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棚户区改造融资困境及对策探讨

2020-03-01 04:43:39闻世胜
经济视野 2020年22期
关键词:棚户区困境民间

□ 文| 闻世胜

棚户区主要就是指城市中一些老旧的房屋,在棚户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卫生条件差,治安和管理比较很混乱,相应的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区,可以说棚户区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疮疤。当前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境和难题就是资金,要走出融资困境,就要从融资渠道、融资政策、投资收益等方面加以优化和改进,不断提升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的吸引力。

棚户区改造融资困境

融资路径单一,改造项目主体只有政府

当前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存在融资路径单一的问题。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改造项目的主体只有政府,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补助和银行贷款,地方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压力,而由于棚户区改造的内容十分复杂,既包括新的建筑项目的投资,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涉及到土地赔偿以及拆迁补偿安置等等,项目协调周期较长,投资数额高,投资回报率低,难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

缺乏长期规划,投资者信心不足

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之所以难以吸引企业和民间资本的融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长期规划,导致投资者信息不足。棚户区改造要与城市规划相符合,其用途有可能会随城市规划的变化而改变,这就使得许多的融资方案容易中途流产。在此条件下,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或者是民间资本一旦投入资金,有可能面临着资金用途不相符的问题,还要面对较为繁琐的审批流程,导致企业或民间资本在投资的过程中比较被动,投资信心受到严重影响。

影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成本不易把控

棚户区改造作为大热的民生工程,影响投资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相应的土地出让成本和房地产销售价格不断上升,棚户区居民对拆迁安置补偿款的数额要求不断上涨,棚户区居民安置难问题日益凸显,使得一些企业和民间资本望而却步,加剧了棚户区改造工程融资难的困境。

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有效应对棚户区改造融资难问题

加大宣传,拓宽融资渠道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使棚户区改造项目走出融资困境,政府就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面宣传,来吸引社会各方的关注,有效的拓宽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渠道。第一政府负责棚改的相关部门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调研,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水平,明确棚户区改造的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重点宣传棚户区改造项目建成之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二政府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棚户区改造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正面宣传,吸引一些大企业的关注,从而优化和改进当前的融资环境,为解决棚户区改造的融资问题奠定重要的舆论基础。

制定长期规划,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

要在根本上解决好棚户区改造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就要制定长期规划,增加社会资本的信心。首先,将棚户区改造与城市整体功能区规划结合起来,明确改造后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以优势项目和资源拉动资金支持。其次,要健全棚户区改造商业融资政策,取消政府购买棚改服务模式,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的方式给予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最大的优惠力度,减轻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的顾虑。最后,要完善棚户区改造政府和企业的沟通连接机制,政府财政部门及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联合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同企业、棚户区居民进行政策沟通和联系,并且引导企业正确的利用银行贷款、发放债券等的形式来筹集资金,有效帮助社会企业分散风险,缓解资金压力。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要惠及民生同时企业投资回报兼顾

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社会企业及民间资本最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收益和融资是否平衡,是否能够获得合理投资回报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棚户区改造要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要适当放手,提供政策支持,在惠及民生的同时兼顾企业的投资回报,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社会企业,不断的探索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多种经营建设模式,灵活对棚户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在不违背城市规划建设大方向的同时,实现对土地用途多元化的探索,这样才能够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保证后期的项目盈利,从而反哺前期的融资本息,很好的解决投资和收益平衡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经济新常态下,要加快解决棚户区改造的融资问题,就要持续改善融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坚持市场导向,健全棚户区改造的融资体系,进一步推动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棚户区困境民间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棚户区改造被设限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32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环境科技(2016年3期)2016-11-08 12:14:20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关于鼓励企业自主进行棚户区改造的探讨
棚户区改造方案——PPP模式初探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