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0-02-28 17:12徐树红胡晓天
决策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科技型基金

◆徐树红 胡晓天

一、科技型企业生命周期各发展阶段融资痛点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和资金需求特征。哈尔滨市科技金融不发达,缺乏多样化的股权、债权融资工具,大量科技创新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融资少等结构性问题,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企业均面临不同融资痛点。

(一)初创前期企业融资痛点

哈尔滨市科技型企业初创前期的融资痛点主要表现在内源融资难以满足需求,天使投资严重不足。天使投资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启动资本和核心推动力量。哈尔滨市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主要有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爱立方孵化器管理的规模1亿元的双创基金以及市食品产业研究院发起设立规模1亿元的食研青禾基金等,投资于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规模和比例非常小,对于众多初创型科技企业来说是“僧多粥少”,限制了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哈尔滨市拥有雄厚的科教资源,科技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9位,拥有51所高校、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25个国家级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近150个,孵化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总数达到4000余户,“科技动能”后劲十足。哈尔滨市并不缺乏好项目,但由于缺乏天使投资,绝大多数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数量众多的种子期项目成长缓慢甚至夭折。哈尔滨市每年流失掉很多好项目、好企业,被深圳、杭州、宁波等地天使投资挖走,“墙里开花墙外香”“出外觅食”问题严重。

(二)初创后期、成长期企业融资痛点

哈尔滨市处于初创后期和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由于债权融资不能规模化进入,风险投资不发达,很多企业出现“成长瓶颈”。2018年,全市通过国家平台评价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010家,高新技术企业774户,在副省级城市中居后,独角兽企业还是空白。缺乏风险资金投入是制约哈尔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哈尔滨市科技风险投资起步较早,但由于后期投入不足,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目前规模仅3.69亿元,在副省级城市排名末位。风投机构少、规模小,难以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成长期企业亟需快速形成市场规模,需要大规模的外源性资金支持。企业经过前期股权投资后,顾虑股权过多稀释,成长期更期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债权资金。但此阶段的大多数科技型企业资产总额少、缺乏有效抵押物、市场前景不稳定、财务指标无亮点,难以获得金融机构青睐。加之哈尔滨市缺少科技担保、科技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债权融资难上加难。

(三)扩张期、成熟期企业融资痛点

科技型企业在扩张期面临的融资痛点主要是股票发行上市慢、债券发行渠道窄,企业希望通过股票、债券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的愿望较难得到满足。当科技企业进入扩张期以后,进入稳定的获利期,销售增长率和利润率逐步稳定,融资能力大幅提高。尽管商业银行愿意贷款,很多企业更青睐于通过公开市场发行股票(IPO)和债券进行低成本的融资。成功上市是企业成熟的标志,如同鲤鱼跳龙门,会发生质的飞跃。这个阶段企业需要有资源的投资方,而不仅仅是财务投资者。哈尔滨市目前缺少后端做上市的私募股权基金和产业并购基金,无法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和并购提供资金、管理及资源等更多帮助。另外,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直接融资在资本规模、存续时间、净利润等方面设有诸多门槛,首次公开募股的相应费用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限制也较多,对绝大多数中小科技企业而言要求太高。

二、科技、金融、产业融合问题与制约

哈尔滨市科技金融工作启动较早,是最早一批成立科技银行、最早组建科技风险投资机构、最早设立科技担保基金、政府基金全国首家成功退出的城市,推动了一批科创企业快速成长为“小巨人企业”,曾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但囿于自身对于科技金融对培育壮大科创企业的关键作用认识不足,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金融工作停滞、落后,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有限

尽管哈尔滨市职能部门、市级及区级层面针对鼓励创新创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曾出台相关政策,但缺乏整体部署和联动,尚没有一整套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方案。科技研发和科技产业投入供给不足,缺乏基本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科技融资担保基金、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性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政府引导基金整体效率不高。创投引导基金,与域内外20个创投机构合作在哈设立子基金,有力支持了新光光电、精准基因、星云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但5年还未完全投完。市产业引导基金及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目前共有38支产业基金通过了专家评审,仅两支产业基金落地,其中新区产业引导基金出资2.3亿元,市产业基金尚未出资。在国家财政扶持产业发展资金分配方式“拨改投”环境下,全国政府引导基金2014年始暴增,对优质GP的争夺竞争激烈;而随着近年资管新规、去杠杆政策的持续,VC/PE基金的募资难度日趋增大,市场趋势低迷。加之,哈尔滨市政府引导基金缺乏相应的容错机制,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顾虑,导致基金投资谨慎“有钱不敢花”。

(二)产品创新不足,科技金融模式和功能单一

从债权融资看,域内科技金融机构主体数量较少。仅哈尔滨银行和龙江银行两家城市商业银行设立科技特色支行,哈尔滨银行哈分行新区科技支行2017年成立以来累计为开户的70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投放贷款近4000万元,龙江银行为安天科技发放了全省第一例专利权质押贷款;哈创投集团盈方科技小贷公司累计为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贷款10亿元。虽然有所起步,但哈尔滨市整体科技信贷投入量偏少,科技产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低,与科技产业信贷需求相比缺口很大。同时,在信贷品种、融资方式等方面创新不足,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知识产权评估困难、操作成本高、审批流程长,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仅开展过几例,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欠缺。

从股权融资看,功能缺失、生态失衡。哈尔滨市股权基金规模小,功能有的欠缺甚至是空白,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母基金、天使基金、PE基金,还没有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投资并购基金完整的创新资金链。尤其是投资于早期的天使投资数量少、规模很小,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和项目投资供给不足,能输送给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阶段的优秀项目少,使得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难觅好项目,导致投资生态链失衡、结构错配。

从融资模式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早期设立的科技担保基金被取消,缺少政策性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发展滞后,只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缺少专利权质押保险等科技创新型企业急需的险种。投、贷、保联动机制未形成,模式和产品较单一。

(三)配套服务不健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生态体系待完善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没有发挥,配套服务还不健全。为推动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市科技局采取“加挂”方式搭建了“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哈尔滨新区今年初成立金融服务中心,经开区设立了龙哈工业云金融服务平台,但受平台运作时间短、资金约束、体制机制等制约,平台业务刚刚起步或尚未开展,线上线下很多功能还不具备。且各平台相互缺少关联,没有资源共享,无法形成合力。

科技型企业发展不足,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缺少优质项目资源。哈尔滨市科技孵化器在全国排名靠前,但专业孵化器少,加速器严重缺失。还没有针对科技型企业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全生命周期,从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到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给予的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撑不足。科技型企业发展环境不佳,企业总量少,高成长性企业更少,符合基金管理人要求的优质项目不足;高科技龙头企业缺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基金投资项目无法通过本地企业并购退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少,基金退出渠道不畅。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科技金融与产业的高效融合。

三、相关对策措施

哈尔滨市科技金融已严重滞后于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亟需建立政府引导、多元支持、资源整合的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和金融杠杆作用,推动产业链、金融链、创新链三链融合,激发创新驱动和资本驱动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大动力,使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以顶层设计的政策体系,打造三链融合生态圈

一是整合资源,补短板,出台政策。建议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全市科技金融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统筹规划,制定出台加强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的意见和实施方案。针对哈尔滨市科技金融发展阶段,首先建立基本政策性产品,尽快补齐科技金融短板。设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科技担保补贴、科技保险补贴、贷款贴息、融资奖励、鼓励中长期股权投资等,为企业提供覆盖成长全过程的融资资助体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域配置,逐步完善政策体系,形成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担保资金、保险资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资本市场协同发力、相互补充,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发展机制。

二是政策叠加,抓机遇,提升格局。把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工作与哈尔滨新区、自贸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深哈合作等哈尔滨市面临的系列政策优势及全市发展战略相结合,重点在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上取得突破。充分发挥自贸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吸引高端金融机构集聚,引进高端金融人才,创新金融产品,打造科技金融创新高地、资本特区和人才特区。以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积极争取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中俄合作科技项目落户哈尔滨市,努力在对俄金融上迈出更大一步。优化全市金融产业布局,哈尔滨新区金融集聚区要突出科技产业服务功能,实现区域性金融中心与区域性科创中心融合发展的重大突破。

(二)以政府投资基金的工具,提升科技金融资本信心

一是更好发挥政府基金引领作用。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培育种子期、初创前期科技企业;补充创投引导基金、科技风险基金,解决科技型企业“非死即走”问题。围绕哈尔滨市构建“4+4”现代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哈尔滨产业投资基金、哈尔滨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新经济等专项子基金,培育优势企业。建议与省内上市公司合作成立科技企业并购引导基金,用于整合、重组、改造产业链上的企业、关键技术和资源配置,壮大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

二是建立健全政府基金“募投管退”机制。在资金募集上,鉴于哈尔滨市政府财力有限、民营资本薄弱,应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东北振兴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级基金跟进投资;加强与省新产业投资集团合作,充分利用科力、辰能等省内创投机构的品牌影响力,省市联动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与国内顶尖股权投资机构合作;特别是以深哈合作为契机,借助深圳股权投资基金优势和产业金融专长,对哈尔滨市企业股权投资、并购重组、产业整合提供资金支持,对接深圳的创新经济、先进管理模式、潜在合作项目等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政府引导基金与央企、上市公司、领军企业以及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院所等协同合作模式,设立子基金,支持创新创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基金存续期限、返投比例以及跟投、让利、退出、容错等方面探索更灵活的基金管理和运行机制,将参股模式、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

(三)以多元科技金融的产品,拓宽科技企业融资渠道

一是创新科技金融组织机构。支持科技保险、科技银行、科技担保、科技融资租赁和科技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的设立,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以平安银行落地为契机,支持其以金融全牌照优势创新科技金融服务。设立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恢复市科技金融担保基金,以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和担保,满足科创企业间接融资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接,合理分担贷款风险。

二是推进多维度产品创新。充分利用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动哈行、龙江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使用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保单质押、债券质押等多种担保方式,推出“科技孵化贷”“成长贷”“园保贷”等创新性科技信贷产品;进一步放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条件,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支持哈行申请“投贷联动”试点,优化“政府风险补偿资金+保险+银行”模式,让无形“知本”真正能够转变为有形“资本”。鼓励保险机构加快设计推出专利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险种,支持发展“保投联动”“保险+期货”等新型产品和业务;在科技金融专项中设立科技保险保费补贴专项,有效分散和降低科技创新风险。以中融信托大厦落户哈尔滨新区金融商务区为契机,鼓励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信托贷款、股债结合、资产证券化等科技金融服务。

三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实施“冰城之星”上市培育计划,积极引入沪深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哈尔滨市设立东北区域服务中心,努力与港交所、新交所等建立长效沟通联系机制。与中关村产业联盟合作,建立新三板加速器,争取更多科技型企业挂牌。充分发挥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特别是科创板作用,提高股权交易活跃度。支持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完善创投资本运作闭环,提高在哈项目退出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股权投资支持哈尔滨市创新创业项目。支持新三板挂牌企业发行“双创债”,减少资金筹集时间成本,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四)以各类平台完善的功能,提高创新与资本对接效率

一是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议由市科技局和哈尔滨新区或与哈行、哈创投合作,共同建设市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以哈尔滨新区金融商务区建设科技金融大厦为物理载体,集聚科技和金融资源。组建由校所、科技型企业、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银行、证券、信托、保险、担保、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参加的哈尔滨科技金融联盟,构建常态化科技、金融、产业对接机制,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态。依托经开区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融资路演平台,扩大影响和辐射力,建设东北区域性科技金融路演中心,开展投融资路演、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成果发布推介、高层人才汇聚等服务,广泛集聚和精准对接海内外资本及创新要素。以科技型企业评价备案为抓手,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建立企业信息和信用数据库,搭建面向科技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符合哈尔滨市实际的集融资担保、贷款融资、股权投资、培育上市、价值评估、信用促进等综合性多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创新创业与创投高频共振。

二是完善科技金融交易平台。整合省市知识产权服务相关机构,省市联动,借助自贸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优势,探索建设立足我省、辐射东北的中国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条件成熟申请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以专利技术为主体,为企业提供价值评估、知识产权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科技政策解读、专利检索、人才交流等综合服务。充分发挥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作为科技企业孵化摇篮、企业上市培育基地的作用,为发展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权转让、债券融资等多项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向新兴行业、创新型企业集聚。

(五)以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产业,集聚科技金融资源

一是提升科技创业孵化质量。厚植孵化土壤,落实好各项扶持措施,建立健全“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积极发展“资本+孵化”“科技+孵化”“人才+孵化”多种模式专业孵化器,支持深哈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更多的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激光通信、石墨烯、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建设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凭借自身行业优势提供全产业链的孵化服务;引进一批与哈尔滨市产业高度关联的新型研发机构、应用型科研机构、技术创新中心,为哈尔滨市壮大科技企业规模,培育发展新动能发挥更大作用。

二是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聚焦以备案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科创企业,制定种子期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符合成长规律的遴选标准、扶持政策和培育方案,建立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梯度培育体系。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库,整合优质要素资源对入库企业实行精准施策,提供政策扶持、金融支撑、人才赋能等全方位服务。通过市、区、产业园区联动,围绕“4+4”产业规划,加大力度引进一批、通过技改壮大一批、着眼长远培育一批,重点培育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筛选高精尖技术领域科技型企业,专人跟踪服务,催生一批能够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资。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科技型基金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