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曼
(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北京 100045)
随着知识经济的提出和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各项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进入大数据数字化信息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人员要善于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以达到并胜任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只有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方能保障档案工作的高效开展。要想尽快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及时转变档案管理理念,根据新的发展环境,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使其逐步朝向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为档案收集、整合与归档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既可保障档案收集、整合与归档工作的高效开展,也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展开研究。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信息时代通过电子设备构建电子录入管理系统,实现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用现代化查询手段对档案资源进行查询与使用,在电子化工具支持下形成数字化档案载体,满足信息高速和准确应用,并且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原始真实性。
做好电子档案的收集、归纳、整理、分类,丰富收集档案的范围,优化和提升档案资源采集手段,用创新思维整合档案资源,建立广覆盖深层次立体化的档案数据资源体系,珍视和提升各类档案文化资源,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挖掘档案增值信息,全面提升科技本领以应对新时代档案管理新模式,是寻求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已逐渐从传统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国家在政策制定、方法改进、技术提升、设备配置、人员结构等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社会和网络每天产生档案信息的数量和种类与过去完全无法比拟。大数据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对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档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全新考验,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就要求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来适应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发展。
在未来信息时代发展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必然需要首先从具体管理人员着手,确保各个档案管理人员在自身意识创新背景下,相关工作行为也能够得到较好优化。从管理人员意识创新层面来看,需要首先把握好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并非简单的档案文件整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重点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资质审查力度,避免随意招募相关管理人员,能够重点从认知水平以及技能水平入手进行考核,保障所有任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相匹配的岗位胜任力。当然,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进行创新,必然还需要重点考虑到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新模式和新技术,尤其是对于信息化技术的灵活运用,更是需要明确其和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从思想理念层面予以转变,能够更好适应于新型档案资料管理模式,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最终必然也就可以更好优化自身档案管理工作,优化自身工作绩效。
在信息时代发展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为相关决策分析工作提供理想参考借鉴作用,往往需要首先确保档案资料更为全面详尽,如此也就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扩大档案管理范围。从以往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来看,往往局限性较为明显,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紧紧围绕着必要的信息资料予以搜集和管理,对于各项业务资料和数据的关注度往往过高,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信息收集应用,如此也就容易导致一些档案资料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基于此,未来各个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中必然需要进一步明确档案管理范围,尽量促使相应档案管理资料的搜集较为全面,贯彻落实大数据管理理念,要求将所有有关联的数据信息收集到位,然后予以分类存储,以确保其能够在未来应用中发挥理想参考 价值。
为了保障档案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应从提升其档案资料利用率方面入手,增强其整体的服务水平。从现阶段的档案工作来看,是以被动服务为主,即仅能根据相关人员的需求被动地提供档案资料服务,信息时代对档案服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相关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档案管理系统,在其中设计多个档案服务模块,细致分析档案服务的基本要求后,对档案服务功能进行逐步完善,提升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促进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坚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正确的发展思路为导向,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立足于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其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务必要考虑到资源共享方面的便利性,与有关单位达成一致,真正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资源共享的目标。
综上所述,当前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极为必要,该项工作同样也面临着较高要求,需要在未来重点围绕着各个方面予以创新优化,创新管理人员意识,扩大档案管理范围,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质量,形成更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局面,解决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