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源 刘鑫雨 朱传林 宋 欢
(1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3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1331;4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己亥末,庚子春,在家家户户准备欢度新春之际,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从武汉猝然爆发,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蔓延,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很快,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帷幕,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疫情愈演愈烈,没有人能保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可以独善其身。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是一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过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是一种变异了的冠状病毒,WHO将其命名为COVID-19[1]。由于人类缺少对该病毒的免疫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大肆传播,掀起了比“非典”期间更加严格的全国范围的人民群众居家隔离。面对如此迅猛而又不可预测的重大疫情,人民群众难免会受到危机事件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变化。钟南山院士指出,疾病一般是心理上的疾病,健康一般是心理上的健康。因此,有必要格外关注疫情之下人们心理上的健康,关注人们的消极情绪。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梳理,总结出疫情期间群众可能遇到的消极情绪,分析群众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为战胜消极情绪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防止疫情更大规模的扩散,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大规模的隔离措施,人民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庚子春节。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没有正常的社交生活、难以开展工作、无法进行户外体育锻炼等,加之自武汉封城以来,确诊患者数量不断攀升,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个体产生恐慌、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Lopez等[2]在研究中发现,当个体长时间处于负性情绪中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改变,严重时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Lazarus和Folkman[3]在其相互作用论中指出,个体的应激反应是应激源和心理因素反应相互作用的过程,新冠肺炎期间,人们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程度的应激状态,因此也会导致不同的消极情绪。
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个体会感到害怕并产生恐慌情绪。王晓虹和林春[4]在研究中提出,恐慌是人们在“非典”期间产生概率最高的消极情绪。其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要求自己对周围环境有基本的把握,也就是要对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物有明确的认知,因此当人们缺少这种认知时,就会缺乏安全感,感觉环境中的风险大幅增加。这时,如果个体受制于客观条件的各种复杂因素,对情境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害怕就无法很快地降低,就会产生恐慌的情绪。由于新冠病毒与非典具有极高的相似性,甚至传播范围更广,感染性更强,人们很容易将二者联系起来,产生恐慌的消极情绪。更有甚者,恐慌若不能及时得到缓解,还容易伴随人际交往而相互感染,造成群体性恐慌[4]。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伪真实”信息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而迅速传播,导致群众的恐慌情绪极易在疫情期间被放大,“谣言”甚至可能被无知的群众奉为圭臬。比如,贵州某女子编造“母猪说吃鸡蛋能防疫情”的传言,传言迅速传播,虽多数人对此一笑置之,但仍有人相信传言,引起了一股抢购鸡蛋的狂潮,全城一“蛋”难求。
由于新型病毒的未知性,疫情期间个体同样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例如齐晔等[5]人通过对3083名有效被试的问卷调查发现,98.54%的个体目前对疫情感到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担心自己和家人受到感染,因此产生焦虑。值得注意的是,焦虑通常是一种慢性的心理障碍,不同于急性疫情导致的应激反应,焦虑会对个体的急性应激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急性应激对焦虑的影响会更大,即对疫情的应急会强化个体的焦虑体验。
李爱梅等[6]在研究中发现,当疫情来临时除了焦虑和恐慌,有35%的人群会感到心情压抑,部分人群会把这种压抑扩大为抑郁情绪,即存在较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这与人们对疫情发展抱着悲观的态度密不可分。对于普通群众而言,长期的居家隔离导致的抑郁情绪,不仅会使人们很难集中精力到工作和学习当中,还容易产生悲伤和失望的情绪体验,感觉人生毫无意义。与焦虑类似,抑郁也是一种慢性心理障碍,个体对疫情的应激也会增强抑郁体验。因此,家人和朋友应在疫情期间对本来就容易悲观低落的个体给予更多的关注。
除了上述有代表性的消极情绪外,由于疫情的特殊性,也会产生许多其他消极情绪。首先,目前进出小区、超市、单位等公共场所都需要测量体温,当个体有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时,往往会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产生疑病倾向。其次,由于长期居家隔离,无法进行打篮球、唱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这对于适应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容易产生无聊的体验,觉得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等。此外,有的个体可能会对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病毒传播者产生愤怒的情绪,认为是他们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等。
疫情来临,人民群众普遍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其中性别是影响个体情绪的关键因素。齐晔等[5]发现有99.06%的女性会对疫情产生紧张和害怕的消极情绪,这一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例如地震、泥石流、非典等),女性通常在疑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上高于男生,这一方面是女性的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别角色期待不同导致她们对应激事件的评估和认知与男生不同,女性会更加关心自身安全;另一方面,相对于男性,女性的感情更加细腻而敏感,在疫情中对情绪的体验能力也远高于男性,她们更容易察觉到自己身体、心理、周围环境变化的不利因素[7]。因此,在疫情期间,我们理应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怀,帮助她们缓解消极情绪。
自我调节的概念是由Piaget 提出的,它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环境的作用,而促使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以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理性分析、积极认知、注意分配等策略进行自我调节[8]。Finlay等[9]发现,个体自我调节的能力能显著影响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强的个体能更好地面对压力,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压力。可以推测,良好的自我调节有助于个体缓解消极情绪,在疫情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群众面对危机时的心理承受力不断增强,这可能与各种自媒体平台上出现的有关疫情居家期间自我调节的方法策略[10],以及心理学相关知识的普及有关。
除了以上主要因素,还有许多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对消极情绪的体验。首先是职业,有医学背景的个体(医生、护士、药剂师等)的消极情绪比非医学背景的个体的要低。其次是个体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回避、自责、幻想等)会促进消极情绪的产生,而积极地应对方式有利于消极情绪的缓解,促进个体身心健康[5]。此外是所在地区,在对“非典”的研究中,童辉杰[11]发现高发病率区的个体与其他地区的个体相比,与疫情有关的特异性的应激反应尤其是防御性显著较高,这可能是导致他们的焦虑、抑郁体验和其他地区的个体并无差异的原因。最后,社会支持也会影响个体的情绪,Cox等人[12]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预测个体经历创伤后的情绪的有效变量,当个体产生消极情绪时,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帮他们走出困境,更好地面对今后的生活。
中医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疫情之下人们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才有利于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心态以抵御病毒的侵袭。
加强对疫情知识的普及,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如何预防疾病,能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国家战胜疫情信心,这不仅能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对缓解人们的消极情绪也是非常有效并且十分必要的。面对“谣言”,努力做到不轻信轻传,保持理性思考,提高辨别能力,多关注有关方面的权威信息、官方信息。随着科研的进步,以及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我们要坚信疫情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有效控制。
艾克尔斯(Eccles)等[13]在研究中证实,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消极情绪的恢复,提高个体对情绪的适应能力。居家隔离期间由于场地的限制性,可以在室内练习“八段锦”和“太极拳”等中国传统健身项目,经常锻炼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人体阳气,促进循环代谢,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多进行一些放松训练,例如冥想等。Schutte和Malouff[14]通过冥想训练个体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通过训练个体能更好的接受自己和他人。综上所述,居家隔离之际进行适当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提升免疫力的同时,还可以缓解消极情绪。
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研究膳食,合理膳食是保持健康体魄的重中之重[15],在疫情期间,要注意合理膳食,饮食清淡,每天饮用足够的水,多吃水果、蔬菜、鸡蛋等食品,提高自身免疫力。特别注意在疫情期间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新鲜禽肉,充分蒸煮后食用。同时,不可过度熬夜,要争取规律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为此,在疫情面前,要注意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从彼此身上汲取温暖,提高应对疫情的信心。此外,在社会各界都积极投入到了前线抗疫活动的同时,各地、各企业、各学校等有关单位都积极建立起了心理服务中心,即使在居家隔离中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心理健康网站、视频心理咨询等进行心理咨询。因此在面对消极情绪时,可以通过强大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更快更好地走出阴霾。
疫情期间由于病毒的新异性、感染人数上升、居家隔离等原因,人们容易产生多种多样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的高低会受到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纷纷捐款捐物,组织医护人员冲锋陷阵,广大党员、干部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甚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场攻坚战中,居家人员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缓解因疫情带来的不良情绪,静待胜利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