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俊杰 唐孝祥
桑园围并非单指沿西江、北江修建的水利堤围,研究以桑园围地区的堤围为边界,包含其中的十四堡和西樵山、锦屏山、龙山在整体区域,桑园围地区在明清时期属于广州府,地跨南海、顺德两县。明清时期桑园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条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桑园围内的人文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从新石器时期遗址到岭南理学文化的中心,积淀了深厚的自然、历史、人文内涵。在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各类人文景观功能空间显现出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景观象征意义。
关于桑园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利、农业、历史、地理等领域,而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研究关注到桑园围地区的水乡聚落、桑基鱼塘景观遗产、圩田景观[1-3],研究视角多侧重于桑园围水利社会、农业景观遗产等,区域景观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而人文景观与社会文化的整体研究有助于阐明该地区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以及不同景观空间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内涵。因此笔者充分借鉴各学科研究成果,从桑园围地区山水、聚落、农田的历史演变入手,分析西樵桑园围的人文景观物质空间类型,总结其社会文化内涵,为该地区景观多样性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桑园围内的西樵山及其他山岗是平原形成的地理基础,西江、北江携带泥沙逐渐沉积,形成桑园围平原。秦至唐代时期,北方汉民沿着西江北江南迁,在水系沿岸和高地形成聚落。在平原地的耕种需求促使唐朝后期时少量的矮小基围建设,称作“秋兰基”,是宋代大型堤围始筑的基础。宋元战乱时期,大量人口移入岭南,推动了珠三角土地的开发和堤围的修筑。在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南迁汉民和原有南越土著居民不断交流融合。在自然水患与人口迁移的影响下,该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宋代时珠三角地区的南下移民促进了桑园围地区农业水利和聚落的发展。西江、北江的水患促使人们修筑堤围治水。据记载,堤围的修筑始于宋徽宗年间,主要是外堤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围内山体条件,修筑为开口围的形式,“围形如簸箕,腹在北,箕口在南”,既能防止积水,也方便引水灌溉。桑园围地区早期的传统聚落多分布在高地、河流水系附近。在堤围修筑之前,桑园围平原的乡民为避水患,多散处高阜,“考宋元以前,山外皆海,潦水岁为患,民依高阜而居”[4],最早的聚落基本上都选在高地建村。宋元时期随着堤围的修筑和防洪体系的建设,桑园围平原区的村落、农田等逐步发展。
明清是广州府经济、文化、制度大发展的时期,也是桑园围地区传统村落繁荣发展、西樵山成为理学名山、桑基鱼塘景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洪武二十九年(1386年),陈博民筑塞倒流港,修建新堤[5],桑园围由此发展为闭口围,桑园围的外堤、子围、基塘布局逐渐成形。筑塞倒流港加剧了桑园围的内涝,挖塘蓄水成为水利建设需要,并引起明代前期基塘农业的出现[6]。至明嘉靖末年时,随着珠三角蚕桑业的发展,基塘农业由果基鱼塘向桑基鱼塘转变,由此,桑基鱼塘农业逐渐成形。随着堤围的兴建,桑园围内聚落逐步发展为十四堡,每个堡都是多个村落的集合(图1)。村落多依循农田基塘镶嵌布局,融于桑基鱼塘的景观肌理之中。
1 桑园围的山水格局与聚落分布Landscape pattern and settlement distribution of Sangyuan Wei
明代时理学兴盛,广东地域儒学开始成熟,白沙学派①影响甚广,明弘治到万历年间(1478—1620年)西樵山的书院讲学活动吸引了众多学者,推动着周边景观的建设。明嘉靖之后,广东诗社鼎盛发展,桑园围内的西樵山成为当时文士的重点游历之所和读书结社之地。因此该时期西樵山作为理学名山极具游赏功能与教化意义。
由于清代中叶关闭江、浙、闽3关,限制湖丝出口,生丝的供不应求使得丝价迅速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掀起了“废稻树桑”的热潮,桑基鱼塘的发展进入繁盛期。同时桑园围堤围的修建更加完善,石堤工程大规模修筑。晚清时由于茶叶市场萧条,西樵山上的茶田农业景观走向衰落。此阶段桑园围内人文景观兴盛,清中期时,西樵山中的白云洞成为景观建设最集中的场所。文人品赏遴选八景,组景题名彰显了人文景观特色,如白云洞二十四景、偶山八景以及其他乡居村落八景等。这段历史时期,在岭南地区风雷激荡、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影响下,该地区的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丰富多样,体现出独特的社会文化内涵。
桑园围地区优越的山水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质功能空间,生产空间、游赏空间、教化空间3类景观空间在珠江三角洲具有重要的典型性特征。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最大最长的堤围,其内的西樵山作为理学名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区位。文人士绅往来促进了山上山下的人文景观建设,而士绅的力量又保证了堤围兴修、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
在宋代之前,人们主要居住于台地,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生产农作,另外以潮田的方式在洼地耕作。宋代之后,堤围修筑,生产空间由潮田转向圩田。乾隆年间广州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商品性农业快速发展。国际市场上生丝供不应求,蚕桑业大规模发展,促进了桑基鱼塘生产景观的繁荣。
清代时桑基鱼塘成为桑园围蓬勃发展的基塘农业类型。桑基鱼塘既是一个完整的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农业结构比较复杂的生产综合体[7],“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8]。桑园围具有完善的水网体系,交通运输便捷。围内的主干水系被称为涌滘,联系了内河网和外江,负责水上航运交通及排洪灌溉;次级水系被称为渠堑,主要功能为排灌、农事交通运输。堤围包括外围防洪干堤、内部子围和划分基塘的围3级结构;干堤及子围设有闸窦,用于控制河涌水流实现排灌和调节水质。桑园围地区的典型生产空间景观肌理水陆交错,基塘星罗棋布(图2、3)。
2 九江西北部桑基鱼塘景观肌理Landscape texture of mulberry-dyke fish-pond in northwest Jiujiang
3 西樵山与南部桑基鱼塘景观现状Landscape of Xiqiao Mountain and southern mulberry-dyke fish-pond
桑园围内的西樵山是重要的珠江文明遗址,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先民居住,至明代时成为广东的理学名山。政治上明弘治到万历年间朝政形势紧张,促使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地方民众与士绅合力开发西樵山。经济上的繁荣也为山岳景观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西樵山游赏空间以泉瀑、洞府为主要特色,西樵山的全景俗称“西樵烟雨”或“樵峰翠色”,有如山水长卷画轴[9]。注重景观布局之“势”,如欣赏长卷风景画一般“游观”山水[10]。从屈大均《广东新语·西樵》中记载“岩二十有一,洞有十,其飞泉散出于诸峰间,乍合乍分”可以看出,西樵山岩石、溪流、瀑布众多。在风景建筑营造上,选址因地制宜,有着山巅立亭设台、临流筑居构室的建筑景观特色。如云谷景点中,“双瀑左右夹流”,分别建有左瀑亭和右瀑亭以装点景色,靠山之山顶还建有憩云亭,与近景山石上的六角亭形成对景关系,体现出造景时充分借用自然山水条件,视线高低偃仰,景观旷奥相宜(图4)。
4 山巅立亭、临流构室及其借景关系Hilltop pavilion, building adjacent to stream and its view borrowing relation
对明清时期西樵山景点进行分析,选取1499—1893年间的《游西樵山记》《游西樵序》等15篇游记②文本作词频统计。研究发现西樵山景点游览频度由高到低可分为3个层级:第1层级有白云洞、九龙洞、宝林洞、锦岩、云谷等景点;第2层级是烟霞洞、碧玉洞、大科峰、石泉洞、广朗洞等;第3层级为宝鸭池、观翠岩、喷玉岩、仰辰台等(表1)。
表1 明清游记中的西樵山景点统计Tab. 1 Statistics of popular scenic spots of Xiqiao Mountain in travel note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其中,白云洞中的“飞流千尺”一景在明代末年被评选为“羊城八景”③之一。由于清代白云洞游赏价值的提高,西樵入山路线从官山、翳门关入山,逐渐演变为从距白云洞较近的吉水入山(图5)。梁念祖《游樵记》记载道:“有吉水窦,游山艇多泊此。”吉水窦既是桑园围重要的水利枢纽,也是往来游山的交通停船节点(图6),可见游赏空间路线与桑园围内水系交通联系密切。
5 西樵山两处入山路线(图中红色所示)Two touring routes of Xiqiao Mountain, shown in red
6 吉水窦交通节点Jishuidou traffic node
广府文化的融合性特点促进了桑园围地区教化空间④的多元融合发展。明清时期广东地域儒学逐渐成熟,湛若水等大儒在西樵山兴办书院,文教兴盛也带动了周边的教化空间的营建,书院、社学等场所遍布桑园围中,文教色彩十分浓厚。
桑园围中分布大量的祠堂、庙宇、书院、社学等,是乡村社会实行地方教化的主要场所。由于桑园围是珠三角地区水患的频发地,其祭祀空间十分密集,祠庙与堤围修筑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化场所多位于堤围高地等处,祭祀重要人物,祈求风调雨顺(图7)。地方组织为了共同承担堤围防卫的责任,往往通过神庙的形式,联结各社[11]。其中河神庙是围内的核心祭祀空间,同时作为桑园围的决策场所,呈现出以祭祀空间为核心、居住及辅助空间相围绕的布局关系(图8)。
7 桑园围基全图中局部的教化空间分布Partial distribution of moralization space in Sangyuan Wei bund map
8 河神庙位置与平面布局Location and layout of River Temple
桑园围教化空间理学色彩浓厚,具有独特的区别于珠三角其他地区的特点。明代理学大盛之时,西樵山以大科、云谷、石泉、四峰书院为代表成为主要的理学教化空间。清代中叶时,西樵山白云洞的教化功能最为突出,融合了宗教纪念坛庙、书院等多种形式,形成了集中性教化空间,反映出多样化、融合性强的景观空间特征(图9)。士绅们通过文会诗社等联合当地大族和有名望的人物共同进行景观建设。山上教化空间的兴建离不开山下村庄力量,如山下简村堡在西樵山修建字祖庙、奎光楼等,以振兴当地的文教,祈求文运昌盛。山上山下的教化空间均体现了当代对科举取士的重视和对风调雨顺的祈求。
9 白云洞⑤中的教化空间分布Distribution of moralization space in Baiyun Cave⑤
社会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桑园围地区人文景观的制度精神。宗族制度作为地方社会的纽带,是修筑堤围、经济繁荣的基础;文化信仰反映出多元的群众价值认同;景观集称的评选与士绅力量密切相关,是桑园围人居环境构成序列的符号化表达。
八景文化⑥所蕴含的内容信息体现了山水自然环境与建筑、园林、胜迹等人文景观的相互作用。如果说桑基鱼塘与堤围系统是人们所构筑的可视的物质文化景观,那么品题系列则是观念文化景观中的典型[12]。明清时期桑园围内共有11组八景,主要位于九江、龙山、龙江等村落和西樵山中,囊括了一定区域内的共同胜景(图10)。
10 桑园围中八景分布位置Distribution of eight views of Sangyuan Wei
桑园围内八景的构成要素中以水景为主要特色,水可藏风聚气,对于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极其重要[13]。白云洞二十四小景中表现水景的四字题名就有13处。九江八景中“龙湾晓云”“凤江晚渡”“铁滘浮蓝”“海囗渔歌”“沙边雁落”“深潭夜月”“倒流夕照”,几乎均与水景有关,将水体的不同形态与晓云、晚渡、浮蓝、渔歌、雁落、夜月、夕照等要素组合,反映出水乡景观特色。此外还有偶山八景中的“龟漱湍流”“龙湾云气”“浦田秋稼”“庐洲鱼艇”,展现出桑园围内传统水乡生产生活美景和地域环境特色。
明代中后期是宗祠普及、宗族乡约化的重要时期。以西樵山为中心形成的南海士大夫集团,在地方推行教化,创建书院、兴社学、建祠堂、编族谱,将祖先崇拜与儒家伦理观念相结合,规范地方秩序,整合宗族组织,倡导宗族建设,桑园围地区宗族制度逐渐确立。宗族的力量对维持桑园围秩序起到重要作用,族产的扩大和农业生产经营的保障高度依赖于宗族势力[14]。桑园围各基段自有基主,平时各堡、各甲自行维修,大修时施工总局机构扩充,设总理、协理若干人,首事若干人[15]。桑园围施行联合自治的管理决策,以成熟完善的机制运作来解决桑园围内部及对外的利益矛盾。
士绅们在加强围内建设、保障安全有序、修复公共景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清代嘉庆时期桑园围的修筑开始采取官府发帑,士绅管理的方式。管理决策人员以有名望的士绅为主,起着官府和民众之间的连接作用,并制定了相关的章程规则以应对水患灾害。士绅、宗族、民众3种力量互相支持,相互融合,在桑园围地区地方公共事务、社会建设等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图11)。
11 士绅、宗族、民众间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among gentry, clan and populace
民间信仰十分多元,桑园围内庙宇众多,北帝、天后、南海神、龙母、洪圣公等的祭祀广泛,此外还有文圣孔子、武圣关帝、华光帝、观音等民间祭祀。仪式活动有大仙诞、观音诞、北帝诞等,人们在丰富的民俗活动中获得精神认同,具有协调各个宗族和统一管理的地缘作用。
桑园围中儒、释、道3家并行不悖:理学文化方面,围内书院和社学十分兴盛;在佛教信仰方面,仅西樵山上就有宝峰寺、宝莲寺、白云寺等佛寺;道教场所有妙阳仙馆、存真仙馆、蟠龙仙馆等。以西樵山中云泉仙馆最为典型,入道者名为道友,实则各界人士均能参加,馆内成员所诵经书“合孔子之大学,老子之道德经,佛家之金刚经而成”[16],其文化信仰的兼容性可见一斑。
明清时期桑园围地区的人文景观特色突出,桑基鱼塘、西樵茶田农业景观高度发展,游赏资源十分丰富,书院、庙宇、祠堂等教化空间众多。明清广东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围内的西樵山景观建设和山下桑基鱼塘景观肌理的形成。桑园围地区所体现的独特的景观特征是自然、社会、人文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适应珠江三角洲环境特点的发展方式。
现今桑园围内生产景观退化严重,用地侵占导致景观体系割裂,现代格网式基塘取代了原有的基塘肌理,仅有少数基塘景观得以保留。其中,西樵山南麓有着目前保留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景观,并开发为南海西樵湿地公园。在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山岳、水系、农业景观、城镇等进行整体性规划,形成连续整体的景观体系,促使人文景观整体和谐发展。传承传统人文景观特色,适当地恢复具有人文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名胜古迹、先贤祠庙等景观,对于民众地域文化认同感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Notes):
① 白沙学派,以陈献章(白沙里人,故名陈白沙)为代表,陈白沙是明代岭南地区的重要理学大家,其弟子湛若水在西樵山等地兴书院讲学,传播理学,影响甚广。
② 所参考游记资料为:湛若水《游西樵山记》、霍韬《游西樵序》、吕柟《大科书院记》、方献夫《石泉书院记》、庞嵩《登西樵山遍览诸胜时从甘泉师偕冼子奕倩》、欧大任《游西樵山记》、霍尚守《秋游记》《春游记》、区怀年《游西樵山记》、马煜《樵迹纪略》、屈大均《广东新语·西樵》、陈恭尹《西樵泉石记》、黄虞《重辟西樵白云古洞引》、张乔年《白云洞志游》、梁念祖《游樵记》。
③ 广州自宋代至今演变有八组羊城八景,其中的八景中有“西樵云瀑”即为西樵山中白云洞的“飞流千尺”瀑布,有学者将“西樵云瀑”归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实则明代万历《南海县志》即有记载。
④ 教化空间,具有道德教化,教育感化人心的作用,包括书院、先贤祠庙、宗教寺庙、历史遗迹等类型,本研究中民间祈祷风调雨顺的水神庙等也属于广义的教化空间。
⑤ 图中为两版白云洞图,左图来自道光版《西樵白云洞志》中,右图来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刻《西樵白云洞志》,图示可见蕴玉山房已演变为右图中的云泉仙馆。
⑥ 八景常用来概括一定区域内山水名胜的景观特色,如“潇湘八景”等;八景文化包含了八景有关的组诗、画作、石刻等物质载体以及相关的文化创作活动。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
图1、6~8、10底图引自清代《桑园围总志》;图2由作者根据谷歌卫星地图绘制;图3引自西樵山官网(http://www.xiqiaoshantour.com);图4、5底图引自清代《西樵游览记》;图9照片除云泉仙馆航拍图引自西樵山官网外,其余均为作者拍摄,底图引自清代《西樵白云洞志》;图11由作者绘制;表1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