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琳
(山东中医药大学)
高校代表的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我国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民族振兴的希望所在。但是,科研需要经费,人才培养需要资金,高校的日常运作离不开货币资金,可以说,高校的财务部门是高校运营和发展的命脉,财务风险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高校就不可能进入到正常的运营轨道。大量的资金注入到高校中,必然会伴随一系列财务风险问题,如果高校没有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就有可能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严重影响高校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当中,有效的财务内控与风险防范之间关系紧密,共同为高校的发展保驾护航。
在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财务内控意义重大,它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确保财务管理不出现重大问题的关键。风险防范制度则是为了将高校内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为高校的财务工作正常进行提供保障。二者同时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因此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在高校内,学校财务决策很多时候是以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依据,如果财务部门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就会导致财务数据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学校的决策,让学校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可以说是财务风险防范的屏障,直接将很多财务风险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可以说财务内控是风险防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变,高校与社会上的业务往来不断增加,这就增加了高校财务系统出现风险问题的概率,为了有效的规避各类财务风险,各大高校采取了很多措施,财务内控系统应运而生,成为防范高校财务风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此可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将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降低风险防范的成本,还能指明财务内控的工作方向,可谓一举二得。
目前,我国高校在建设财务内控制度的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问题存在:首先是很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人员缺少财务内控及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很多高校管理者会将学校的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教学质量、开发科研项目、扩大招生范围等方面,这固然没有错,如果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一边,很少过问,这就给财务管理部门造成一种错觉,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不受领导重视,无需建设财务内控机制,更无需防范金融风险,只要做好日常的财务工作即可。这种认知上的误区往往会留下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其次,财务内控体系不够健全,很多制度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落实。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内控体系仅限于财会部门内部,尚未形成覆盖于全校各个部门,因此在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财务部门做好的财务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缺乏跟踪和监控,导致实际情况与预算相差甚远,造成了不必要的财务风险问题。再次,很多高校的财务部门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尚未对每笔资金的运作作出全程的跟踪管理,这就有可能存在高校经费审批的随意性,审批部门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审批每一笔经费,而不是按照原则公平、公正的对待资金的使用问题,这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而言十分不利。最后,高校财务内控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仍需不断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高校的财会系统也进入了数据化管理时代,但是,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系统都需要及时更新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要求,在这方面,一些高校显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财会部门所使用的信息系统只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要,很多软件系统并没有及时更新换代。
为了满足社会上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在不断扩大规模,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高校的经济业务开始出现多元化发展的势头,高校内的资金渠道越来越广,资金规模不断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就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让高校的财务系统陷入危机当中,影响到高校正常的运作,由此可见,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对于高校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实施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能够起到预警作用,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问题消灭在萌芽的状态。在高校当中,很多财务风险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日积月累才逐渐形成的,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财务管理习惯,很多财务风险问题就不会发生。比如贪污腐败问题,如果高校内设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财务业务都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要求进行,科学设置岗位,做到相互监督和控制,就不会给腐败人员留有可乘之机,那么财务风险问题就不会发生。其次,财务内控和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是高校财务规章制度健全的表现,也标志着高校的管理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对高校而言,不仅要有优秀的科研团队和知名的学科,还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财务内控制定的完善恰好是制度完善的一种表现。最后,财务内控系统的不断完善,能有效的监督管理各个部门的财务工作,提升财务综合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内高质量财务队伍的建设,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使象牙塔更加纯净。
为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可以从培养财务工作人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入手,组建高素质的财务工作队伍。一方面,财务部门的领导要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要求每个人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内容,对于责任的划分要明确具体,不能有分工不明的地方,给工作人员留有推卸责任的机会。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一些专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他们了解到财务风险的种类和危害,产生自主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意识。同时,还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必要的素质教育,让财务工作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还有崇高的职业操守,只有财务工作人员具有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高校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当中,财务部门的责任重大,因为财务部门承担着学校的财务工作和责任,因此,财务部门有必要结合高校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体系,并且在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之下按照要求完成本职工作。在建立财务内控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基准,管理制度的内容要细化,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将不同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并且制定考核制度,采取奖惩措施,对作出突出贡献或者给学校造成损失的不同情况,要进行相应的奖励或处罚,这样才能起到激励和警示的作用,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有效的监督管理能降低高校内发生财务风险的机会,尤其是廉政风险问题,有效的监管能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净化校园风气的目的。首先,高校必须认真遵守并严格执行财务内控制度,确保财务内控制度能按照要求顺利实施,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落实相应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能设有特殊群体,实施财务公开的制度,积极配合并虚心接受来自群众的质疑和监督,这样才能达到内控的目的,降低财务风险。其次,高校可以建立更加全面的监督体系,以内部审计、监察为主体,经常采取内部调查管理,实施严格的财务内控制度。同时还要配合外部相关部门的审查工作,充分运用审计的结果,做到整改和加强内控的有机结合,同时欢迎社会的有效监督,坚决杜绝各种校园贪腐现象的出现,坚决避免学校出现财务风险的问题。
科技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高校身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财务内控及风险防范技术就有必要不断创新发展,比如建立数字化的财务管理和服务平台,方便全校师生的使用和监督,利用财务系统加强会计核算和管理,更好的与税务、银行、业务往来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获得更多的经济、金融、和财务信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掌握相关市场的动向,这也是有效规避财务风险的手段之一。
总之,高校内的财务内控体系需要不断的得到完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内控的作用越明显,发生财务风险问题的机会就越低。就目前情况而言,促进建设高校内的财务内控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校内的财务内控系统、加强财务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有效监督管控各部门的财务工作流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财务内控管理的各个方面提升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为高校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