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党对文化战略地位认识的历史演进

2020-02-28 07:11李小波陈翠芳
江汉学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建设

李小波,陈翠芳

(1.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62;2.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64)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不仅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且始终致力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文化建设上艰难探索、与时俱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党对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党对文化战略地位认识的历史过程和基本启示,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及文化战略地位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众多著作中,并没有直接关于文化概念的论述,文化在他们看来,更多是一个传统的用法,也用作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现象的研究更多是采用“文明”“意识形态”“精神生产”“上层建筑”等概念来阐释的。

在马克思有关文化的理论中,涉及到对文化概念的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从广义上讲,马克思把“文化”理解为人的对象化,只要是被人的实践活动所改造过的东西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换句话说,但凡被打上人类烙印的东西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文化”内在地包含着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马克思把“文化”理解为仅仅是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精神方面的东西,比如思想、意识、信仰、知识等。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化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角度进行的论述。在社会组成中,作为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部分,文化的内容只能包括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一切精神成果。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所以我们习惯性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等概念区别开来。对于精神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凡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精神领域的一切产物,都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精神文化大大缩小了文化概念的范围,是文化的精粹部分。

本文从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角度出发,涉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具体关系,所以选取文化狭义的定义。就唯物史观角度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正由于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强调经济基础对于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把文化(即精神因素)与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相区分开,即从狭义的角度理解文化。如毛泽东在其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政治”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两节后,又专门用一节的篇幅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而邓小平则直接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概念。

(二)文化战略地位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党对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认识也逐渐成熟。如今,文化的地位已经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文化的战略地位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1.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看

为了与唯心史观彻底划清界限,马克思、恩格斯着重强调经济基础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肯定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性变革。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也同时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尤其是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着激情行为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2]可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领域存在着精神动力的问题。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些目的由人的意志所驱使,是在精神动力的推动下所发生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认为,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精神动力愈加重要。

当今时代,激烈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这不仅是一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综合较量,更表现为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实力的较量。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化建设上突出重围、有所作为,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不利局面。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动力重要作用的再认识。

首先,它是当前物质文明建设重要的精神支撑。进入21 世纪,经济的文化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知识与科技的创新力。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文化发展,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才能有效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另外,文化的经济化发展趋势也很突出。比如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甚至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更加离不开先进文化所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次,它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我们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使他们接受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能够正确地区分错误的政治思潮,使他们树立基本的民主法制意识,掌握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工具。

最后,它是团结社会全体成员增强国家凝聚力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之所以繁衍发展五千年而生生不息,最根本在于我们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我们才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更是凝聚和鼓舞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斗志,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2.从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性来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政治、经济、文化是人类社会系统中最基本的三大领域,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有着显著的差别,社会主义文明追求文明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整体协调。既注重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发展,又注重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因此,列宁提出“完整的社会主义”一词来阐述社会主义文明的全面进步,并进一步认为在实现政治和社会变革前提下,进行文化革命,才可以真正建成“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

文化的战略地位在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的维度上主要表现为:第一,文化是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的三大基本领域,社会主义文明也离不开这三个基本方面。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不仅比资本主义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先进的文化来消除资本主义所表现出的虚伪、贪婪和不公平现象。所以,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文明。第二,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忽视了文化建设,就会“贻误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3]。

3.从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来看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最终要建立“每个人自由发展”的“联合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文化中的先进成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所谓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具备较高科学文化水平、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高尚、理想远大、体魄健康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文化担当着极其重要的任务,文化也成为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把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类,并认为人因其自身精神需求的丰富性而区别于动物。人的精神需求虽然离不开客观的物质生活条件,但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也不会主动带来精神生活的进一步满足。人只有从文化中获取精神食粮才能够满足精神需求,才能从精神上使自己获得真正解放。文化是人创造的,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也使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从人的需求满足而言,文化本身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新中国70年党对文化战略地位认识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于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地位的认识日益清晰和深刻。但道路是曲折的,关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是一开始就是很清楚的,经历了文化从属于政治到文化与经济并行发展,再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并驾齐驱,最后把对文化的认识上升为国家软实力层面,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性飞跃。

(一)文化从属于政治阶段,文化问题政治化现象较为突出

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缔造了新中国,这为接下来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一方面要巩固政权,完成革命的遗留任务;另一方面要着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在世界两级格局的对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敌视和封锁,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全面破裂,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面临形势严峻的国内外局势,党对文化建设一直保持着革命与建设的双重取向,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掀起了文化建设的热潮,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第一,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受到人民的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初步确立。第二,确立了文化建设的“二为”方向和“双百”的方针,即文化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文艺创作上的百花齐放和学术理论上的百家争鸣的方针。第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文化事业。废除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旧教育体系,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国民。第四,思想道德上破旧立新,建立社会主义道德新体系。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从理论上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他提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5]663“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5]664可见,毛泽东起初对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认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但是,在此基础上,他又突出强调文化要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思想。他指出:“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5]695“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6]这种认识,无疑揭示出了文化的本质,肯定了文化的独立地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在接下来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些思想,以至于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逐渐偏离应有的轨道,文艺、学术的争论变成为政治批判。

1951年,电影《武训传》上映,关于电影的思想性正确与否文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这本是一种正常的争论,而当时的主要媒体却公开表示,该电影宣传了反历史唯物主义的错误思想,必须给予严肃批评,并在同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指出:“承认或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的宣传。”[7]由此,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转变成一种政治批判。这次事件是以政治手段解决文化问题,文化与政治问题被混为一谈。又如,进入1960年代,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也是从正常的学术争论演变成一种政治批判。

由此可见,从建国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与政治、经济相比,在国家发展布局中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地位,更没有被当成国家战略布局的一部分来对待。建国初期,新生的共和国依然面临着革命与建设的双重任务,我们党对于新生政权的建设依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和独立地位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二)文化与经济并行发展,获得平等对待的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开始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在文化领域,恢复“双百方针”,停止了搞政治运动的方式,为大批文化干部、知识分子、错划的“右派”人士平反;解禁了一大批文学、电影、戏剧作品;恢复高考制度,调整文艺政策,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总结了过去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一起来的思想。“文革”十年内乱,中国的经济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异常困难的时期,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徘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成为当时历史阶段的迫切需求,因此,我们党适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8]367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总布局的高度来考虑的,提出物质文明建设就是结合中国经济的现实发展状况,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把国家的工作重点坚决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当前最伟大的历史任务”[9],显然,这是经济层面的战略考虑。1979年10月,邓小平又提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0]168随后,邓小平把精神文明的内涵概括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10]168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科学涵义和相互关系,提出“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方针”[11]。在《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部分内容中,专门阐述了“两手抓”的重要思想,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放在相同的战略高度。十二届六中全会正式将“精神文明”列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对两个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准确而深刻的阐述:“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12]可见,“两个文明”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文化的独立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确定下来,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社会也会变质。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13]至此,“两个文明”布局基本形成,经济与文化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过去的深刻反思和对现实的敏锐观察,邓小平重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政治的相互联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把我们党对文化战略地位的认识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确定文化的地位。在邓小平“两个文明”的思想中,物质文明的根本所指就是经济层面的考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精神文明的根本所指就是文化层面的考量,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两个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上就是把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放在国家整体布局同等重要的层面,不是谁附属于谁的问题,而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主体之间平等的关系。

(三)文化实现相对独立发展阶段,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一体、并驾齐驱

在文化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确立以后,党进一步全面深化了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探讨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思想,将“两个文明”的战略布局推进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同等对待,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提到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并进一步加以强调:“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大问题。”[14]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并列为党的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15]。报告还特别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15]江泽民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理论,他指出:“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16]413“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16]4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决定和制约,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规范和引导,发挥价值导向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发展是全面进步的,富强、民主、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深刻分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布局得到确立,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拓展。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17]2007年,十七大报告对“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全面论述,强调“要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18],这是党第一次从“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逻辑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基本纲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在国家发展布局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稳固。党的十八大又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的总体布局,由此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布局,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从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这是文化实现独立发展的阶段,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协同一体、并驾齐驱。自从“两个文明”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开始,文化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发展转变,虽然不断有新的主体加入,但这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不影响、也不会冲淡经济、政治、文化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肯定了文化在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主体地位。

(四)文化上升为国家软实力阶段,战略地位达到空前的高度

随着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提出和流行,文化被当成是一种“软力量”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共识,它不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内驱力,也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以习近平为代表的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国家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加注重文化的发展,并把文化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新的时代发展高度,高扬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旗帜,对文化软实力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新观点、阐发了新论述,这些思想观点进一步深化了全党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把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19]。这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视野看待文化软实力,充分反映出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既是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理性判断和自觉回应,又是对自身文化使命的自觉承担。与以往的认识相比,习近平把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又提升到新的高度,开始上升到综合国力的核心层面。他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9]2014年“两会”期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讨论时他又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20]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文化软实力思想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文化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并把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文化上升为国家软实力阶段,战略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三、新中国70年党领导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回顾新中国70年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勇立潮头、敢于担当,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对文化建设的艰难探索中,既立足现实国情,又始终与时俱进,取得了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面镜子,站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的文化建设也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优化社会主义国家战略布局,协调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的关系

文化是人的精神世界与客观的物质世界相对应的特殊形态,它不是产生于人的头脑中的空想,而是有其根本的现实来源。任何文化都来源于客观存在的现实之中,现实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的人类社会。它源于某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不能离开这一时代而独立存在,更加不会超越历史而存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经济、政治、文化组成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发展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这三大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文化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发展状况,与此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文化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执政70年以来,党在领导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对国家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在探索中前进,对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日益清晰。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对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认识,认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把这种认识尝试上升到国家战略目标的高度,党的“八大”把建设“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写进了党章。可见,这一时期,党对经济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已经达到当时历史时代应有的高度,是一次正确的认识和布局。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目标,文化被放在与经济对等发展的层面来布局。此后,江泽民继续贯彻这一思想,进一步厘清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提出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使“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布局正式形成。至此,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作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国家的战略布局中具有了不可撼动的稳定地位。从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建设写进了国家战略总布局,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格局,再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写进总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都是在不撼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的重要地位前提下对国家总布局的合理完善和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在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如果正确处理好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的关系,国家建设就能赢得良好的发展态势,如果打破三者的平衡关系,国家的建设就会遭受挫折。

(二)深化文化发展规律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规律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发展也具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我们只有全面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大动力、战略目标等具有清晰的把握,才能从当前的国情出发,着眼长远,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

首先,文化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基本规律。坚持以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指导文化建设,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始终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力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内容的新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大发展。当下,信息时代深入发展,思想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只有用鲜明的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文化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正确的方向始终不变。

其次,文化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文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又一规律。文化发展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我们要把改革创新贯穿文化发展的始终。一切创新首先都来自于新思想的迸发,抓住思想观念这个总开关,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转变不适应新形势、不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思维定势和文化发展理念,增强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增强用创新来破解难题的本领,才能不断开拓新道路、创造新办法,保持文化发展的强大活力。我们党之所以对文化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推向前进,也是因为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努力创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思想,又把这种新的思想运用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再进行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我们切实解决了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从而推动文化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最后,要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战略性认识,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第三个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凝心聚力、繁荣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才能加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总之,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建设热情,培养一大批文化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使所有文化要素的活力自由迸发,使所有文化创新的源泉竞相涌流。一句话,没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遵循,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发挥领袖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加强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建设

领袖好比是一艘航船的舵手,他对文化建设做出的判断和引导将直接决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成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之初,毛泽东就预见到文化的重要地位,他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也势必引起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因此,在他的领导下,制定了文化发展的“双百”方针,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科学文化现代化的伟大设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并进行了具体的布局,一系列方针政策切实得到贯彻执行。这一思想提高了文化的战略地位,对后来继承者制定文化发展的战略方针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泽民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是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文化作用的重新审视。胡锦涛提出文化生产力的思想,并最终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提出的重大文化发展战略,对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站在新的时代发展高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思想。由此可见,领袖人物对文化发展的科学预见和应对,充分体现了领袖的引导对文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领袖对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越大,我们越要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以确保党的文化建设的思想和方针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没有先例,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了尽量避免因个人认识的偏差导致犯全局性错误,加强和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我们应充分认识加强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的重要性,要从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决策方案咨询机制,完善党内民主决策调查机制为重点,形成强有力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以确保党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四)保持文化独立发展地位,以改善和服务民生为价值旨归

发展文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用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水平,利用丰富的文化产品来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陶冶人民的情操,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说到底,文化建设其实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它是对人们生活质量最深层次的提升。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1]9可见,马克思在哲学中把人作为最高的价值目的。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294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旨归。马克思毕生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无论是对人的价值的深入论述,还是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批判,抑或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真知灼见,无不充分证明了“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价值归宿和灵魂所系。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最终还是要为人而服务的,所以,文化是以人为根本的,文化建设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通过以文化人,利用文化建设培育具有高素质和自己民族文化气质的人,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要通过对文化的主体——人的建设实现文化的提升。因为文化的提升过程,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只有转化为国民的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形成文化软实力。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的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的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22]。因此,文化必须保持其相对独立的发展地位,文化不能简单地被看成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文化的发展更不能朝着完全政治化的方向发展。在文化领域不能大搞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这不利于人民的内部团结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最终也会影响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这不符合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建设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