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华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500)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手术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需要。手术前的探访、术中的关怀、术后的调查和随访,使手术室护理逐渐由机械配合转变为主动深入病房与病人的交流方式,从单纯术中护理转变为全手术护理,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在观念和服务上发生转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患者在手术室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但却是患者心理最脆弱的时期,比平时更需要心理支持,手术这一特殊的治疗方法,会使患者有一种生活的感觉,病人内心感到紧张甚至害怕,而手术室里繁忙的景象,陌生的面孔,没有语言交流的环境更让患者感到茫然。术中实施人文关怀,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有关手术目的、意义、配合等方面的常识。术中全程陪护,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患者进行肢体语言沟通,使患者有了归宿感,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在轻松的状态下配合手术。做到及时鼓励、安慰病人,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增加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信任。同时,还要加强术后随访,有效指导病人术后康复,促进患者进行良好恢复,提高病人、家属及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见,在手术室护理融入人文关怀,可增进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加强医患之间的联系、提高手术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而应注重“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手术期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处于一种轻松、满意的状态,让病人在手术和恢复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进而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具有良好人文修养的手术室护士,能够通过耐心入情合理沟通,巧妙化解矛盾,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的合法权益和自身人格得到维护。因此,想要提高人文关怀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首秀按应该加强医护人员人文关怀意识。一方面是强化法制教育。医务人员应严格依法做好手术室各种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和操作常规,在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学习新业务,全心全意为受术者服务。对医护人员强化强化法制教育,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是强化理念引导。医护人员培养过程中,应该展开专业性指导,强化术中质量,落实细节护理,注入人文关怀,深化“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促进医护人员从单纯的手术配合,到细心周到的服务,为手术病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良好的理念引导,能够激发医护人员新知识、新观念意识,使得医护人员在手术配合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常规组病人在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在熟悉手术程序,对手术器械和手术工具进行消毒,保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2)术前对病人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帮助病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3)为病人制定具体的术后恢复计划。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病人人文关怀,主要针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以下策略:①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手术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及保持手术室环境清洁、整洁。②手术全过程中应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掌握其了生命指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③部分患者手处于半麻醉状态,意识比较清手术后的心理紧张、情绪恐慌,患者。术中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手术意识。④在术前到手术室就诊病、了解,了解手术室的操作流程,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认识,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
医护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面对来往寻医的患者,医护人员必须做到说话大声清楚,并且保证发音准确,充分的避免误听产生的医疗事故。在进行专业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必须严格地规范自身语言,既不能过于罗嗦,也不能过于简洁,通过抓住重点及生动讲解的方式,让救治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护士在日常巡逻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自身的肢体语言交流,例如友善的面部表情、和善的目光、规范的鼓励手势等。针对必要的人群,医护人员也可采用方言的沟通方式,通过方言来降低患者对医院救治的紧张感受。针对患者相关肺炎的情况,医护人员也需要尽量采用积极的语言,尽可能的挖掘有利的信息,通过积极暗示方式帮助患者在心理上建立良好的治疗基础。
心理护理是一项研究病人心理活动规律,以及促使病人获得最佳护理的一项科学技术。医学界常言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在当前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医护人员必须针对自身的心理护理能力展开调整措施,切实地把握医疗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患者身上。①医务人员在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不仅仅引导病人形成良好的思想状态,还需要一个超强的勇气,敢于面对疾病所带来的一切危害。针对手术之后的病人,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有效的展开沟通,及时的将患者自身情况呈现出来,让患者在接受救治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②医护人员在心理护理工作当中不同于传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在为即将手术或是手术完毕的患者采取心理治疗的过程,可以使用精神支持疗法、解释和引导、鼓励和安慰、保证和支持、同庆和宣泄、理性情绪治疗等方法,实现心理护理过程的科学性。③面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如,面对医治积极性较高的患者,医护人员可采取精神支持的方法;面对疑惑较多的患者,医务人员则需要采用解释和引导的说明道理策略。当然,在病人手术或是手术完毕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也需要始终保持鼓励和安慰的心态,始终本着同情病人的原则与病人共处,当病人情绪出现波动的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的给予安慰,使病人在严酷治疗环境下,可以保证积极的心态。患者对医护人员抱有质疑的心态时,医护人员需要根据自身专业经验,对病人的现状和治疗前景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保证和支持的方法,增强病人克服病魔的信心。四是医护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策略的时候,必须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作出准确的评价,从病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成长环境,工作性质等方面入手。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对病人的心理、生理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极易造成病人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手术疗效,应进行合理护理。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手术护理之中,拓展了手术室整体护理的服务内涵,使病人时刻感受到舒适的服务和亲情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和安全感,从而达到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通过人文关怀沟通患者的人性体验,抚慰病人的人文情怀,有利于提高护士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做好人文护理服务,是构建和谐医疗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医院建设的需要,也是医疗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