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技能提升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2020-03-01 05:01裴晓军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太钢产业工人竞赛

●裴晓军

太钢作为一家始建于1934 年的国有钢铁企业,2002 年确立了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战略目标后,发展步入快车道,现已发展成为集铁矿山采掘和钢铁生产、加工、配送、贸易为一体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全球不锈钢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年产1200 万吨钢(其中430 万吨不锈钢)的能力。太钢坚持以新制胜,重点产品批量应用于石油、化工、造船、集装箱、铁路、汽车、城市轻轨、大型电站、“神舟”系列飞船等重点领域和新兴行业,20 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30 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笔尖钢、高锰高氮不锈钢、AP1000 第三代核电用挤压不锈钢C 型钢等新产品满足市场急需,为我国关键材料的国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太钢提出要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一流企业。为了实现这一新的战略目标,持续锻造一支作风过硬、技能精湛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公司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职工队伍素质现状和分析

截至2019 年底,太钢职工总数32059 人,其中,管理人员4600 人,占14%;专技人员3096 人,占10%;操作人员24363人,占76%。

在管理和专技人员中,无职称等级人员1204 人,占15%;初级职称1842 人,占24%;中级职称3361 人,占44%;高级职称及以上1289 人,占17%。

在操作人员中,无技能等级人员5561 人,占23%;初级工5720 人,占24%;中级工4484 人,占18%;高级工6904 人,占28%;技师1448 人,占6%;高级技师246 人,占1%。

太钢现有国家院士1 人;享受国务院津贴高级专家2 人、高级技师4 人;享受省政府津贴高级技师9 人;国家科技奖项负责人23 人;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 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 人;中华技能大奖1 人;全国技术能手19 人;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34 人;全国冶金矿山行业技术能手12 人;全国劳动模范1 人;公司在聘首席师88 人,新申报首席师70 人,其中高级首席师12 人。

太钢现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先进不锈钢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 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 个、全国机冶建工会创新工作室2 个、山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8 个、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2 个、市职工创新工作室28 个。

分析以上统计数据,太钢从2007 年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活动以来,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技能人才比例大幅上升。对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关于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相关要求,专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实际10%、与2010 年相比提高1%、《纲要》目标10%)、管理和专技人员高级、中级、初级比例等方面达到《纲要》要求(实际17∶44∶39、2010 年为8.7∶39.79∶51.51、《纲要》目标10∶40∶50)。

二、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探索和实践

在聚焦技能提升,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工作中,太钢在专业管理、职工培训、群众经济技术创新等方面发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02 年,太钢确立了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不锈钢企业的战略目标后,将原党校、钢院、职工技术培训部合并,成立了太钢职工教育培训中心,以提高职工岗位技能为核心,按照“技能实训模块化、课程设置订单化、师资队伍建设技师化”的工作思路,以“建立健全一套门类齐全,紧密结合生产现场的实训类课程体系”为抓手,以“小班化、滚动式”教学模式为载体,大力开展了职工实操技能提升培训,平均每年培训3000 人次以上,有力推动了职工技能水平的提高。

2004 年建立内训师机制。将内训师的培养、使用作为强化培训能力建设、充分开发利用内部人力资源、实现知识传承和共享的重要途径,如“全员素质工程”活动中六西格玛培训、全员安全培训项目的师资,由公司从各单位从事质量、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中精心挑选,并组织进行授课技巧的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充实培训一线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公司内部专业人员编写教材和案例,开发了一批体现公司核心竞争力要素、具有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课程课件,如安全培训课程、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课程等。

2006 年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站。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步入快车道。2007 年至2010 年实施了三年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在168 个工种中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职工职业化水平。公司目前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的考评员队伍,现有考评员181 人,每年参加鉴定的职工在2000 人以上,使公司操作人员的技能等级日趋合理。为广大职工技能提升夯实了基础。

2013 年创新开展了员工职业技能测评工作,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技能测评。建立了操作人员核心能力、通用能力和每个岗位的技能标准和测评题库。截止2019 年6 月已完成了6 万余人次的测评,并撰写了单位、作业区、关键岗位、个人分析报告,为单位、个人能力提升提供了详细准确的提升方向。该项目获国家管理成果二等奖。

2014 年开始试行《首席师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以首席师为核心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首席师培育、选聘、激励和管理机制,以奋斗者为本,培育、激励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和骨干,加快以首席师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高质量新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畅通了职工职业生涯通道。

三、发挥群众经济技术创新载体作用,助推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在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太钢工会把提高广大职工技能水平、技能等级、竞争能力做为维护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特色,着力打造四大平台,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力地推进了太钢全员素质提升。

一是打造劳动竞赛平台,通过广泛开展的主题攻关劳动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攻坚克难建功立业。近年来主要竞赛项目有重点工程建设“五比五赛”、新装备快速达产达效、炉座机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班组质量提升等。在重点工程建设“五比五赛”竞赛中,实现重点工程项目更省更好更快建设,不锈钢冷连轧生产线、硅钢冷连轧生产线工程建设项目组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炉座机组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中,持续推进重点炉座、机组、工序指标创新水平,在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中,高炉、转炉、烧结机多次荣获全国“冠军炉”和“优胜炉”,都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炼铁厂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生产一线搭建立功竞赛平台,激发广大职工主人翁工作热情,助力企业攻坚克难,不仅取得了显著的攻关效果,还通过竞赛成果的不断固化,推动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二是打造“五小”竞赛平台,通过深入开展“五小”竞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五小”竞赛是集聚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的大平台。公司在竞赛组织中重点聚焦内涵科技化,全力推动“五小”竞赛提质增效,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公司“五小”竞赛的主要载体有合理化建议、总结提炼推广先进操作法、专项改进提案等竞赛活动。以2018 年为例,20000 余名职工立足岗位,积极投身“五小”竞赛,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品种质量、降本增效、设备维护等负面,提出“五小”成果17471 项,通过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降本增效1.8 亿元。其中近200 项成果还申报了专利。公司表彰职工优秀成果743 项,其中合理化建议672 项、先进操作法71 项,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广大职工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打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平台,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作为职工岗位成才的平台。公司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竞赛坚持按年度组织开展,今年已进行到第40 届。通过持续对标国家、省市、行业大赛,赛制和内容都具备了较高水平。同时还紧密结合企业岗位设置的变化,不断开发新工种,引入互联网加自主学习的网上闯关学习模式,目前已建立了43 个公司级工种的网上闯关学习和考试题库,理论考试全部实现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公司持久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培育了大批能工巧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同时还积极承办和参加国家、省市、行业大赛,还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与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挂钩,进一步拓宽了岗位成才的渠道。在举办的九届全国钢铁行业技能大赛中,公司连续七届夺得团体前三名,充分展示了太钢职工队伍新时代的工匠风采,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尊重。

四是打造职工创新平台。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立足一线和基层,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开展技术诊断、高技能人才训练、导师带徒等活动为内容,为公司生产经营建设提供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公司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升级,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生产、学习、研究、应用之间有效互动的创新模式。公司打造职工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了技能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仅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带动职工整体技术素质提高,而且在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中,挖掘潜能,解决实际问题,锻炼队伍,创造效益。

太钢在制度层面和岗位成才的各个载体和平台的共同发力,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连续两次当选党代表的轧钢工牛国栋、全国劳模王玉玲、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炼钢工吕涛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为领军人物的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钢铁产业工人队伍已初具规模。

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任重而道远。新时代,人才终将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只有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以技能提升为引领,紧紧牵住全员技能提升的“牛鼻子”,使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猜你喜欢
太钢产业工人竞赛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山西太钢“手撕钢”将用于国产折叠屏手机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我看竞赛
太钢生产出国产首套CAP1000核电站用不锈钢
国内功率密度最大中频感应炉太钢热试成功
贺太钢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