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思想“四维”探究

2020-02-28 05:2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四维君子人格

林 华 开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520)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是指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需要,在教育者引导和教育环境影响下,主动自觉地理解、认可、同意、接受、同化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形成情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和一致性,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外化为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的实践活动[1]。在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这个概念,但历代统治阶级十分重视通过促进社会成员接受、认同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达到巩固和维护统治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史,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认同的目的、内容、方式与今天不一样。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实践,集思想性、政治性、道德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蕴藏深厚的文化基因和丰富的思想精华。我们从认同目的、认同内容、认同方法、认同途径四个维度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实践活动进行分析与探究,批判地吸收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思想,为推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提供有益借鉴和启迪。

一、认同目的:“治国安邦”与“修身养性”相契合

在中国古代社会,整体上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社会价值,表现在认同目的上则是“治国安邦”,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同时,古代也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个人价值,“修身为本”,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由个人认同发展为社会认同。在夏商周时期,就提出“敬德保民,惟德是辅”的思想,认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之“德”维护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对道德、思想政治教育及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儒家。孔子认为,“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百姓施行教化、促进百姓对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认同,达到“垂拱而治”的政治目的。齐国管仲将“礼义廉耻”称为“四维”,即是“治国安邦”的四大支柱,若“四维不张”,则“国乃灭亡”。道德教化、政治认同是国安民稳的重要“支柱”。汉代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赋予天高高在上的崇高感,人的一切源于“天道”,君王是人类与天对话的中介与代表,“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提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的“君权天予”论[2]。因此,“君之所好,民必从之”,人们通过认同“尊君一统”的思想,接受和服从“天”制定的社会阶级和伦理准则。

安定的社会需要人们共同创建,更需要引导社会成员接受、认同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社会成员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 达到治国安邦目的。所以统治阶级特别重视对个人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培养, 把“修身养性”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重要内容。正如元代著名的史学评论家戈直所言:“《中庸》九经, 修身为先;《大学》八目,修身为本。古者二帝三王之治,未有不先正其身而能正天下者也”[3]。在《大学》中更将道德品质的自我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通过格物、诚意、正心、修身,构建道德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获得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身份感和责任感,构建群体认同、国家认同。

二、认同内容:“家国责任”与“君子人格”相统一

“在中国文化的精神结构里,以天下为己任,就是要求个体的人生实践必须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为最终目的”[4]。在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个人认同、集体认同、国家认同统一起来。孟子提出“生于忧患”、“忧以天下”思想,认为修身与济世为民相结合,两者统一起来。在个人与国家关系上,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荣辱观;在承担责任上,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国家责任观,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赤胆忠心。这些思想都十分强调家国的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历史责任感。同时,理想的君子人格也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内容之一。

除了促进受教育者认同、接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君子人格外,还通过对圣人的人格追求来强化认同教育。理想人格在儒家思想中一般用圣人、贤人、君子等来称谓。如“至圣”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智、仁、勇,即有道德,有智慧,有勇气。“亚圣”孟子的君子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等等。“理想人格的设定, 为共同体成员描绘可以模仿的对象, 为成员们的价值同质性、行为一律性提供保证, 有利于共同体的治理和秩序的稳定, 因而具有了政治意蕴。”[5]因此,理想的君子人格,一方面为人们自我修养提供理想信念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也在社会中树立一种人格典范,促进社会成员认同、效法,让人们知道朝什么方向努力,引导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政治伦理。

三、认同方法:“学思内省”和“知行合一”相结合

在认同方式上,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的身教示范,倡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但更重视通过受教者的学习、思考、内省来增强认同效果。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思结合,不是被动的接受与认同,而是必须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最终获得真知。除了学思并重外,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还强调内省、“反求诸己”。孔子最早提出了“求诸己”的道德认同方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主张通过自我反思,保持自我思想发展一致性,反思自我与他人、社会要求的差距,不断促进自我思想、道德趋同社会的思想观点、价值准则,以“要求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认为人的道德与生俱来,获得的方法不是外求,而应是向内推致。宋明理学也提倡“居敬”,就在人们要做到“诚心”、“静心”、“敬心”,在克己内省中提高自己的修养。

在儒家思想中,思想道德真正提高,不只是在认知层面,还需在践行中体现,做到知行统一。 孔子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行”也是对个人道德修养评判的标准,“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不是听了某人的话就信他,而是在听了他的话后,还要观察其行为是否与说的符合一致。宋代张载也提倡“驾行践履”、“道行天下”, 反对知行脱节、空知不行。王阳明更是极力推崇“知行合一”说。实际上,践履、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中重要一个环节,真正意义的认同,不是概念、意识、认知层面的认同,而是将内化思想道德外化为行为履践,形成持续行为习惯,才是达到了真正的认同。

四、认同途径:“家庭熏陶”与“社会习染”相融合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每个人的禀赋天生是相近的,是后天的环境熏陶形成了不同的人性。《三字经》首几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于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造成人的德性差异。墨子更以“染色说”来形象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而且还进一步说明“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也就是说,人性是由道德环境染浸而变,对君主治国也如此。在中国古代,家庭一直是人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家庭教育典故,强调“慈严并济”家风教育。

古代思想家注意到,社会环境好坏对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如《说苑·杂言》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环境有好坏之分,不同的环境会对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古代思想家还强调社会交友对道德认同的促进作用。孔子认为,一个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要向君子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只有虚心求教,学习和认同朋辈的好品质,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总之,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主要是为维护和巩固封建社会的秩序服务的,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在维护国家安定与社会发展的认同目的、强调爱国主义的认同内容、重视知行合一的认同方法和注重家庭社会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它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这有助于返本开新,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模式。

猜你喜欢
四维君子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浅析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四维”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谈四维空时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