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 郭黎明 许艺
通过对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的解读,讨论阐述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提出加强雷灾事故调查鉴定能力建设的建议。
引言:由浙江省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天津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河北省气象行政技术服务中心、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上海市防雷中心、重庆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云南省雷电中心、深圳市气象服务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的气象行业标准《雷电灾害调查技术规范》(QX/T 103-2017)经中国气象局批准,于2017年10月30日发布,2017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坚持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及规范化原则,规定了雷电灾害的调查原则、项目、组织、程序、内容、方法、分析与评估,与QX/T103-2009相比,修改了标准规定的内容和使用范围,修改了部分术语等。该标准的制定对规范我国雷电灾害调查业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这项标准的实施,本文对其进行简单介绍。
据中国气象局多年雷电灾害统计表明,我国每年有上千人遭雷击伤亡。雷电灾害还可能导致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民用电器的损坏,引起森林火灾,甚至爆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按照中国气象局24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的规定,雷电灾害调查是气象部门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业务。在近年来,此项业务工作遇到诸多难以确定的技术问题。因此,急需制定雷电灾害调查的技术规范,以便规范该项工作,使之能及时、科学、准确的为防灾减灾事业作出应有的最大贡献。
1.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本标准参考了中国气象局《雷电灾害调查管理办法》(气办发〔2013〕52号)的相关内容,参照和引用了GB16840-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GB/T19663-2005《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术语》、GB、T16840.5-2012《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防范》、GB/Z33586-2017《降低户外雷击风险的安全措施》、QX/T191-2013《雷电灾情统计规范》等标准的有关条款,结合各地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工作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编制而成。本标准适用于因雷电引起的人员和生命体伤亡、建筑物的物理损坏、服务设施的损坏、环境的破坏等灾害调查。
2.调查组织。本标准规定雷电灾害调查应由气象主管机构组建3人以上(调查访问和现场勘查应不少于2人)的调查组或委托专业技术机构组建调查组进行雷电灾害调查工作。调查组人员应具有较全面的雷电防护理论与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与调查的雷电灾害调查事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3.调查程序。
(1)调查内容和方法。雷电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电效应和磁效应,并伴随一些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现象,这是判定雷击事故的重要依据。在判定事故是否为雷电灾害时,首先要确定是否有以上现象发生,再判断以上现象是否由雷击引起。因此,调查组在制定调查计划后,需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对产生事故的相关时间和事故现场相关空间内的各种可能与雷电有关的资料,进入事故现场,开展调查访问、现场勘查、证据搜集及笔录制作等。
其中气象因素、环境因素和历史因素的调查有助于进行灾害分析。调查人员可根据灾害发生地邻近的气象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记录、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天气雷达回波资料、闪电检测定位系统资料和其他雷电相关探测资料,及事发地周围自然环境状况、主要建筑物分布状况、地质状况和影响电磁环境的状况等因素,分析该地形成雷电的条件。调查人员采用查阅原始记录资料和访问气象观测人员或当地事发时目击证人等方法开展调查,并对资料施加以甄别。
开展防雷装置及设备因素的调查包含外部防雷装置的检测测试与计算、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查、测试。此部分较深圳、浙江、重庆等地方标准有所补充,并对测量接地电阻和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有明确规定,规定分别按照GB/T 17949-2000和GB50057-1994的要求执行。本标准对内部防雷装置的检查和测试有详细的规定,要求调查建筑物内部共用接地系统总等电位连接状况,测量预留等电位连接接地端子的接地电阻,测量所有进入建筑物的线缆屏蔽管路及铠装电缆屏蔽与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电阻。对已实施了防雷工程后发生雷击事故对SPD的鉴定和判别的技术难题,编制组聘请相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后,规定在调查SPD时,调查其型号、技术参数及其配合状况,查看其直观状况,记录其标识的技术参数,检查或取样检测SPD的技术性能。对安装在低压配电系统的SPD应观察其状态显示窗、指示灯的状态,查看SPD前端空气开关或熔断器的状态和检查SPD的安装工艺、SPD的测试报告等。
雷电灾害事故现场因素的调查除了对现场受损情况采取拍摄照片方法外,还可采取听取现场人员的口头描述。在现场查看时,对于难以判断设备损坏部位的情况,宜运用替换法判断故障的准确部位。对于现场熔珠、熔痕导体,提取样品留作“金相法”检查。而对外部防雷装置及现场铁磁体的剩磁采用剩磁测量方法测量。“金相法”和“剩磁测量法”在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C均有详细介绍。
防雷安全规程和执行情况也是引发雷电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雷电灾害调查中特别对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场所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内部安全有关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开展调查记录。
(2)调查分析与评估。调查分析与评估包括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和调查评估及评估报告。运用气象条件及闪电资料采用直接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判定雷击灾害的条件,运用人证、物证材料分析法和剩磁测试分析法、金相分析法判定雷击点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的路径和雷击形式,运用SPD的鉴定和判别技术填写附录D,从而判定电气、电子系统雷电损害、损失的状况和原因。运用附录D的附表6的数据分析,对人员及其生命体伤亡则应结合医学检验报告进行医学分析、判定。
经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对雷电灾害的结论确定为是、不是或不能确定三种,而雷电灾害一般分为由雷电直接造成的灾害和因雷电诱发的灾害。其灾害等级分为A、B、C、D四级,四级的划分根据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四级分别对应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其中有生命伤亡的至少为较重级别。
调查评估结果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客观、完整、科学、公正的体现出雷电灾害事件。雷电灾害调查报告的式样参见本标准的附录E,其中包含了检测、检查、鉴定的测试技术报告和评估意见及整改建议。
本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对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气象行业及相关部门可据此开展雷电灾害调查工作。有利于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调查方法。在使用本标准时,建议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本标准对雷电灾害调查的各项工作阐述详尽,且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宽广,因此各级气象部门对开展雷电灾害调查的工作人员应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不仅提升对雷电形成、影响方面的知识,还要涉及防雷装置的性能等方面的知识,提升雷灾调查人员综合素养。二是配备全面的硬件设施。各级气象部门在开展雷电灾害调查过程中,涉及多种分析方法,需要较为全面的硬件设施,利于开展现场勘查、剩磁测定和金相法等。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取调查数据,利于及时开展数据整理和分析,形成雷灾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