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何 萍
目前,多数建筑企业存在员工专业素质低下,专业基础薄弱、思维观念陈旧的现状,这也表明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并没有建立健全,此类问题的长期存在势必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现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内外部各项变化及各方面的竞争,其必须根据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以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内部经营环境进行控制,保证审计的专一性及严格性。如今,多数建筑企业仅仅在基本控制流程的层面上进行防控,并没有将此种控制系统化、全面化,无法在各个部门及各个员工身上落实风险防控的责任及目标。一些企业领导甚至认为将内部控制错误理解为成本控制,直接导致内部控制管理的受限,直接影响企业在激烈市场的生存。
内部控制是一种对内部人员、资源进行全面管控的方式,其在运行中可能会花费一些人力、物力,但是对企业预防外部环境的风险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企业却仅仅认为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收益,而没有对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给予充分的重视,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忽视外界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建筑行业在成本的投入及利润的回报上与其他行业存在一定的区别,其要在市场上提升核心竞争力,则一定需要将企业管理建设与经济收益同步增加,不断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企业文化是有效将内部成员力量凝聚的根本保障,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达到提升员工幸福感及满足感的目的。对此,企业应当竭尽全力将内部控制管理的目标细化,以保障全体员工保持统一的价值观。如此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提升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许多建筑企业更多的是重视利润的获得,却没有从细节入手加强内部管理,更没有花费时间对企业文化进行经营管理。这对于企业综合方向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当顺应局势,掌握市场经济发展的走向,并根据产品经营管理出现的问题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方案,利用规范化的控制方式保证企业的顺利经营,减少来自外界的风险。对此,企业需要明确对个部门及各员工提出控制管理的要求,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企业在人员管理的机制上对公司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各个员工在工作中可以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减少工作的失误率。为更高效开展监督的工作,企业还可通过风险评估的方式改善内部控制工作。例如,企业应当定期对内部员工阶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绩效进行评估处理,并注重评估审查的结果,一定严格避免工作人员不饱和或是关键岗位人才缺失的不良现象;随时和主要的投资公司部门及经营管理部门核对内部控制制定的运行情况,及时完善业务的流程信息,需要从内部控制建设出发降低活动资金运行的风险。
建筑企业在施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其较其他行业需要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一定要建立企业风险防范管理意识,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及大小建立起预防风险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分方式提升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建筑企业在各个施工环节都有可能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可实施性进行充分的研究调查,尽可能排除外界环境的风险。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建立信用评估的体系,积极做好事前风险管理的工作。例如,企业对合同的制定及各类条款进行逐一分析,避免条款歧义对企业造成不良的威胁。企业风险管理并不是管理层事情,是关乎整个审计工作人员乃至全体成员的一项重大事务,需要全员参与才可以随时监督风险并及时解决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对此,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赋予内部控制管理一定的独立性及权力,以便在第一时间将不足及缺陷立马上报领导,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并降低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并不是模式工作,其在运行过程中涉及管理企业内部运营和经营成果,还需要根据实际经营问题及状况进行设计及审计,及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才可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引导企业更上一层楼。
内部控制人员的管理能力及专业素养是影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此,企业则是需要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控制管理的培训,使其了解现代化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保证其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并使其通过案例掌握内部控制的技能,才可以为建筑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企业还需要定期组织员工接受道德及法律教育,提升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执行率。企业可根据员工内部控制工作的完成度实行赏罚分明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在做好控制工作的同时,还可为企业控制方案或是资金的管理提出建设性意见,达到全面优化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