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幼霞
(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广东佛山 528203)
急性脑梗死是由各种脑组织病变导致的脑功能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致死/残率高,并且诱导产生多种并发症,占脑卒中的85%[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增高[2]。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而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严重者会引起缺血性心肌损伤,从而加剧患者病情,影响预后。临床研究发现,心肌损伤与脑梗死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3]。检测患者心电图ST-T 改变,寻找其与脑梗死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临床治疗脑梗死患者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ST-T 改变,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过CT 证实;(2)年龄>18 岁;(3)急性发病,并在24h 内入院接受治疗。排除标准:(1)伴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脏病患者;(2)肝肾功能受损患者;(3)心电图资料不完全患者。按照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将所有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分,轻度患者:0-15 分;中度患者:16-30 分;重度患者:31-45 分。每组患者各纳入60 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研究。
所有患者以放松的姿态平躺在检测床上,采用12 导联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仪检测所有患者的心电情况,描记时将纸速控制在25mm/s,电压控制为10mm/mV,检测时将ECC 基线保持稳定,保证图像清晰。根据患者缺血性ST-T 变化将其分为三类:ST-T 正常、ST-T 短暂性改变和ST-T 持续性改变。
根据每位患者ST-T 检测结果,判断缺血性STT 改变大小。ST-T 段水平压低幅度超过0.05mV,T波段地平、双向或倒置,则判定ST-T 发生改变。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统计分析采用Fisher 确切概率法或χ2检验。应用Logistic 二元回归模型分析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的关系。P<0.05则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结果显示,轻度组患者无ST-T 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重度组患者持续性ST-T 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随访患者出院后30d 内的生存情况,并将其分为两组,生存组(n=136)和死亡组(n=44),并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缺血性ST-T 改变。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ST-T 持续性改变的人数显著多余死亡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病情程度、缺血性ST-T 改变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血脂、病情程度和缺血性ST-T 改变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表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患者缺血性ST-T 改变比较[n(%)]
表3 生存和死亡两组患者缺血性ST-T 改变比较[n(%)]
表4 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与各危险因素回相关性分析
冠状动脉疾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老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疾病常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并存。大量研究表明,各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死亡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疾病[4-6]。因此,在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疾病,包括那些没有心脏病临床表现的患者,越来越受到关注。心电图的改变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很常见。有研究报道,在136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109 例(80.1%)出现心电图异常,最常见的异常包括QT 延长、缺血改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7]。而急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这提示我们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可能与脑梗死息息相关。研究表明,与健康人比较,脑梗死患者房颤发生率明显增高,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增加了QT 延长和窦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QT延长和缺血改变的频率与收缩压密切相关,而与死亡率无关。这些结果与潜在的高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以及可能的心肌坏死在产生心电图改变中的相互作用相一致。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ST-T 改变,并分析其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之间的相关性。
既往研究发现,脑梗死越严重的患者,梗死面积越大,这导致脑组织水肿程度增加,颅内压升高,从而导致交感-肾上腺素能兴奋性提高,最终引起心血管活动增强、冠状动脉收缩,发生缺血性心肌损伤,心电图ST-T 发生改变。而本研究显示,大多数轻度急性脑梗死患者(48.4%)表现ST-T 正常,50%的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表现出短暂的ST-T 改变,而重度脑梗死患者中,63.3%的患者表现出持续性ST-T 改变,该结果进一步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可能与缺血性心肌损伤正相关,与叶小栓等报道一致[9]。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ST-T 改变发现,死亡组患者ST-T 持续性变化的比例高达70.1%,而生存组患者ST-T 持续性变化的百分比仅为21.3%,大部分患者(61.8%)的ST-T 改变显示正常。死亡的患者多为病情严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这部分患者脑梗死面积较大,且部分患者脑梗死部位已蔓延至岛叶、下丘脑、脑干等重要部位,从而诱发缺血性心肌损伤,导致心电图ST-T 改变[10]。因此,检测重症患者心电图情况,可以尽快发现其心肌受损状况,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病情程度和ST-T 改变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我们应尽快关注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ST-T改变、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导致他们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电图缺血性ST-T 改变可以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预估和预后的评估方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