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0-03-01 05:01刘凯进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视阈体育用品体育场馆

●刘凯进

一、引言

共享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目的使为了获取报酬,同时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发生暂时转移的。如今,全世界的很多行业都已经受到“共享经济”理念的影响,像滴滴打车等等。尤其对于社会服务行业而言,共享经济是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有效提升了许多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共享经济视阈下,许多产业的运作模式深受各种新思维以及经济理念的影响,从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对于我国的体育产业而言,在共享经济视阈下,该产业必须强化共享经济思维,在运营模式上进行改革创新,并有效构建高效共享机制平台,其根本目的是基于共享理念进行体育产业模式的改革,以促进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共享经济视阈下来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共享经济视阈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共享体育经济的发展目前只是在起步阶段,还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我国市场上主要有两种相对而言普遍的体育共享产品。第一种便是“共享体育场馆”。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原来的人为管理已经逐步转型升级为数字化管理,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体育场馆管理者能够在后台对场馆的运行设施进行监控,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用户利用手机APP 便可以及时了解体育场地的当前使用状况,还可以通过手机提前预约场地,从而能够明显提升场地的利用率。现在,我国已经有非常多的体育场馆进行了数字化管理模式升级,从而成功转型为“共享场馆”。第二种共享体育产品是“共享体育用品”。这种共享体育用品的网络时代共享特征更为明显。通常来讲,人们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时,一般是不方便随身携带一些体育器材的。因此,为了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求,现在很多体育运动场馆周边已经出现了许多体育用品的共享租赁系统,能够为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

三、共享经济视阈下我国体育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共享体育产品缺乏精准定位

现在,虽然我国共享体育产品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然而,却未能对资源进行很好地集中归类。由于体育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各种装备也是很广泛的。而像篮球、足球等都属于传统的体育用品,从共享化走向盈利模式的难度相对而言比较大。对于一些比较稀缺的体育用品,像马术、游艇等等,其共享化可操作性反而比较大,一方面,这类体育用品的共享化能够大大降低普通民众参与高端运动的门槛,还能使一些高端体育项目得到良好推广。所以,在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要慢慢实现对高、中、低档的不同层次的体育用品的共享,提升体育产品的共享力度。

(二)共享体育理念认识局限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对于共享体育理念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就拿共享健身仓来说,现在,像觅跑、抖吧之类的共享健身仓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首先,由于运动场地规模极为有限,共享健身仓类无法容纳充足的健身设备,健身设备种类非常少,很多健身爱好者都无法在共享健身仓内找到自己需要的设备,因而深感失望;另外,共享健身仓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像设备的维护、安全的管理等等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使得用户无法获得满意的体验,进而降低了他们的消费意愿。所以,现在很多体育产业实现的“共享”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升级。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其实是要利用不同业态的结合来产生更大的价值,为此,体育产业共享必须努力实现跨领域共享。

(三)共享体育设施不完善

现在,很多体育场馆虽然都积极运用O2O 模式开发的软件,然而,其效果也只仅仅体现在线上导流作用, 对于已经出现的市场失衡状况却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其实,我国的体育场馆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虽然“去中介化”措施有助于提升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但是我国体育场馆基数不足却是难以掩盖的事实。所以,对于我国的体育产业而言,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原有的体育场馆进行改造和扩建,并重新建设新的体育馆。就体育行业而言,体育运动场馆是基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如果体育场馆严重缺乏,要实现“共享”是不可能的。

四、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积极推广互联网共享体育模式

现在,我国的体育市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失衡状况。整个社会的健身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尤其是我国发起“全民健身运动”后,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虽然,我国政府在实现人均健身占地面积上做出了许多努力,然而,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体育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要积极利用“共享”来找到提升人均健身面积占有量的另外一条有效途径。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积极运用互联网共享模式,能大大提升公共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体育运动需求。我国有些地区人口数量非常多,广大民众的健身需求相对较强,基于这种情况,政府可以将一些闲置的校园体育资源实施开放措施,使附近的居民能够无偿使用这些运动器材,这种方式对于缓解公共居民健身场所压力是非常有效的,同时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身需求。当然,在公共健身场地方面加大资本投入,也是另外一条必须的途径。举例来说,像“趣运动”第三方运动资源分享平台,就是以资源收集的方式,来获取那些闲置健身场地的信息,然后通过分时转租的形式来满足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需求。有些运动对场地的需求专业性较强,像羽毛球、乒乓球等就属于这样的运动项目,利用以上方式对场地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利用,已经使很多健身爱好者大大受益。以互联网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资源整合力度,而且还能让健身爱好者享受更加快捷优质的健身服务,另外,现在群众健身的社会体育资源总量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这也说明共享体育的确有助于改善体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这对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二)制定互联网共享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则

现在,我国的共享经济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不过,纵观现在共享经济呈现出来的发展趋势,不难看出,仅仅体育产业的“共享”就已经出现了很多乱象,规则不明。现在社会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由于共享目标、权限以及范围规定不明确而导致的各种纠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像以“共享单车”为主要共享内容的一系列服务,就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责权进行明晰,更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监督并管控共享单车的服务水平,最终导致各种纠纷事件的发生。当然,“共享单车”只是属于一个代表,同时也说明了共享体育产业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才能有效避免各种混乱现象,这也严重阻碍了共享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有行业发展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必须加强规则方面的制度和设施。只有针对不同的共享体育项目制定科学的规则,共享体育才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同时还能够避免许多问题。

(三)以政府为依托,开展体育共享渠道,丰富共享体育内容毫无疑问,对

于群众体育的社会物质资源发展而言,政府是主要的推动力量。在共享经济视阈下,共享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大力量。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共享体育项目的种类是非常单一的,如果站在商业角度的立场来看,现在共享体育产业发展比较好的项目主要有共享单车、共享健身房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器械类以短期租赁为主的一种“共享”模式,共享的种类非常有限,共享的力度也不够,共享范围也相对比较狭隘。所以,共享体育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积极推动,并进行大胆尝试。另外,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共享体育产业也有这些优势,所以,共享体育产业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像吸引用户、服务反馈等等,所以,把共享体育和一些体育基地、体育小镇的发展结合起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途径。除此之外,体育产业还可以和科技相结合,构建体育共享网络,丰富体育共享内容。在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一定要抓住机遇,依靠政府的力量以及自身的发展潜力,借力共享经济,利用多个渠道来进行改革和发展,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大力支持全民健身运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共享经济视阈下,体育产业必须发展出一个崭新的运作模式。共享经济为体育产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非常好的发展机遇。体育产业要积极推广互联网共享体育模式,制定互联网共享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则,以政府为依托,开展体育共享渠道,丰富共享体育内容,借力共享经济,大力推动体育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满足民众对于健身的需求,优化体育健身资源的配置,实现体育资源的利用率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视阈体育用品体育场馆
使用与满足视阈下解谜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文化认同视阈下的海外统战工作
3项体育用品国标将成国际标准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