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南
胡适曾在1931年4月2日给北平香山慈幼院教育图书馆一位叫贺秉钧的青年回过一封信。查《胡适全集·书信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胡适书信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和《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等均不载此信,这封一百余字的短札当属佚文了。其实见过这封短札的人还不止发信、收信的二人,当时贺秉钧将这封回信连同自己的去函,另加上香山慈幼院院长、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熊希龄的去函,熊的回函以及贺氏家谱中六世祖贺世盛传记等资料油印成一个十六开本的小册子,寄往各大型图书馆,寻求帮助,希冀找到祖上贺世盛所著《笃国策》的奇书。那么他找到这部奇书了吗?
话说远了,我们还是先看胡适的回函及贺秉钧的去函吧。
胡适回函如下:
槐青先生:
谢谢你的信。世盛先生的事迹我已读了,他确是一个有奇气热肠的人,我们都应该景仰。但他的《笃国策》似未必有刻本,恐不易访求了,最好写信给故宫博物院文献丛刊的编辑诸公,请他们留意检查乾隆五十三年贺世盛一案,或有一线希望。
通谱奉还。我若有机会,一定留心此事。
胡适 廿,四,二
槐青应该是贺秉钧的字,他给胡适上书,内容如下:
适之先生:
您是好打抱不平的,我介绍一位好打抱不平的给您;您是好读奇书的,我介绍一部奇书给您;并且希望您设法把它找出来,使它流传世间,我想他的价值总不在《儒林外史》之下。因为他确是一个奇人,所以爱做奇文,爱著奇书。他是一位最同情于平民者,所以他爱替平民打抱不平,专替被压迫的平民反抗,甚至于惩治当时——乾隆时那般贪官污吏。可惜他晚年为冤家所陷,家人畏祸,把他一生著述付之一炬,致使这位奇人和这部奇书埋没百余年,至今——甚至将永远无闻矣!真可惜!
适之先生,我想以您的资格和您的好奇心或者可以使这位奇人和这部奇书发掘出来吧!
这位奇人是谁呢?就是我的六世祖贺世盛(学名际昌)。这部奇书叫什么呢?就是他著的《笃国策》。有什么根据呢?请你看魏源著的《圣武记》中的一段(原文照抄附阅)和我先父(名斌)纂修《贺氏家谱》中的坪上世盛公传一篇。
适之先生,您有意吗?不多说了。
祝您健康!
贺秉钧
二0、三、卅一
附:《贺氏通谱》一本(中有世盛公传一文),又《圣武记》所载关于此案原文一纸。
以如此口吻给大名鼎鼎的胡教授写信,吸引他的好奇心去发掘一部奇书,可见胡适的好学和他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
在此之前,求证者还给香山慈幼院院长、原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去函询问,语气就严正多了。原信较长,此不录。熊公回复简短:“尊先公事迹应于清史馆或各部旧档案中寻求,国民政府接收委员所管者房屋、器具、新式档案,决无此物也。”
贺世盛为何人?贺世盛案又是怎样一桩案件呢?
贺世盛(1719—1788),湖南耒阳人。原为耒阳县学增生,于乾隆十七年(三十三岁)入学,四十六年(六十二岁)告给衣顶。告给衣顶,是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项制度,就是考生年老力衰或考取士子三十年后,可以不参加乡试而享受皇家赐予的冠带、衣物。这是政府安抚落榜士子的一项措施,同时也是读书人的一种荣誉,但皓首穷经,这也意味着读书人仕途的终结,这荣耀也往往刺激着读书人脆弱的神经。获得告顶之后,贺世盛抛妻离子,离开居住的离城五十里之黄泥塘,潜居县城祠庙,替人写起了词状,就是后代贺秉钧说的“爱替平民打抱不平”。也从此时起,他开始写作《笃国策》,干出“妄议朝政”这样的大事来,以致后来湖南巡抚在奏折中说他“负性狂诞,自谓抱负不凡,因科名未遂,常怀愤懑,迨告顶以后益复抑郁无聊”,“将开捐之事反复指斥,肆意狂吠,……”
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天,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湖南巡抚浦霖在前往溆浦等县查看灾害情形时,接耒阳县知县禀报,称该县生员贺世盛寄寓县城宗祠内,代人作讼词,诋毁官府,行为不端,旋即派员捉拿。在其寓内,搜得尚未成书的《笃国策》一本,语多悖逆;当即锁拿案犯,除案犯之侄贺家瑾在外贸易未归外,将其子侄等共十七人一并羁押审讯。
回省之后,浦霖会同湖南学政大臣钱沣等一同审看《笃国策》,断定这是一部“指斥官员,妄议朝政”的“犯逆之书”,读之“不胜发指”。因案情重大,浦霖旋即将该书密封,具折,四百里驰奏乾隆皇帝。
《笃国策》到底是怎样一部逆书,以致让他们如此惶恐不安呢?据浦霖奏折呈报,《笃国策》为抄本,共二十六页,又自作序文三页,尚未成书。“书内文辞繁复,语句支离,而其显然悖逆肆行、狂吠者不一而足……”至于寫作《笃国策》的目的,奏折里说,案犯“自乾隆四十六年立意著书至案发已及八年,……将平时记诵故事、成语及邸抄内一二事,并阑入催科听断以及远年词讼,逞其狂诞,拉杂攒凑,名为《笃国策》,以见其学问淹博,兼通时务,又自作序文称为陈策序意,欲于书成之后赴京进献,图赏官职以邀荣宠,此该犯私行著作之实情也”。
不知到底是一片忠心还是邀宠之心作祟,总之,贺世盛犯下了滔天大罪,自己引来杀身之祸不说,还牵连到家族子孙。大逆之罪,历来为重罪。按清律,犯大逆者当凌迟处死,正犯之子孙、兄弟及兄弟之子年十六以上皆斩,十五以下及正犯之妻、其子之妻给付功臣之家为奴,正犯财产入官。依据诸条,浦巡抚准备判贺世盛凌迟处死,贺之胞弟及子侄等年十六以上者虽不知情,“按律缘坐”,拟断斩立决,先行刺字;贺麒麟、贺又麟、贺三麟等为正犯之孙,因未满十五岁,当与正犯之妻、子媳等俱给付功臣之家为奴,财产归公,未到案之贺家瑾继续缉拿,“获日另结”。
军机处获折后,经呈奏皇上,获朱批,责成将此折先交大学士、九卿会同发司会审、“核拟速奏”后,再行审阅。按照办事程序,九卿即刻会审该案,立马给皇帝上奏,除关于案犯处置同巡抚所拟外,另加了对书中所言及的各地方官员贪污徇私,乘机“浮收”等弊,给出了令巡抚“密访严查,据实具奏”的建议。
乾隆帝看了这个回折之后是怎样批复的呢?在余余字的朱批上谕中,乾隆皇帝先是针对贺世盛在书中对其“开捐为财,有碍正途”的指摘,给自己鸣不平:“朕临御五十三年,普免天下地丁三次,蠲免漕粮两次,一遇水旱偏灾无不立予蠲赈。”三次普免全国地丁银,又两次减免漕粮,更不说灾凶之年减免之数。“两次开捐,不敌一次普免之数”,历数自己主政以来勤政为民的善政,一向悲天悯人,加之此时乾隆正被洪水灾情弄得焦头烂额,洪水围城的消息频频传来,烦怨苦闷,正好借此宣泄。接着,“心转觉不忍”而加恩宽免。怎么宽免呢?对贺世盛吧,还是要惩处,若臣民纷纷效仿,对朝政指手画脚,我这皇帝还怎么当?但贺也情有可原,言出悖逆,是由“失志场屋,贫苦无聊……借以抒其抑郁”。于是,加恩宽免案犯贺世盛,将其由凌迟之刑改为斩立决;以“子贺家瑞见伊父所抄书之中多违碍,屡次跪劝烧毁,尚为知礼守法,且其余子侄……俱在乡务农、不通文理,未经举首亦属可原”为由,对其子侄“法外施仁”,一律“加恩竟免”。为显皇恩浩荡,特嘱当将此上谕给予案犯阅看后,再行正法。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贺世盛私造《笃国策》一案。
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曾根据清宫旧藏档案资料,在1931年到1934年间陆续排印了九辑《清代文字狱档》,贺世盛一案列在第三辑最末,想必好奇心极强的胡适和急于寻求答案的贺秉钧当时都曾见过。只是文档中没有言及对抄本《笃国策》的处理,想来乾隆看过之后,可能就付之一炬了。这时朝廷正在编撰《四库全书》,抽毁之书何止万千,又何独在乎一册尚未完成且“语多狂悖”的抄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