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标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惠州电务段,广东 惠州 51602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干部素质能力不适应是制约广铁集团惠州电务段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必须深入调研思考,研究对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和干部标准作出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也提出明确要求,就是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忠诚,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这是衡量干部的第一标准。干净,就是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铁路干部要认真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担当,就是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锻炼高素质专业本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国铁集团党组号召全路党员干部奋勇担当起“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历史使命;广铁集团党委作出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征程中当尖兵当先锋,实施“九大行动”战略部署;惠州电务段党委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新征程中当尖兵先锋要求,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三保三增”攻坚、梅汕高铁开通、深化维修体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各项重点任务,以崭新姿态迎接未来赣深、广汕汕、龙梅龙等多条高铁开通接管的新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铁集团惠州电务段迫切需要加强干部教育管理,解决干部素质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政治能力和专业本领,强化约束,促进担当,打造一支能胜任铁路事业和电务段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1.专业结构不均衡。我段干部237人,总体人数不超编,但水电专业干部超编7人,信号专业干部缺编15人,列控车载专业干部不足,出现水电干部超员、信号干部缺员等结构性不平衡情况。
2.梯队衔接不合理。当前干部平均年龄42.7岁,“80后”中层管理人员12人,占中层人员14.2%;“80后”正科级及以上干部7人,“85后”副科级及以上干部5人,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梯队衔接不合理、年轻干部偏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老中青干部梯队衔接。
3.高精尖干部比例不高。从学历看,大学本科123人,占比54%;大专学历83人,占比36.9%;中专及以下学历13人,占比5.8%。从职称看,工程系列职称169人,其中高级4人、中级79人、初级96人;政工系列职称17人,其中高级1人、中级7人、初级9人、大学生“双师”4人,高精尖干部数量偏少。
1.政治素质能力不适应。一是理论武装不足。部分干部对理论武装头脑的紧迫性认识不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较大差距;深学深悟主动性不足,日常学习只满足于看新闻、资讯及资料等,专题学习通读多精读少,浅尝辄止,缺乏读原文看原著悟原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未能真正做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二是“5+3”制度落实有差距。部分领导人员落实“5+3”制度不到位,仍存在重生产、轻党建思想,对分管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帮助不够,讲党课联系实际不紧密,指导支部建设意见针对性不强。三是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一些中层干部,特别是科室兼职支部书记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还有很大差距,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政治学习质量不高,科室支部“灯下黑”问题比较突出;在开展巡察专项自查及配合巡察过程中,一些支部自查不认真,上报问题较少,落实巡察问题整改行动迟缓、推诿责任。
2.专业素质能力不适应。一是政工干部履职能力有差距。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能单一、党务业务不熟等问题;“生产型”支部书记仍然存在,他们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安全等硬指标上;“本领恐慌”问题相对突出,有些政工干部不注重党务业务的学习钻研,面对党建工作标准越来越高,缺乏新思路新举措;年龄老化问题比较突出,专职支部书记年龄50岁以上的占近50%,40岁及以下专兼职支部书记仅占10%。二是行政干部管理水平仍需提高。有些干部特别是中层干部看问题站位不高,统筹能力不强,重生产、重技术、轻经营的思想仍存在,综合管理能力不适应;一些干部没有深入研究集团和本段规章制度,对文件精神、内容和要求掌握不清;一些制度没有严格贯彻落实下去,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和应有效果;科室之间结合部问题比较突出,有时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三是高精尖技术干部不足。面对工种专业多、设备制式多的现状,高精尖干部显得不足,有些设备维护还需要依赖厂家及兄弟单位支援,少数维修难题攻关缺乏手段。四是复合型干部培养需要加强。总体来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部分技术干部存在管理水平、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前期虽然已经大力推进干部“四个交流”,有效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并优化其结构,但实施跨专业交流存在周期长、难度大难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干部的交流培养力度。
3.作风纪律建设有差距。一是少数支部书记“主责主业”意识不强。党建责任清单落实不到位,一些重点任务推进不力。有些支部“三会一课”“创岗建区”落实不到位,甚至有个别支部“三会一课”台账弄虚作假,支部书记主责主业意识不强,没有认真抓实党建工作,对党建工作质量没有认真把关。二是部分干部作风不严不实。一些重点工作没有一抓到底、一盯到底,一些干部当“甩手掌柜”,工作安排下去后,没有进行认真检查、督促;一些科室车间负责人,对管内情况、重点工作情况掌握不全面;少数干部搞应付、虚落实、假落实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如设备质量检查整治、安全警示教育等存在“走形式”问题。三是部分干部纪律规矩意识不强。对经营管理工作不重视、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突出,违规违纪问题仍然存在,甚至个别干部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部分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缺乏敬畏之心。
1.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一是提升干部政治素质。通过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等,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尺来检视自己、鞭策自己;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纪律规矩,提升政治站位;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使干部在思想境界、理论素养、工作作风、精神状态等方面得到新的提高,使之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二是提升干部专业素质。重点选拔年轻干部、优秀大学生担任政工干部,优化年龄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工作要求;有计划安排管理干部培训班。三是培养复合型干部。深化落实现场实践、平台历练、办班培训、跟班学习等“立体”培养方式,重点增强政治理论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达到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既要忠诚敬业,又要精通专业的新时代复合型干部要求。
2.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一是继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三位一体”和干部“四个交流”。确保至2020年生产骨干占比从原来的20%提高至30%,加大从党员生产骨干中培养和选拔管理技术干部力度;“四个交流”重点在跨专业交流上下功夫,对水电专业深入调研,挑选年轻的、综合素质好的水电干部学习信号知识,或担任综合科室职务,引导水电干部学信号、转岗位,逐步缓解水电干部多、信号干部少的结构性不平衡问题。二是有计划培养年轻干部。认真贯彻上级《关于适应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着眼5~10年发展需要,做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分层建立中层正副职接续培养人才库,保持储备干部动态平衡,积极选送年轻干部参加集团中青班、青干班学习,选拔优秀大学生挂职车间支部副书记锻炼等。三是加快高精尖技术干部培养。引导、鼓励专业干部参与集团公司重点项目攻关和高级职称评审;积极培养和推送参加集团“211”拔尖人才选拔;加强专家团队建设,落实激励机制,鼓励专家团队任期内完成重点课题攻关。
3.进一步严格干部管理。一是严格干部日常管理。将日常考察与提醒谈话、效能监察、考核考评、职务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干部监督管理链;倾听和掌握干部的所思所想所盼,对干部工作多理解多支持,对生活多关心多帮助。二是强化干部全方位监管。把行为管理与思想管理统一起来,把工作圈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把8小时之内的管理和8小时之外的监督连贯起来,让干部时刻感觉监管就在身边,时刻规范自身行为。三是落实干部激励机制。在选人用人上树立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保护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4.进一步储备后备干部。按照“一手抓配备、一手抓后备”思路,做好后备干部培养。一是加强后备干部使用。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把政治过硬、职工公认、作风扎实的干部选拔出来,委以重任,大胆使用,尽早达到岗位要求,从而建立起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大学生培养。主动压担子,安排大学生担任工班长和担任专项性工作,在担当任务过程中培养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和专业技术能力,成为处理复杂问题、独当一面的能手。三是加强后备干部锻炼。坚持落实“墩苗”锻炼制度,新入职的本科毕业生到一线“墩苗”原则上不少于3年,结合我段实际,重点安排参加高铁建设和到艰苦地方锻炼;积极选拔优秀大学生和后备干部挂职车间支部副书记,积累各方面经验,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5.进一步加强干部考核。一是明确考评导向。把干部考核区别于业务考核,设置考核内容、指标和要求时,旗帜鲜明地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确保干部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改进考核手段。以深入开展“严管理、转作风、保安全”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督查干部,形成明确的考核结果,把真干假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辨别出来,区分出优良中差,全面准确反映考核情况。三是强化考用结合。更加紧密把考核结果与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能上能下等结合起来,让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鼓励,让慢作为、不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有效地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