境,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工业化进入中期后半段,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有较大幅度的缩小。预计2020年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37000元、11000元,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下。与2010年相比,人均GDP与全国相对差距缩小21个百分点、与江苏缩小13个百分点。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贵州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推动现代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可谓任重道远。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发展质量不高,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差距巨大,存在阶段性差异。2019年贵州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的65.5%、江苏的37.6%,城镇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81.2%、江苏的67.4%,农村常住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甚至不到全国的70%和江苏的5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还在0.3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差距既与工业化水平差距有关,也与经济发展质量差距有关:2019年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和江苏分别低11个百分点、21个百分点,落后全国平均水平9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低1/3、不到江苏的40%;“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看起来与全国和江苏相似,但结构内容和质量差距明显,2019年贵州人均工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国和江苏低近40%、70%,人均服务业增加值分别比全国和江苏低39%、63%,一产比重仍然高达近14%、与全国7.1%和江苏4.3%形成鲜明对比。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全国更加突出。全省还没有特大城市,大城市也只有贵阳和遵义两座,六个市州连中等城市都没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农业农村经济基础仍然很薄弱,总体上还处于“核心—边缘区”发展阶段。大多数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潜力尚待释放。公共服务领域还存在许多短板和弱项,供给和服务质量尚待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总体水平很低,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无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十四五”时期,贵州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主要是由四个方面带来的。一是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影响的传递。虽然贵州经济对外贸进出口和投资依存度很低,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带来的直接影响很小,但通过对国内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将会传递形成间接影响。比如出口产业萎缩后可能会带来国内竞争更加激烈,对贵州处于竞争力弱势的成长性相关产业发展会构成新的压力。二是国内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不断加快。在积极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家提出了“双循环”战略,将更加注重国内需求扩张和需求潜力挖掘,更加注重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善和质量提升,因此提出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产业升级方面明确提出了全面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强调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国内已经进入消费需求主导型发展时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明显增长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大众消费、个性化消费、新消费的需求将加快提升,需求引领和支撑的战略价值将不断增强。三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针对贵州等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国家在今年5月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求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到2035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带动的产业变革。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已经到来,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带来全面的系统性的强大而深刻的冲击,从而形成翻天覆地的革命性影响。国家为应对这种变革,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通过创新驱动,全面塑造、不断壮大发展新优势。
总的来看,国内发展环境将持续稳定、优化,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贵州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注意的是,新的发展环境中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及其深刻影响),主要基于至少四大机遇的判断:一是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带来的综合性系统性政策支持,这是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地区的最重要机遇;二是国内消费升级和国家推动“双循环”为贵州释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各种潜力并最终推进经济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三是国家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改变贵州农村发展落后的面貌并促进贵州整体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形成“后发优势”产生的机遇。为此,在产业发展方面至少要把握好五个方面重点。一是仍然要充分发挥好资源的比较优势,通过培育新动能和改造升级传统动能,促进现代科技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广泛应用并形成深度融合,从而构建起具有贵州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可以利用国家支持具备条件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好煤磷化工比较优势,加大关联产业技术研发和引进,在瓮福—开阳推动形成高端煤磷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挖掘潜力,扩容升级,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毕水兴煤炭资源富集区,加强大型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加快煤层气等勘探开发利用,继续推动西电东送,同时要加大新技术成果应用,推动煤炭清洁生产与智能高效开采,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加快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升级示范,在巩固传统优势中,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支持符合环保、能效等标准要求的高载能行业向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地区集中的政策,巩固建材、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扩大高载能行业在国内的产业地位,推动高载能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快贵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自然风光等优势,依托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避暑度假等服务业态,并通过深化旅游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利用好国内消费升级和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黄果树旅游区等成熟地区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在六盘水等地区打造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文化旅游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形成以七大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为骨架的区域新格局,打造成为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的度假康养目的地和避暑胜地,保持贵州文化旅游持续高增长的态势并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充分利用生态特点和资源特色,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精品生态农业,并通过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等推动农业园区和基地景区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带动农业实现新的增长。二是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在局部领域和局部产业形成竞争优势。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等产业,贵州在这些产业领域都有一定基础,而且在局部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要抓住新一轮高技术产业发展机遇,扩大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努力形成新增长点。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全省80多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质发展,培育一批各种业态的服务业集聚区,引领现代服务业内部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实现新的发展,带动全省产业升级,为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四是强化大数据引领,加快产业升级和变革。加快5G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以及“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信息化,形成后发优势,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五是加强区域合作,深度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开辟发展新空间。通过长期努力,贵州已构建起以高铁、高速公路、民用航空为主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交通瓶颈制约已经基本消除,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显著缩短,通过渝新欧等大通道搭上国家“一带一路”,推动国际新合作和国内区域新合作的条件更加成熟,要加快建设国家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并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积极主动参与“双循环”,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当然,贵州也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地方债务压力较大等带来的许多挑战,要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对,在危机和挑战中捕捉先机,争取实现更好的发展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提出“十四五”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此,贵州必须明确的是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与全国总体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贵州要实现这一远景目标,“十四五”仍然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高”目标。最近几年,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贵州经济增长率已经回落到个位数。考虑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贵州经济潜在增长率下滑,同时考虑新冠疫情对2020年经济增长的影响,综合分析和判断,未来五年贵州经济增长率目标可以考虑8%左右,这个增长率仍然属于“高速增长”。在考虑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更要注重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要争取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此外,还必须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