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代新
[摘要]新課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使得教师不敢对学生做出过多的引导,更不敢直接告诉学生,唯恐被扣上“灌输”的帽子。通过两个教学案例充分展示告诉学生与否给数学教学带来的不同效果,深入分析“告诉”这一教学行为的实践意义与价值。[关键词]以人为本;灌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95-01
前段时间有幸聆听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马云鹏教授的讲座。马云鹏教授提出教师的教学仍然以讲授为主,有时甚至也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后来又听了夏青峰老师的一节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他多次采取了直接告诉的教学方式,我充分认识到:告诉,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告诉,很多时候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
一、适时告诉,基于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时,我出示课件: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服装分大号、中号和小号,身高120?129 cm的适合穿小号,130?139 cm的适合穿中号,140?149 cm的适合穿大号,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这道题要求学生统计不同身高的人数才能解答。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有的学生用直接数的方法,有的用做标记的方法,有的用画对钩的方法,有的用画“正”字的方法……可在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例题的数据统计后,在检查学生的统计结果时,我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统计的数据是错误的。我以为是学生才刚开始接触统计数据不熟悉方法,熟练了就好了,于是在让学生订正完之后,又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完成练习第一题,结果和例题一样不尽如人意,出错的人数并未减少,一节课就在学生的改错中过去了。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统计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并不难,以前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学生几乎没有出错的。我认真钻研教材后发现,本节课的知识与之前统计的内容相比有所不同:(1)数据较多;(2)数据混乱;(3)项目复杂;(4)统计过程经历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等步骤,导致学生在统计时容易出现多数或漏数的现象。再加上我不加引导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大部分学生都使用分类数的方法。于是我告诉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画“正”字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以人为本,不是顺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信马由缰。真正的以人为本更应该理解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种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然生长,教师的有效引领,及时干预,甚至是直接告诉,也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巧妙告诉,引领教学走向高效
在对第二个班级进行教学时,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法,先出示课件例题,在引出分段整理后,同样是先让学生说一说学过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让他们使用自己喜欢的统计方法,并简单描述统计的过程。再引导学生比较哪种统计方法不易出错,在对几种统计方法进行评价时,我有意强调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是一个一个数据统计的,不会重复,也不容易遗漏,还让三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用画“正”的方法统计第一竖列的数据,熟悉这种统计方法。接着让全班学生用这种方法在书上自行统计,并将数据填入表格内。我检查统计结果后,惊喜地发现全班52人有51人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只有1人出错。在对学生提出表扬之后,我抓住契机又让学生说一说这种统计方法的优势,并告诉他们在统计时用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稍麻烦一些,但不容易遗漏和重复,准确率高,在生活中的选举、投票等很多场合经常用到,是一种很有效的统计方法。在做练习题时,我也要求他们先用画“正”字的方法在旁边统计出来,再将结果填入表格内,学生的统计结果几乎没有出现错误,课堂教学效率很高。
告诉绝不等同于灌输,不能简单认为课改十年后我们又回到了原先的起点,而是说我们的告诉使学生变得更加理性。一味地顺应学生,与一味地灌输一样都走向了教学的一个极端,是不可取的行为。告诉可以理解为介于灌输和学生自主思考中间的一个黄金分割点,它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充分关注学生认知的全过程,厘清学生认知上的难点、易错点以及思维发展中的瓶颈。及时巧妙地告诉,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的关键处突破自我,实现提升。
告诉不同于灌输之处还在于它不是将学生当作“容器”,全盘给予,而是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一个鲜活的生命,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的有效给予。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一个问题的解答步骤,而是一个思考的方向,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部过程,而是关键处的一句点拨,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答案的正确与否,而是有效的反思回顾。因此,告诉是一种教学艺术,巧妙地告诉让数学教学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