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谢 丹
市场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公司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但现在很多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着资本过剩、资源利用不充分合理、偿债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财务管理战略作为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了解公司的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和生产经营的偿付能力,能更好地了解企业发展概况并实行相应的财务战略管理,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优化企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激烈的公司竞争中,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判断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离不开对财务指标的分析,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可以更深刻、具体的反映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说,研究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
首先,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消费偏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机遇,并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第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时代已经进入,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工具和基础设施。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其作用到日常生产当中弥补在信息获取上的不足,便于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同时,这也扩大了中小企业的销售渠道。最后,国家及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加强政策和财政支持,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现如今小额信贷的发展,这些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条件。
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多种多样的,就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需求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加之销售环节的不畅通以及市场的不景气,中小企业面临着无法想象的生存发展压力。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上升,人们的消费需求面向高端产品,中小企业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第三,基本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后,中小企业将面临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发展还没有出现混乱,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经济而实施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主义,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劳动供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事费急剧上升,不稳定的劳资关系,频繁的劳资纠纷,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也在不断增加。供不应求,土地及相关厂房价格上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口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节能减排和环保强度增强。并且,短期的金融政策的调整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企业只有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作为战略目标才能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得到更大的利益。公司的财务战略目标明确了经营活动的过程和发展方向,明确了未来将要实现的财务战略的使命。所以,就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来说,企业的发展战略要维护其长期经营的稳定和安全,提高其自身的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同时,企业应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和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来制定多个可实施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为了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目标时,要注重收入与风险的平衡,适应公司的各个发展阶段,管理财务状况,严格执行目标的执行计划。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其实施是正确的。有效的财务战略能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其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的关键是制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设定并执行发展战略。这就表明在制定发展目标的时候需考虑国家和政府相应的政策或者是计划、市场环境以及需求的变化、社会发展趋势、行业竞争状态、可利用资源以及自身素质等。因此,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应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根据发展目标、发展阶段以及发展进程决定战略的规划,接下来,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实现路径。同时,为了提高企业价值,作为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可行的工具和方法来抵御风险,更好的控制损失。总而言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增强其经营管理水平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