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城乡低保档案管理

2020-03-01 04:12:27周亚萍
卷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社会保障救助城乡

周亚萍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云南 个旧 661000)

在城乡低保制度的构建与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产生了低保档案,其真实的反映了区域困难家庭或个体实际困难状况,并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准后享受一定的保障待遇,形成档案记录后存档管理。城乡低保档案是国家及地方政府做出社会救助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低保工作完善发展的基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大众的切身利益。

1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特质

1)城乡低保档案分布较广。城乡低保制度是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是一种直接对贫困居民采用差额补助形式的社会救助制度。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差异较大,导致失去生活保障人群分布广泛,需要建立的低保救助档案数量也较大。

2)具有明显的动态特性。可享受城乡低保人群并非固定的,而是需要随着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动,低保保障对象一直是动态变化的。另外,由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低保标准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此时城乡低保机制所覆盖到的符合条件人群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城乡低保及其档案管理上也被赋予了显著的动态特性。

3)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个体的城乡低保救助对象是组成低保档案的基本单位,城乡低保档案的建立则是以某一具体个人或家庭为实施对象来实现的。当个人或家庭成为低保救助对象后,则会形成独立的档案记录信息,以此作为享受相关社会救助的原始凭证,这也将成为保障个人权益与切身利益的重要文档。

4)涉及层面较多。目前我国低保审批实施采用的是分层责任制,其中涉及村组居委会、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及县市级民政部门等层面。具体步骤为先由当事人向所在村组居委会提出低保申请,经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后报由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审核,由其给出复审意见,最后,由民政部门给出最终审批决议。这种逐层审批的城乡低保,在审批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审批部门,也由此决定了城乡低保档案的多层面特性。

2 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低保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低保档案作为民生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低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真实、完整的数据支持。但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错误认识,片面的认为只是文件管理这种基础、重复且事务性的工作,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无法树立起正确的意识与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有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严重阻碍了新形势下城乡低保档案管理的高效开展。

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从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实践来看,由于其中数据信息涉及面广泛、覆盖范围大,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加之档案管理特有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导致了城乡低保档案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性重复的工作。但目前部分地区对档案管理基础建设的不重视,导致信息化建设滞后,档案管理仍沿用传统模式致使效率低下。另外,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工来处理大量的档案文件及数据信息,不但增加了档案管理成本,还极易造成人为因素引起的管理失误。

3)档案管理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城乡低保档案管理可以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使其更加科学、有效。但在显示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更加注重档案完整性与安全性,而对档案记录的内容缺少深度分析与归纳。尤其是缺乏对档案管理的创新思维,对相关工作的认识与模式还停留在早期阶段,严重阻碍了城乡低保档案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3 促进城乡低保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措施分析

1)充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积极创新。城乡低保档案的利用直接决定了城乡地区低收入家庭及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清晰的认识与正确的态度,重视低保档案的管理与工作模式的创新。完善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范,从建档到信息收集再到档案利用,做到有据可依、清晰准确,实现相关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与标准化。

2)加快低保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中,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动了各行业的信息化与电子化发展。而城乡低保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繁杂、涉及面广泛的社会基础保障工作的一部分,日常管理分散了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不利于低保档案管理工作创新与优化。因此,有关单位部门要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来高质高效的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城乡低保档案管理目标,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档案管理全过程中。通过配置适宜的硬件设备与搭建匹配的软件环境,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与相关系统应用实操技能,切实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深度挖掘城乡低保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社会保障体系事关国计民生,而城乡低保工作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其档案管可以更加完整、充分的激发出档案信息对我国社会保障机制的优化、促进作用。因此,在政府有关部门汇编城乡低保政策、各个地区低保人员类型与具体情况时,将日常工作中分散的、静态的低保档案信息转变成为系统化、规范化以及动态化的信息资源,更加完善、科学的服务于地方社会保障。首先,从低保档案历史数据中总结出低保帮扶对象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制定精准的社会救助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其次,收集、分析低保档案中人数规模的变化规律,为地方政府筹措救助资金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完善的、完整的城乡低保信息,切实提高相关决策的科学性。通过以上种种城乡低保档案的用途挖掘,进一步彰显出低保档案在新形势下功能与角色的转变,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低保档案不但详细记载了地方低保对象的信息、数量、规模以及所享受的社会保障等内容,还反映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社会民生保障事业的历程,是社会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石与衡量该制度功能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大力促进城乡低保档案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成为新形势下低保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为了更加精准的服务社会与大众,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依据一定时期内的低保档案规律与特征进行深度总结与分析,并基于此优化相应的档案管理模式与措施,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掘城乡低保档案的功能,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广大群众。

4 结语

城乡低保档案是低保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的基础依据,其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度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与投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与措施实现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切实提高城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救助城乡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44
水下救助抢险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水下救助抢险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40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