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星
(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临床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患者常常在破裂或流产前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少数患者表现为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异位妊娠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甚至休克[1]。异位妊娠破裂将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异位妊娠患者尤为重要,药物治疗中,常用的有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但甲氨蝶呤容易引起患者肝功能异常,但有研究表明,肝功能的异常与甲氨蝶呤的剂量有关[2]。本文中,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不同甲氨蝶呤方案对于肝功能的影响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异位妊娠。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女性,年龄29.85±2.85岁)和观察组(50例,女性,年龄29.15±2.36岁)。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批准。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给药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20 mg肌内注射,米非司酮50 mg口服,2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50~70 mg肌内注射,米非司酮50 mg口服,2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天,治疗3天后检查患者血HCG水平,血HCG水平降15%以上可继续观察,血HCG水平未降或降至15%以内,需继续给予治疗,治疗周期为一周,分别于治疗第4天与第7天观察血HCG、肝功能及盆腔包块情况。
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收集分析,治疗效果以患者血HCG下降情况和盆腔包块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分为成功和失败,治疗成功指血HCG水平浓度下降15%以上,彩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直径缩小一半及以上或者完全消失,失败指患者血HCG水平浓度未降或降至15%以内,彩超检查见包块无缩小。
纳入SPSS 17.0软件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对照组患者共50例,成功41例(82%)、失败9例(18%),治疗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共50例,成功48例(96%)、失败2例(4%),治疗有效率为96%,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为(x2=10.0102,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肝功能异常4例(8%),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12例(24%),比较结果为(x2=9.524,P=0.002)。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主要是甲氨蝶呤,甲氨蝶呤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从而阻碍细胞的合成,抑制细胞的生长与繁殖,在异位患者妊娠的治疗中,甲氨蝶呤也是通过这种机制,诱导胚胎细胞死亡,使胚胎细胞停止生长,即甲氨蝶呤能抑制妊娠滋养细胞的生长[3]。但甲氨蝶呤较易损害患者肝功能,且不同剂量的甲氨蝶呤对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不同,研究甲氨蝶呤合理的治疗剂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两种药物方案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均能产生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观察组采用高剂量治疗方案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低剂量治疗方案效果,且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对患者肝功能损害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在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高剂量甲氨蝶呤具有显著的效果,但对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高,在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合理采用甲氨蝶呤不同剂量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