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的探索

2020-03-01 05:01黄忆雯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黄忆雯

引言

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象牙塔里的大学生虽然尚未进入社会,却也不得不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像就业压力、情感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等,这些压力很容易引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目前,不少高校大学生都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大学生能够学习心理学知识,学习一些心理健康调节方法,懂得如何及时处理自身的各种心理问题。然而,和其他的课程相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其特殊性,这门课程需要学生的领悟能力,因此,科学而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包含在思想政治课程当中的,而且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而是由思政教师兼职授课。调查显示,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建立科学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安排的学时非常少,甚至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大学生是无法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以及技能进行全面学习的,也无法学习到完整的心理健康知识。还有一些高校直接用思政课程来代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的学校只是不定期地开展一些心理学讲座。另外,很多学校的任课教师并非心理学专业的,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也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适应性差

在我国,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较短,更没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专业教师任教,使得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选择过于随意并且盲目,知识点过于分散,过分偏重深奥而枯燥的心理学理论,和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时非常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所以,任课教师一般都是进行大班教学,几乎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该课程的授课而言,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主要是以教师主讲为主,给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并简单介绍一些心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课模式既机械又枯燥,加上很多心理方面的理论深奥而且晦涩,很多学生对心理健康课堂完全提不起兴趣,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学效果非常差。大学生也很难真正在心理健康课堂学到真正的知识,心理素质方面也很难有所提升。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存在片面性

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也设置了针对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然而,关于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却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考核的内容非常单一,考试的方法非常机械,基本上学生只要对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死记硬背便能轻松通过考试,完全没有涉及到学生心理能力方面的考核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测评,考核完全是走形式主义路线。很明显,这种考核评价方式非常片面,对平时的教学较少有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没有多大作用。

(四)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性

目前,很多高校很少有接受过专门心理学教育的心理学教师,而是让思政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些任课教师缺乏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也没有系统地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缺乏心理健康调节方面的技能,专业性非常差,教学的时候,往往对着书本照本宣科。面对某些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教师也无法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浮于表面,缺乏实效性。除此之外,在高校担任心理健康咨询的教师本来就比较少,根本就无法满足庞大的学生需求。而且,一些心理咨询师虽然是科班出身,懂得心理学理论,却缺乏心理辅导经验,其个人修养和素质明显不足,因此也很难有效引导大学生。很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求助于心理咨询教师后,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便会这些大学生失去信心,同时也对心理方面的知识失去信心,进一步将自己封闭起来,甚至引发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却缺乏组织性,也没有得到领导的重视。第一,学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组织,缺乏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防控机制。学校往往只是安排学校辅导员来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每个院系辅导员的人数毕竟有限,却要面对成百上千名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往往感觉力不从心,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够重视。第二,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校方认为,学生尚未进入社会,不需要面对各种压力,只需要安心学习就行,因此也不会有很多心理健康问题,更没有建立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必要。如果的确有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校方便安排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多做思想工作,并没有让心理咨询组织化、机构化以及系统化。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策略

(一)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应当围绕学生展开,多给学生提供体验和实践的机会。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心理健康课堂,任课教师不要将重点放在书本上,而是要聚焦学生的身心状况,尤其要关注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真正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升其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发展出强大的内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避免说教式的单一教学,要尽量采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如心理测试、游戏教学以及前景教学等等。教师要善于利用影片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发展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各种能力。举例来说,教师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教师事先设定一些能引发学生心理感受的场景,利用某些语言或行为对学生进行刺激,从而让学生产生恐惧、焦虑、愤怒等某些感受。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和自己的感受相处,并最终回复到平静、愉悦的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学生一旦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并让自己随时回归内心的宁静,并会自动地将这种技巧在平时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其内心的力量便会不断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效结合

要想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素质,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将课堂教学同课外学习进行有效结合。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外学习时间是非常多的。心理学教师要尽量将心理学教育延伸到课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某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团活动,或者还可以邀请目前国内一些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到学校为大学生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这些课外活动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是对心理健康课堂学习的一种辅助和补充。另外,高校图书馆里面一般都会有大量的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心理学任课教师可以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而且实用的心理学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写一些心理方面的感悟,以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或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自己读到的优秀的心理学书籍,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心灵层面共同提升。

(三)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高校必须合理设置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学校应当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里纳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基本概念、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大学生各个年级的学生来设计各种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及活动,像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等等,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懂得如何进行心理保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发展良好的自信心,对自我进行正确认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大学生很快要步入社会,将要面临职场、婚姻、家庭、人际交往以及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压力,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也应当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职场观、婚恋观等等,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和别人建立舒服的关系等等。这些课程内容的设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更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身心特点以及需求都是不同的,为此,学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也要避免雷同,不同年级的学生应当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线上教学模式

如今是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遍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高校的很多学科教育也都积极利用互联网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互联网同样可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高校要积极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找到一种新途径——心理健康线上教学。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网络上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比教材上的资源更加饱满、丰富,还有很多心理方面的案例,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学教师应当做好心理健康网络平台建设,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讨论等。在网上,专门的心理学专家或者咨询师可以为大学生及时解答各种心理问题、讲授各种心理方面的调适技巧等等。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心理方面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因此,心理方面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绝佳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上的各种心理知识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向大学生推荐专门的心理方面的公众号,使学生能够利用零碎时间经常每天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久而久之,大学生心理方面的素养也会得到有效增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各大高校应当努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