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追求
——新课标导向下的高中音乐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2020-02-27 20:47陈育燕
中国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立德价值音乐

○ 陈育燕

价值取向是主体对客体价值进行取舍时的一种方向性和选择性。任何事物,其价值的性质与大小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及其属性,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性空间;其次是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及自己想从中获取什么的需求的认识,它决定了人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划出了人对某一事物价值的期望空间;其三是人对该事物及自己需求和利益的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在实现事物价值的过程中,这是人唯一可以由自己做出选择的方面,是事物的价值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状态的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我们正是从这个角度上强调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①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之偏差》,《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第28-35页。

2017年12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正式颁布,这代表着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明确,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指导着高中音乐课程的设置、教材修订以及具体的课程实施。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关系。马克思的这句话阐释了价值属性是在客体同主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主体需要,就不会有价值属性。②李连科:《世界的意义——价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5页。高中音乐课程价值取向是音乐教育主体从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及核心要素出发,在对高中音乐教育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价值倾向性。高中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支配着高中音乐教育领域的一切活动,是判断高中音乐教育各项活动是否合理的准则。研究高中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将对高中音乐课程理论研究者的设计和分析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决定了教育实践者如何实施具体的课程方案。

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的“课程性质”的第一段中就开宗明义地阐述了“音乐是什么?”对其进行了“全景式”的概括。“音乐是人类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人文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伴随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要。”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期。我们用民族音乐学的整体观和音乐符号学的文化观对音乐进行阐释,将音乐置身于社会文化中,置身于人类历史发展中,将音乐对于人类发展的意义和贡献做了简单又全面的定位。从对音乐的理解,到对音乐的表现,乃至创造,已然成为现在较为普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正是基于音乐艺术与人类审美、情感、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天然联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倡导鲜明的大众性和普及性。高中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就是音乐教育主体根据需要,在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在课程活动中展现的倾向或选择。

一、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

“立德树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自古代中国哲学发轫而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立德树人的渊源及其流变,可知其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大力提倡以德治国的理念并逐渐形成伦理型社会,立德树人随之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传统,人们锲而不舍地继承祖先们的创造与智慧,不断完善“德”之内涵,拓展“德”之内涵,以期通过教育、践行,造就人格完善的“人”,这一基础理念贯穿了我国千百年来的教育观念体系。把人的成长与德性的增长融为一体,彰显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④[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79页。“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谓之“三不朽”,指的是道德品行的修行、伟大功勋的建立、真知灼见的提出,即为“做人、做事、做学问”。“立德”为“立功”“立言”的基础和前提,这不仅限于对个人德行的要求,同时体现古代中国“为政以德”的传统,即是对统治者、管理者施行“德政”规定与要求。

立德树人作为我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涵。纵观立德树人思想的历史流变,从先秦的“敬德”思想,到两汉构建的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核心体系,到隋唐的“仁义为本”,再到宋明理学,围绕着“立己立人”“成人成物”,“把平实的人伦道德问题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把天人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直逼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使符合社会规范的伦常操行成为人的内在自愿”。⑤龚国润、陈跃刚:《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人德观述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第109-115页。而这些最终成为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丰厚滋养。立德树人,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特别是在19世纪之后,历经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内化和升华,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历次教育方针政策和培育目标的调整中,获得了充分的内生力,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党的政策方针不断细化立德树人的教育取向。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⑥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1版。在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中重点解读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内涵,强调“立德树人”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明确教育改革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对如何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提出重要指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纲领性文件在坚定立德树人,丰富和完善党的一系列教育方针方面提出了新思想、新主张。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是贯彻和落实党中央教育改革目标和要求的重要举措,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2页。这也是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的价值取向,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方向,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通过立德树人的成效来评价教学和教学改革的成果。这不意味着音乐课程的教学只有立德一个目标,不需要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恰恰相反,立德树人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承,不过,它重视的是以音乐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在音乐的知识中养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生长出大智慧;重视以高尚的品德来指引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把音乐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涵,而不仅仅看作是一种手段和娱乐方式,它们可以鼓舞人心,起着教育和警醒的作用,建立起健康、活泼、生动、全面的人格,追求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相统一。高中音乐课程将立德树人融入音乐审美、音乐实践教育各环节,是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助力于合乎我国教育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使之成为贯穿高中音乐课程的一条主线,重视音乐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接班人。

二、学习过程价值取向:“审美”与“实践”融合发展

学习过程价值取向重视如何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呈现,从而更有效地学习。这与以往的知识灌输和技术技能训练不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自我摸索,提高学习能力。教师的职责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培育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逐渐增加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不断自我充实。在高中音乐课程学习过程取向中主要表现为“审美”与“实践”的融合。

关于“审美”,审美的英文翻译为: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有“审”有“美”,这是个动宾词组,“审”是一个动词,人是主体,是人的行为和活动;“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审美”代表着一种品质和修养。从20世纪70年代起,这一音乐教育思想风靡全球,影响世界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指出,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是它的审美品质,音乐教育应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作为基础和前提。音乐最具有表现力即是审美品质,是富有情感的、有意义的、生命力的彰显。音乐的旋律、音色、节奏、和声以及曲式是引领着人们进入深层的情感体验的形式,因此,音乐创作的本质受到审美本质和价值的影响,也是要以审美为基础。审美是一种历史沉淀,是对文明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延续性的体现。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倡导“音乐性”立场也就是“审美的”立场,音乐教育本质和价值的前提是音乐的本质和价值。这些国外音乐教育课程理念的引入,丰富了我国音乐教育界对音乐课程的认识。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开展的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并进行了课程标准的设置和实施。

关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1995年戴维·埃里奥特发布了《关注音乐实践》一书,打破了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占主导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局面,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掀起一股新的思潮。埃里奥特认为:“音乐既非一种纯粹声音的艺术,亦非一种审美艺术。音乐是一种制作和聆听音乐的声音的人类活动,它扎根于文化并从属于特定时间,因此它是彻头彻尾的艺术活动。”⑨〔美〕戴维·埃里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齐雪、赖达富译,谢嘉幸、李小莹校,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第87页。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主张音乐的多元性形成了音乐文化的多元性,音乐的多元文化造就了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性。这一时期,音乐教育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不但一元化的时代不复存在,还表现出了很多新的特征,两种范式之间展开了辩论,审美范式的哲学理论基础是美学,审美范式坚持听赏是音乐的深层次经验,是最易被人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方法。然而从纯粹的美学去解读音乐,有一定的局限性,遭遇了实践范式的批判。实践范式认为应该更全面地去了解音乐作为一种包含了过程和结果的行为,音乐的本质是表演性的。

两种音乐教育哲学在学术争鸣中相互影响,不断发展。2002年,《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再版时,融入了多元文化等视野,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范式在学者的推动下也朝着纵深发展,两者逐渐从斗争走向了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审美是领略音乐之美,而实践是表现音乐之美,在两种音乐教育范式哲学推动下,我们的高中音乐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是在音乐教育哲学的不断影响中发展变化的。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试验)》,在高中学习阶段开设“音乐欣赏课”,从此结束了1949年以来高中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历史,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世纪之初,国家为改变当时高中音乐基础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开始进行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改革。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试验)》,课标从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的原则出发,设置了六个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模块,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其中“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程进入高中课程,成为增强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课标中规定,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⑩同注⑤,第20页。这版课标突破了1997年以来高中音乐课以“欣赏”为唯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模式,在课程理念中不仅彰显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还同时强调“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是“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深度融合的结果。

2017年新版的高中音乐课标改写了高中课程只有一门“音乐鉴赏”作为必修课程的历史,开设培育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六大必修模块课程,每个必修模块既独立、完整又互有联系,高中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和修习。六大模块各有自身的特点,“音乐鉴赏”模块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都以实践为主要的教育模式,而“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模块可以看作是两大音乐教育范式融合的结果。

三、自我实现的价值取向:个性发展和多元需求的有效统一

自我实现取向有三个基本概念:第一方面为独立性,即学生学会参与活动设计,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关注责任感的培养,自发自主地进行工作。第二方面为个别性,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应用在选择活动的项目中;使学生能沉浸在获得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和自我了解(self-understanding)的情境中;发展对自我独特能力的认知。第三方面为正向成长(例如知识、技巧与体适能、个人的/社会的发展)。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其他同学一道参与学习方案的设计,获得在学习活动上的成功。根据每个学习者的不同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点设计不同个体的学习模块和学习方式,为他们搭建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平台,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正视学生间的差异,理解他们的需求与渴望,关注他们的快乐与痛苦,使他们获得充分、自由且富有个性的学习机会是当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注点。在学生多元化需求的刺激下,传统的相对静止的、固定的空间和场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更大灵活性的多元的课堂选择。在高中音乐课程中表现为设立多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课程选择空间拓宽,形成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选课模式,增强了学校音乐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和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选择的路径来获得不同的体验和认知,以此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扬主体精神,激励学生正视和认识自己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落实个性化学习策略,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被开发,使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富有全体性、基础性、选择性和时代性,符合当代高中生多选择的需求。目前,陆续有高中学校纷纷打破行政班级,特别像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方逐渐开始实施音乐“走班制”的校本课程。如福建师范大学附中在高一年级实施选修课走班教学,高一有20个行政班级,确定每周五下午第二节实行走班,选修课程包含音乐、美术、体育,其中音乐必修选学模块包含合唱课、演奏课、舞蹈课、鉴赏课等课程,每门课程安排固定教师进行教学,老师在学校网页上申报课程,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简介、教师介绍、教学内容以及招生人数等,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点同时开放选课。学生到网上选课,通过App选课系统点选,热门课程直接被秒选,学生从学校所给的这些课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学习,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课程,定好教室场地,人数较多的课程可安排在报告厅等大场地,人数较少不足以开课的,则给学生做好工作,适当调整选择。当学生人数、教师、场地都确定好后,开始走班上课。选课走班制的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获得与自己相适宜的发展环境,在音乐的不同领域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兴趣爱好;在培养学生个性化、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扩大了学生的交流范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选修音乐课程的学生还成为了学校各个社团优秀的后备力量,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美育格局,从而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促进个性发展和多元需求的价值取向。

四、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文化自信和世界视野双层建构

文化内涵中的“文”字本义是各色交错的纹理。《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后续发展成“记录、表达和评述”,汉代之后,“文”与“化”联合使用,意味“以文教化”,用文化来培养人的性情,陶冶人的情操。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阐述到,印第安首领拉蒙将文化形容为: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这表明了文化选择和文化差异之间的紧密联系。文化是人所创造的,同时文化也不断地改造人,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记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根”,是五十六个民族血脉相连的“魂”,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⑪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0页。

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历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统,蕴含着独特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是人类精神领域一种艺术性的体现。我国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是千年历史的缩影、民众的呼声、时代的回响。透过音乐的表象,从文化的角度关注民族音乐内蕴的文化呈现,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的音乐等艺术形态的对比中探寻音乐要素与民族文化心理层级的关系,以及在不同的文化中的表征和隐喻。在世界视野中寻找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位置,并确认存在的合理性。音乐文化世界视野的构建,关键在于以包容的姿态走出传统音乐学的封闭性,自觉地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对话。在解读不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多元包容,相互贯通。构建世界视野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实践分析中贯通多重音乐文化智慧,是凝练型的贯通;可以捕捉住某个动作或音律片断,于呈现中深究其内在所表达的韵意,逐层扩散把片断提炼加以系统化,是发散型的贯通。了解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对音乐的影响,通过地方、国家、全球三个尺度,了解区分一些有代表性地域、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特征,了解对民族音乐的差异认知才能够激发出国与家的概念,以及超越国界的世界眼光,这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基础,也是将文化自信和世界眼光内化为性格品质,外化为思考及行为方式。因此,培养文化自信、世界眼光的过程就是践行培育音乐课程核心素养的过程。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新课标的颁布代表着中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吹响新一轮高中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号角,构建新时代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育新理念。期待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核心素养的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建立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实现“审美”与“实践”融合发展的学习过程价值取向,促进个性发展和多元需求的有效统一价值取向,夯实文化自信和世界视野双层建构的文化育人的价值取向,为新课标落地和实施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立德价值音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音乐
“严以修身”先立德
小黑羊的价值
音乐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