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研究

2020-03-01 05:22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班 然

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大学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够适时的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学业生活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如何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相应的创新,以达到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满足社会需求目的,同时如何借助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当前国内大学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观察发现,许多高校都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让学生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有所用,提升了技能、接触了社会、增加了历练,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近几年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中,高等院校同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服务需求紧密结合,秉持实践育人的教育模式,高等院校的志愿服务形式也日渐多样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不断的变化,在开展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不足。正是基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提出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创新,以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足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在校大学生主动参加志愿组织(包括高校和社会组织),利用已有技能无偿开展各项有利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服务活动。它既包含着自愿性,也意味着有组织性,且有育人作用。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很少有志愿者能意识到志愿服务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过程,它对个人成长、价值观建立、综合素质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真正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去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相对较少,大学生志愿者许多都是在学校号召下完成志愿服务工作的,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加综合测评成绩,使整个志愿服务行功利化。同时随着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大学生的志愿意识非但没有提高,反而让部分大学生的功利性更加明显,志愿活动已经完全流于形式,严重背离了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不足

任何事物要想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发展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国内作为新生事物,出现的时间还很短,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制度已成为志愿服务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明晰的制度规范,使志愿服务活动盲目、无序,后劲不足。制度建设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不足。志愿服务是一种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奉献活动。非营利的活动属性性决定了志愿服务不能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有形或无形的报酬,正是由于这样的属性反过来也使志愿活动常常面临无米之炊,活动无法正常、持续的开展。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一般先由学校团委进行预申报,每年的活动经费都由团委根据总体的经费给予部分经费支持,鲜有全额、全过程经费支持的。有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志愿服务工作条例,也规定了政府财政要支持志愿者组织,但到了具体执行层面没有实施细则,也没有配套措施。许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了政府部门举办的志愿服务项目,往往经费和补贴不足以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甚至还有最后需要志愿者自行垫付的情况发生,这种状况长此以往必会阻碍一些高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且打击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第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所获得的专业指导不足。根据我国深化实践育人计划的要求,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强调学生要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联系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为了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在志愿服务组织中要求按需配备一位工作指导老师,以起到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培训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指导老师的工作大部分是由学生辅导员担任和完成的。由于学生辅导员本身的工作任务很多,精力有限;同时他们不是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这导致了他们在指导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制约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满足社会需求的不足

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是让大学生除了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外,还应该从社会获取知识;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但是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志愿活动许多内容都是与专业学习无关,并且缺乏系统性,更多的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从而严重背离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当然,反过来这种背离也必然会使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创新研究

(一)建立志愿服务相关制度

为了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我们建议大力推行“志愿者管理制度”,从而能够让学生明确志愿活动规则,更好地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为今后志愿服务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期间虽然学习任务较高中时期轻松,但学生除了学习活动之外还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以及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付出的时间,因此相对来说从事志愿活动得时间还是很有限的,如果不能让学生们明确志愿活动的意义、价值,学生出现怨言的情况就会较多。如果有了明确的志愿管理制度,就可根据实际状况,在能力范围内设定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且根据志愿活动的不同难度设置不同福利,以此达到使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目的。

同时,推行“志愿者管理制度”我们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志愿者及志愿活动的基本信息加以掌握,进而建立志愿者动态数据库;更有利于对志愿者活动进行考核,通过活动考核评估,为认真、负责的志愿者给予学时、学分等方面的认证,剔除那些单纯为学分而蹭活动的人。

(二)建立志愿工作服务中心

研究发现我国许多高校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时,通常会遇到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而仓促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例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志愿服务资源情况下,部分活动组织者会临时设立项目或寻找基地,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志愿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上述状况的根源在于高校缺乏志愿服务资源,如果各地区能够成立校际间的志愿服务中心,做到互通有无,调剂余缺,这样就可以起到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做到志愿服务资源统筹兼顾,进而做到精准的满足社会需求,避免资源浪费,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三)建立志愿服务培训中心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分为常规式活动和项目式活动两种,一般而言常规式活动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更紧密,但是也需要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礼仪规范、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以利于志愿活动有效的开展;项目式活动因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项目而开展的志愿活动,例如大型活动等,需要对志愿者除了进行礼仪、沟通等培训外,还要针对项目活动做短期高强度的专业培训。

正式基于志愿活动的类型特点,建议政府和高校成立不同层次的志愿服务培训中心,政府建立的志愿服务培训中心主要进行礼仪、沟通等基础性的培训,高校建立的志愿服务培训中心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双方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对志愿者开展相关的培训,并可以颁发证书,以提高培训的含金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可以应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培训需要,还可以服务社会,促进就业,一举多得。最终的目的在使志愿服务活动高质量、可持续的开展下去。

(四)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

志愿服务活动虽说不收取任何报酬,但是志愿活动的开展也是需要经费的。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学校,二是来自社会企业。一般高校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预算十分有限,毕竟高校是以教学、科研活动为主的,所以经费自然要向主业倾斜;而社会企业对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经费支持一般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投入产出特征明显。因此,为了长远的解决志愿服务的经费问题,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成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该基金可由政府和高校一次性共同出资成立,然后将其交与专业的财务公司打理,每年保证一定的收益率,在基金存续期还可以接受社会的捐款等持续的充实基金,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志愿服务的经费保障问题,毕竟从本质上讲志愿服务活动所涉及的经费主要还是活动经费,资金量并不是很大,如果有这么一个社会机构可以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期、稳定的提供经费支持,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是可以长期的、高效率的、高质量地延续下去,我们的社会才能越来越和谐,文明素质才能越来越高,国家才能越来越繁荣富强。

(五)在大学生中培养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相通的,培育志愿服务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过程。通过将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和载体,使得更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使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

基于此,我们认为培养志愿精神还是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目前实践方面由于志愿活动的开展已经步入正轨,但理论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里也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否向创业教育那样将志愿服务类课程也列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中或者纳入到思政教育体系中,这对于在大学生中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很有帮助的,也是将志愿服务精神代代相传的关键。假以时日,我们的社会具有志愿精神的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也将处处充满爱。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