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操》及其他

2020-02-28 11:52颜湘君
书屋 2020年2期
关键词:碣石幽兰士人

颜湘君

电影《孔子》描绘了孔子在鲁国实行以周礼治国的政治理想及其失败的过程,及孔子携徒周游列国的故事,片尾以一曲王菲演唱的《幽兰操》结束: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以日以年,我行四方。

文王梦熊,渭水泱泱。

采而佩之,奕奕清芳。

雪霜茂茂,蕾蕾于冬。

君子之守,子孙之昌。

《幽兰操》作为古琴曲,又深蕴着中国士人对琴乐的热爱。琴是士人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之音优雅平和、宁静邈远,既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也体现了士人高雅淡泊的心志和美学追求。

相传孔子不用于世,于是作《幽兰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据《乐府诗集》记载:“《猗兰操》一曰《幽兰操》。《古今乐录》曰:‘孔子自卫反鲁,见香兰而作此歌。《琴操》曰:‘《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历聘诸侯,诸侯莫能任。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香兰云。《琴集》曰:‘《幽兰操》,孔子所作也。”

孔子博学多才而不为世用,明知不可为而勉力为之,为鲁国的安定、周礼的恢复和仁政德治的理想奔走天下,历经磨难十余载,时光流逝却不得施展才华与抱负,没有吕尚那样的为王者香的机会,只好空谷幽兰徒然自芳。

不得志的孔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和心灵从卫国返回鲁国时,已经六十八岁了,弟子颜回安慰道:“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仿佛对一切安之若素的孔子在归途中看到兰花摇曳于荒草之中,还是忍不住叹息道:“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

不论《猗兰操》是否真为孔子所写,因其借兰伤情,惜瑶草之徒芳,悲时光之易逝,也的确暗合了孔子老年不为人知的孤独和不得重用的幽怨,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李白《将进酒》)的最好注解。“兰当为王者香”寓意“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与抱负;“独茂”寓意“穷则独善其身”的处境,以及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时光流逝的忧伤。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和梅的孤绝、菊的清傲、竹的气节不同,兰花以其内敛含蓄的风华获得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士人的情感认同。“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是中国士人追慕的圣贤楷模,对士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而后的士人在幽兰独芳的情境中抒发了无限的感慨,表达了中国士人的人生理想和集体意识。《幽兰操》成为中国士人情怀的典型抒发。

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中收录了鲍照、辛德源、崔涂、韩愈等人的《幽兰》或《猗兰操》。中唐时期的韩愈以恢复儒学道统地位为己任,力排佛老。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崇信佛教的唐宪宗劳民伤财,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来供养,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触怒唐宪宗,结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深感不用于世,因之拟《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这首诗歌正是电影《孔子》片尾曲《幽兰操》所本。诗前序言曰:“孔子伤不逢时作。”诗歌可谓深得孔子之意,又何尝不是韩愈借孔子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呢?

古代士人无论是得志之时还是失意之际,琴相伴左右,中和雅正之音,使之宁静高远。

春秋末年,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古琴曲《幽兰操》相传为圣人孔子所作,士人在宁静玄远的琴音中,追慕圣贤孔子,叹惋幽兰独芳,借寓淡泊之志。在唐代,《幽兰操》是非常流行的琴曲,白居易就曾经写下了《听幽兰》一诗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幽兰操》琴谱为唐代人手写的文字谱《碣石调·幽兰》,原物现存日本,记谱年代大约在武则天时期(690—705),文字所记是左右两手在琴上演奏的指法,用共计四千九百五十四个汉字记录乐曲,极具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谱前有小序:“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嶷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以陈祯明三年(589)授宜都王叔明。隋开皇十年(590)于丹阳县卒,年九十七,无子传之,其声遂简耳。”根据该序可知,《碣石调·幽兰》当时就去“碣石调”而以“《幽兰》”称之,谱前注有“一名《猗兰》”,可知《猗兰》为此曲的别名,唐人所记《幽兰操》琴谱为南朝梁时的丘明所传。1880—1884年,考据家杨守敬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在访求古籍时发现了《碣石调·幽兰》,把它影摹下来,编入其主持刻印的《古逸丛书》。自1884年影印刊行后,《碣石调·幽兰》才逐渐为国内的琴家所知。清末民初时,著名琴家杨时百历时三年,将《碣石调·幽兰》一曲弹出,并译成减字谱和双行谱(文字谱与减字谱对照),还将《碣石调·幽兰》指法研究心得写成《幽兰古指法解》编入《琴学丛书》。杨时百原名杨宗稷,湖南宁远人,非常敬仰《碣石调·幽兰》传谱者丘明的为人。丘明晚年隐居九嶷山,自号“九嶷山人”,杨时百也是九嶷山当地人,遂创“九嶷琴社”在京授琴,从而形成民国时期著名的“九嶷派”。此外,明、清时期的琴谱,如1425年朱权的《神奇秘谱》、1549年汪芝的《西麓堂琴统》、1802年吴灴的《自远堂琴谱》等均收有《幽兰》或《猗兰》。而上述琴歌从诗体和篇幅上可以看出,音乐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关系已不可考。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古琴的中和、雅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琴成为士人修身养性的必备之器,“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至今流传下来的琴曲有三千多首,堪称乐器之首。唐代是古琴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清朝后期逐渐衰落,到今天,全国会弹古琴的也不过一万人。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質文化遗产的代表,古琴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古琴还在一些有影响的影视剧中出现,如电影《孔子》、《英雄》、《赤壁》,电视剧《三国演义》等,通过影视媒介的传播,古琴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了解并喜爱。古琴曲《幽兰操》深刻体现了中国士人对琴文化的热爱。琴是士人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之音中和雅正,既符合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说,也体现了士人宁静淡泊的心志和美学追求。

猜你喜欢
碣石幽兰士人
碣石山下歌声起
魏晋士人的“身名俱泰”论
《气若幽兰》
琴曲《幽兰》探微
碣石在秦汉时期历史中的地位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幽兰
大禹治水曾到碣石山
幽兰未折,他亦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