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铂洋
(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8级9班)
近年来,国际贸易发展越来越快,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迎接着新的挑战和威胁。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应以低能源、低污染为主要原则,重点发展“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之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以相关制度为依据,而制度的制定则是以低碳技术为基础,以控制污染和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作为根本目标。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国际贸易,需要各国共同作出努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想要在国际贸易中提高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减少高碳产品的生产量,加大低碳产品的生产力度,向国际市场输送更多的低碳产品,同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我国在发展低碳行业,生产更多低碳产品的过程中,为与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接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低碳行业的发展:第一,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给予低碳行业政策上的辅助,如降低国际贸易关税、增加财政补贴等。第二,加大服务型国际贸易的发展力度,并且提高服务贸易在市场中的份额,如文化产业服务、金融行业以及旅游行业等[1]。第三,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支持,输出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如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以及氢能源等,加大我国技术或者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例。开发更多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相符的产业,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有效缓解低碳经济对当前国际贸易的影响,改善新的贸易壁垒现象。加快低碳行业的发展,减少碳排放是低碳经济下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主要途径之一,既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又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能源的消耗速度,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发生恶化,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能源短缺的情况。想要更好的应对这样的局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就需要在国际贸易中对能源的结构有针对性的实施持续性优化,逐渐减少或者杜绝不可再生能源和高碳能源的使用,利用科学技术降低国际贸易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在国际贸易的整个流程中,不断提升清洁型能源的实际使用率,减少碳排放量,缓解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能源结构的优化是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在实际优化工作中需要考虑现有的能源结构、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情况、不可再生和高碳能源的消耗情况等因素,结合国际贸易当前的规则,加强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开发和使用更多的低碳能源。
此外,在优化能源结构的工作中,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循序渐进,确定能源是否为低碳能源,而后根据能源的具体作用将其投入到国际贸易产品的生产中,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高碳能源的使用,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改善环境,并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在国际贸易中逐渐体现出来,对低碳领域的经济发展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与详细。如果想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发展中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各国都应该积极的参与到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制定低碳领域的标准实际上是多方对利益的保护和争取,与各个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个国家重视低碳标准的制定,尤其的与国际化组织有关的内容与标准制定。选派低碳领域的学者、专家积极的参与相关标准制定的研讨会,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其他国家提出的标准主张,又能够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标准的讨论和制定中,能够有效表现出对国际标准的支持和认可,并且能够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本国的贸易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
欧盟国家为了能够在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得到更多的优势,将环境保护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讨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因此,各成员国都应该充分考虑本国的情况,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争取更多的合理条款和利益,促进本国在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此外,各国需要结合本国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以及服务清单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大符合贸易规则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2]。低碳经济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规则制定是必然趋势,也是贸易发展的根本要求,这就需要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成员国共同参与到新规则的制定中,这样才能保证规则的合理性、公平性以及可行性。因此,我国作为成员国之一,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国际贸易,应积极的参与到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中,既可以提高规则的合理性,又能够为本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对于低碳经济理念认识、认可与执行比较好的发达国家而言,其科学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并且处于主动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与缺点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也就不得不被动的接受一些缺少合理性的条款,影响本国的经济发展。以此,在全球实行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地位显得非常重要,而想要在这个过程中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重视国际间的合作,实现多个国家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共同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尤其是正处于发展中时期的国家,更加需要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利用国际间的合作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实现与国际贸易的有效契合。由此可见,低碳经济下国际贸易的发展需要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支持。低碳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排碳技术进行改进,将低碳作为主要标准推动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进而推动低碳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应用。从我国目前的低碳技术应用情况来看,更加应该重视实际情况,推动低碳技术的创新,重视新能源的利用,即核能、风能、太阳能等能源的有效利用。在创新发展低碳技术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大力培养新兴科技人才、鼓励科技力量发展。同时,我国还应增加与其他国家在相关领域中的合作,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对其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争取将能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尽量降低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达到改善气候环境的目的,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加强低碳技术的合理应用,节能减排,减轻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生活水平,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国际贸易,需要政府部门积极与周边的国家进行谈判,巩固我国自身利益,针对国际多边协定中与环境有关的条款展开深入的分析与讨论。政府部门需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并且积极的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目前,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通过较为隐蔽的绿色贸易壁垒推动本国贸易的快速发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需要加大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合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正确的谈判来减轻自身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压力[3]。此外,我国还可以通过WTO的相关原则来保护自身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国际贸易的规则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国熟悉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相关的国际法律、国际贸易规则以及公约等,并在这个基础上完善自身的法律制度。我国需要掌握多个多边协定以及保护公约,各国实行的贸易政策、WTO协议等内容,在熟悉这些规则的基础上,有利于我国以公平客观的方式维护好自身利益,增加与发达国家的谈判筹码,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相应的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以国家强制的形式保护环境,并且保证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国际贸易中。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国际贸易的规则、服务形式以及商品格局等均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我国人们的低碳经济意识、国际贸易方式以及产业结构等均的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只有认真贯彻低碳经济理念,才能促使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