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凯菲翟泽华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样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共同记载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下文简称“非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独特性,延续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对文化的多样性也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因此国际国内都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开发等开展了众多的工作。
“非遗”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1998年,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中正式提出了“非遗”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界定。2003年,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明确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国外学者的非遗研究起步较早,最早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非遗的概念、保护、价值评定、旅游开发等方面。近年来,国外的非遗研究开始涉及到非遗理论探讨研究、保护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非遗申报对居民生活影响,以及非遗的利用和再创新等深层问题。与国外对非遗研究的相比,我国对非遗的研究开展较晚,但我国作为文化大国,非遗成为我国学界的高频话题且研究内容发展迅速。国内学术界研究了非遗的许多结构类型①、可持续发展②③等。
而在非遗旅游活化利用方面,国外主要侧重于非遗保护的研究,因此对非遗旅游活化利用方面的研究甚少。在国内,对旅游活化利用有较成熟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对于非遗旅游利用的研究包括有非遗保护与旅游活化利用关系的研究④⑥以及非遗活化利用模式研究等;非遗旅游活化模式的研究既有对单体非遗的活化研究⑦,也存在对某一地区非遗总体旅游利用⑧以及对不同类型非遗分类开发⑨的研究。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磨皮村民委员会位于新平县城西南,是磨皮花鼓舞的发源地。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2017年有397户、1538人,其中彝族1502人,占总人口数的97.7%。磨皮是滇中彝族文化的富集地,磨皮彝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如天神(策格兹)、地神(赫朵芳),图腾崇拜如龙、虎崇拜,和祖先崇拜,阿谱笃慕是公认的始祖。磨皮花鼓舞的主要传承村寨磨皮大寨村民小组,历史上是从新平县城通往元江的茶马古道驿站,是兵家必争之地,村内至今还保留着古寨墙、寨门。
磨皮花鼓舞是流传于云南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及周边村寨的彝族传统舞蹈,因主要在磨皮村委会传承而得名。磨皮花鼓舞共有27个完整套路,展现了彝族的先祖为了保卫家乡,与入侵的外族战斗厮杀的壮烈场面。磨皮花鼓舞使用的花鼓最早是单边鼓,即鼓的形状像木桶,一边用牛皮蒙住,另一边开口。尽管磨皮花鼓舞具体的起源时间有待考证,但据新平县民族志记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新平县所管辖下的平甸乡磨皮村就有彝族人居住,在毕摩收藏的彝文古籍《白勒苏》中绘制了跳鼓人“冉比茶”敲木桶鼓吹唢呐的彩图。根据《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资料卷<民舞集成>》的相关记载,磨皮花鼓舞是古代驻守彝族城墙的士兵们模仿箐鸡奔跑跳跃的动作,利用兵器、战鼓编出的舞蹈。根据文献资料记载以及结合磨皮花鼓舞艺人的口述,可以印证磨皮花鼓舞的起源是彝族古代先民抵抗侵略、保卫家乡,与入侵者战斗的场面⑩。
清末,安徽凤阳花鼓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盛传,也传入了滇中,对玉溪峨山一带的花鼓产生了影响;而磨皮花鼓由于处于大山深处,交通受阻,反而受到的影响很小,各种古老的套路得以完整保存至今。解放之前,磨皮花鼓舞主要以民间班会的形式传承,在节庆、婚丧等活动中表演;目前主要以家传、师传、社会传承的方式存续。家传以易氏家族为代表,师传以施氏家族为代表,社会传承主要通过民间的“冉比茶”(明清时期)“跳鼓会”(民国时期)及磨皮花鼓舞队传承。磨皮大寨和磨皮小学被确定为磨皮花鼓舞的传习所及传承基地。磨皮小学也于2013年12月将磨皮花鼓舞引进校园作为学生的课间操内容。
2006年,磨皮花鼓舞列入玉溪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已修建磨皮花鼓舞文化传习馆。2017年,磨皮花鼓舞发源地磨皮大寨小组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与此同时,平甸乡以创建“民族传统文化示范乡”为契机,除磨皮花鼓舞外,对当地的其他传统民俗如祭竜、吃花酒等也进行了保护,并制定了一系列传承和保护机制。
1.政府大力扶持。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1年通过并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在2013年通过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又于2018年进一步提出《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政策上和法律上的支持。
2.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不断完善。建设磨皮花鼓舞文化传习馆,从村民和毕摩手中收集归纳总结整理与花鼓舞相关的内容,使原本散乱的历朝历代政府的史料记载、毕摩收集的彝文古籍记载与传承人口口相传的传说得到汇总,成为一个完整的、可考的磨皮花鼓舞起源,有利于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传承方式多样化。磨皮花鼓舞由27个完整套路组成,每一个套路都有不同的队形变换,短期内学会的难度较大,新平县文工团的专业演员也难以记忆磨皮花鼓舞复杂的套路和动作,由于缺少传承人,曾经遭遇灭绝的危机。目前,磨皮花鼓舞的传承方式已经从单一的民间班会传承转变为如今的三种方式:家传、师传、社会传承,又以课间操的方式进入磨皮小学,在下一代人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
1.与其他非遗联合开发。目前当地在发展以花鼓舞为核心的非遗旅游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当地的吃花酒、祭竜等丰富的其他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文化体验,逐步形成以厚重的彝族文化为依托的非遗旅游活化利用模式,并成为推进磨皮村民族特色旅游的重要动力。
2.结合乡村农业共同开发。此外,当地的褚橙产业也是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旅游支持项目。当地种植特晚熟沃柑,三月开花挂果,十月果实开始翻色,直到次年三至五月才采摘,挂果期长,从翻色到采摘期间,都形成了硕果累累的乡村旅游景观。目前新平县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县,下一步计划将磨皮村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示范点。磨皮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非遗旅游为核心,乡村旅游为重要补充的模式,二者相互促进,大大延长了磨皮村旅游产业链。
1.综合利用多种旅游资源。目前磨皮村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磨皮花鼓舞、彝族传统习俗吃花酒、祭竜等,以及特晚熟沃柑挂果形成的乡村景观。可以将民族文化、乡村景观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的内容,也有利于在大量游客涌入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⑪。同样是依托民族文化发展,丽江古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和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三项三方面的世界遗产,将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打造出丽江古城、东巴文化、印象丽江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结合的精品,相对于单一旅游资源,更加具有吸引力。
2.逐步形成成熟商业模式。由于磨皮花鼓舞的学习难度大,由专业人员演出的可能性并不大,还是需要由磨皮花鼓舞队的农民们表演。当地农民又已经通过种植褚橙拥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相比之下,抛下农田去表演花鼓舞获得微薄的收入这一举动就并不现实。想提高农民表演的积极性,丰富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就需要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有社会上的企业或个人投资,有通过门票、纪念品、民俗体验活动等各个途径得到的收入,农民可以通过表演花鼓舞或售卖纪念品等方式得到丰厚的报酬,才会更加愿意投入到发展旅游业之中。同样,随着丽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民族文化产业效益的日渐显著,越来越多的个人、企业先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着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目前,丽江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主、已成规模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有十多家,形成了以演艺业为主,兼有图书出版、音像制作、饮食、手工艺、博物展览、风情领略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⑫。
3.深度发掘非遗文化内涵。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的同时,若想保持文化的活力,就需要走保护、传承、发展的路线,深度发掘非遗文化内涵,达到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最终目标,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和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通过不断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建设文化传习馆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的目的;通过多种传承方式存续文化,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旅游为重要途径,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注释:
①袁少雄,陈波.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②彭伟,甘萌雨,张永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69-71.
③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等.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35(5):1104-1112.
④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9(3):1-4.
⑤王艳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性质的认识路径[J].旅游科学,2009,23(1):53-6
⑥高寿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绍兴为例.对外经贸,2013(6):76-78
⑦和自兴.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求是,2006(7):49-50
⑧曹诗图.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4):75-78
⑨李春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模式、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21):247-248
⑩余贞凯,张红.“磨皮花鼓舞”文化研究.普洱学院学报,2014(1):70-75
⑪李春雨,何芝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知识经济,2009(3):171-171
⑫杨杰宏.多元互动中的旅游展演与民俗变异——以丽江东巴文化为例.民俗研究,2013(2):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