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念的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3-01 05:01张炳达范海燕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

●张炳达 范海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金融业也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很多传统的金融岗位引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和提升,急需大量既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在原有职业教育体系下形成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人才培养各方主体(如高职院校及内部院系、金融企业、地方政府等)在沟通和协作方面也存在障碍,还没有形成合力,影响了教育教学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为了更好地顺应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调整专业定位,构建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向培养有广泛适用性、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方向发展。

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育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育目标定位模糊

我国金融行业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对内开放的机遇和挑战。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市场需要大量掌握金融相关知识、并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金融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从事简单、重复工作的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岗位。而我国金融业在企业创新、政府引导、消费者选择的多方作用下,创新和发展极为迅猛,一些传统的金融岗位逐渐被机器和互联网取代,且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金融业态体系。作为传统金融行业与信息产业的创新的“结合部”,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企业财务公司或企业财务部门、金融控股集团等一些新兴的相关金融企业已逐步成为吸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而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高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问题大量存在,忽视了互联网企业及互联网金融企业等新兴金融岗位对人才需求,高职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及新金融业态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导致金融专业中具有开放思维以及创新实践素质的复合型协同创新科技人才十分奇缺。

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业务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时间短应该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基本特征。这一定位主要是满足各种金融供给主体的需求,培养既能适应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需求,又能适应新型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需求,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广泛适用性的金融人才。从近几年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反馈情况来看,招聘企业对理财规划师和金融营销员这两个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既要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培养学生的金融职业技能;同时也必须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高度关联性,必须以服务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为己任,也只有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才能获得专业发展的持久生命力。

(二)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难以突破既定框架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统轻创新等问题。课程设置仍以学科体系为中心,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比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这些传统课程,并没有很好地体现自身的职业属性,与普通本科院校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趋于同质化,也没有考虑当地金融机构和新型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也极度相似,各区域高职院校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之间缺乏差异度,必将导致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严重趋同,不能有效服务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

现代金融领域普惠价值观已逐渐被广泛接受,金融业将从服务精英阶层,转向草根大众。金融业发展方式的这一转变对金融专业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熟悉金融产品设计与分析的流程与方法,还要能够将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的实践技能,运用互联网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前,只有资产较多的人才能享受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可一旦金融被科技化后,扩大了服务群体,让更多的人得以享受到金融所带来的福利。

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金融行业带来的深刻影响,企业招聘时非常看重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主要是工作态度和专业实践能力。即肯学肯干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良好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对金融行业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能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还有沟通能力、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和自学能力也较为普遍地受到企业的重视。面对这一新变化,高职院校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和修正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增开保险类、投资类及计算机运用、信息类等新课程,调整传统金融理论课程内容,因为传统教材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满足金融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需要根据时代特点对教材进行改革,让教材更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理论,掌握专业技能,锻炼创新能力,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作为就业岗位来考虑,探索金融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由于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宽,在校学习期间要想全面掌握各行业的相关业务能力,不管是从学生的学习时间来看,还是从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来看都是不现实的,所以很多学校就只能偏向于某几个重点岗位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鉴于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有限,应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各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应联合起来开发线上课程,发挥各自的师资和教学优势,拓展金融专业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线上课程,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宽口径的金融专业的建设。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校企合作程度不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色是实践教学比重大大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一个实习机会,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掌握学科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学到做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因此,校企合作在提升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方面和提高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特别是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常常只是流于形式,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更是困难重重,因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面较广,就业岗位遍及保险、证券、期货、小额贷款、互联网金融等职业,每一个岗位对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要求都不一样,无法依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各不相同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来安排实践环节,实习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不匹配,导致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依然较弱。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校企合作程度不高,学生们缺乏实践基地等。首先,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一些大型金融企业等就业门槛较高,与高职院校合作的意愿不强,也不愿意接受高职学生到企业实习。而一些小的金融公司和互联网企业忙于应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多余精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对金融专业的实训设备投入相对不足。很多高职院校都倾向于发展工科相关专业,对信息、机电、化工等专业投入的积极性较高,而对于金融专业实训软件投入不足,很多实训软件没有跟上金融业飞速发展的步伐,比如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期权交易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操作软件升级换代滞后,银行专业实验室和实战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缓慢,致使各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发展缓慢,因此,需要各高职院校强化对金融专业实训资源的投入力度,完善以金融专业为首的各经管类专业实训设施,提升金融专业的实训环境和条件。

(四)培养模式单一,没有形成特色专业,无法有效服务区域金融产业

目前,各地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发展缺少特色,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像普通本科院校一样很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却忽视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忽视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系统和助力金融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与普通本科侧重于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培养模式不同,应立足区域经济,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理论学习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重点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与技能的培育。高校金融专业应确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教学理念,与本科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与实现路径也就不应相同,包括课程设置、考核标准以及学生管理等。

高职院校还应该在自身办学实力的基础上,分析院校所处省市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区域金融产业升级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市场需求,对所设置的金融专业进行精准定位,进而打造一个或几个具有地域特色、院校特色的新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要充分借助行业、企业的优势,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使用更有特色的培养方式,使高职院校的金融专业更有效地服务区域金融产业的发展,以此提升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二、协同创新理念下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协同理论于20 世纪70 年代由德国学者里尔曼·哈肯提出,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的两个及两个以上因素产生协同作用,发挥大于因素简单加和的效果,目的是寻找组织的最优状态,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既要协调高职院校内部院系之间的联系,也要打通院校之间的联系渠道,并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统筹兼顾高职院校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资源,达到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高效配合,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目标。

基于协同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指把协同思想引入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以系统的观点、协同发展的视角来研究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职业需求相适应问题,将参与人才培养的各行为主体(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高职院校及内部各院系)以共同的目标为纽带,通过各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产生单个主体难以达到的“1+1>2”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高职院校的协同育人研究主要集中在校企协同方面,而对高职院校的校际协同和院际协同还缺乏有效关注,尤其是各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专业标准,高职院校内部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如何整合,多主体如何协同发展等的研究还极为匮乏。

(一)校企协同:培养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共同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校企协同程度决定着协同效果,即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在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就应当以开放性的视野和姿态与社会各类金融企业开展亲密无间的合作。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逐利属性和学校的育人功能有着天然的分歧,也有着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足的发展性问题。

大力加强基于协同理念下的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高办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寻找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方式。一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开展市场调研与预测分析活动,也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等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参与企业各项实践活动,突出了对学生非智力能力的素质培养,提升学生“五大意识”,即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改革力度,引导学生对本专业和个人的科学认知,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成为市场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方式,以协同理念为指导,寻找互利共赢的利益平衡点。

高职院校要注重金融理论教育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未来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化,金融专业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即由原来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升级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这就对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实现全过程的校企合作育人,必须引进相关企业教师,构建一支结构更为合理适合职业教育的专兼职“双师型”队伍;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坚持需求导向,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技能与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二)校际协同:建立应用型教育联盟,共同探讨制定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标准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各主体协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目前多集中在校企协同育人层面,各高职院校或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的跨校协同育人渠道并不通畅,关键在于缺乏政府引导,校际沟通成本较高,各主体受益不均衡等。

目前各地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并没有统一的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专业教学中的规则,包括专业设置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各类教学标准应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高职院校培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标准应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标准,需体现自身的职业特色。因此,应建立统一的各类教学标准,能够避免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各自为营,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人才培养质量差次不齐的现象。

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标准主要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制定,但高职院校的专业标准应由省区内众多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参与统一制定,并在全省范围内通用。为此,应以制定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标准为契机,高职院校要联合省内其他高职院校或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建立应用型教育联盟,其中建立统一的各专业人才培育标准是其一项十分重要的职能,以实现院校间的协同育人,实现职业能力标准到专业教学标准的“转化”,实现高职人才培育的职业性和发展性的有机融合。

基于协同理论,增加普通高等学校进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协同系统,普通高校据其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深厚的理论基础为高职院校提供师资培训和技术引领,同时还可为高职学生学历提升提供平台,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与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共同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提供诊断。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也可以为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提供工程训练机会和认知实习机会,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让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参与到线上课程平台建设中,将普通高校专家和教授融合进来,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平台,为高等院校提供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三)院际协同: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一个跨专业的多学科金融专业群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由二级学院实际管理,致使二级学院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资源无法共通,从而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被局限于学院、专业建制的框架之内,出现资源不足与过剩共存的现象。

金融专业是综合性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综合优势,打破学校内各学院、各专业的界限,建立一个合理的跨专业、多学科金融专业群,以在框架内实行人才流动和资源共享,联合起来制定培养方案,实现多学科、跨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至于群内学科与专业的构成,各区域的职业院校应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交叉学科,根据不同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各自的优势专业,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优质课程共享、实验室和教学仪器共用。且协同育人过程中要实现学分通用和课程共享,并且学生通过考试后可获得学分认证和双学位。

金融专业群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发挥专业集群优势。为此,通过金融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财经专业、法律专业等多专业之间形成合力协同育人,以提高整个专业群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金融专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专业群建设的重点是围绕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丰富教学资源、高效管理专业群等目标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要推进多学科和跨专业协同创新,必须改革各自为政的工作制度、过于刚性的资源配置与利用制度,在建制化的学院、专业之间协同育人,师资可以在不同的学院之间打通使用,学生可以在不同学院、专业之间共享教育资源,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计划与项目可以在各院、各专业之间进行组织,从而在全校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跨专业、跨学科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各高职院校都把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展策略,积极探索跨专业的院际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协同培养的优化策略

高职金融专业的协同育人不是各组织部门之间的一对一的单向联系,而是突出各个组织之间的系统功能,发挥各自优势的协同育人模式。根据协同理论,笔者认为,要坚持紧密合作与松散合作相结合、线性合作(点对点)与网络化合作(与多个企业合作、与多个高职院校合作和与多个学科专业合作)相结合;要通过一些项目和平台,进行多方深度合作,使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和院校内部在合作中发挥协同效应,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最终实现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实行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行产教融合,推进高职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遵循校企协同育人的原则,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构建双向培养机制,规范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的责权利,把高职院校纳入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大系统中。其次,紧密围绕金融产业新业态发展的需求,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选择。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金融企业可以从招生至毕业全过程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比如可以在专业方向设置、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技能比赛等多个维度参与并提供指导意见,使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更加贴近,提升学生的职能能力。第二,企业应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导师的指导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一些规定任务。企业与学校还可以合作设立创新基地和实习基地等共享性平台,实施灵活的实践培训,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二)基于信息技术,建立面向协同培养的智慧校园管理信息系统

为确保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有效实施,应构建合理的沟通机制,鉴于构建组织协调领导机构的难度较大,可探讨建立面向协同培养的智慧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因为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智能管理已经成为协同育人的基础条件。各高职院校在协同培育高层次应用人才的实践中,日常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保障等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通过信息技术强化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可以快速提升办学与管理效益。具体包括:建立有利于联合培养的专门管理系统,日常教学、学生管理工作在系统中可完整呈现。建立基于协同培养专业学情大数据的智能管理,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实时跟踪,最终实现线上一体,线下协同的系统管理模式,进而节约管理成本,提升办学效益,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并胜任互联网环境下金融科技相关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三)依托合作企业及专业群发展,共建专业师资团队

师资水平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想协同各方主体共同培育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师资整合是其中的关键。共建专业师资团队、促进师资深度融合是提升协同育人效益的必然要求。具体措施,一是立足教学资源开发共享,打造金融专业群教学团队。常规教学过程中教师各自上各自的课,无法有效互动,难以凝聚各方力量。通过跨学科、跨专业的金融专业群的建设,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各类资源开发与应用中不断形成互动合作氛围,促进师资融合,进而形成专业教学团队。二是依托教学团队,建立校际间联合攻关团队,基于专业特色和区域特点,共同研讨专业标准,同时还可以借助本科院校教师科研优势,在教改课题、科研项目中形成合作态势,推进双方师资深度融合。三是立足专业建设,与金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联合确立培养目标。通过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课堂的方式,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整合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协助院校教师开设实训实习课程,解决现有课程实践架构不合理、实践项目与实践课程脱节、专业资源协同差的问题,最终形成协同共进的联合专业发展共同体。

协同育人模式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助于发挥各方优势,能有效解决资源整合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上发挥各主体协同育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