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丽
(四川省大竹县牌坊乡卫生院)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和政府对民生的大力投入,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逐渐加强,承担起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医疗的重任。卫生健康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较大的挑战。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和企业的营利性不同,各地的基层医疗机构都出现了财务意识薄弱,盲目投资,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在逐渐承担国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与基础治疗的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逐步规范,财务管理缺失、缺位和能力不足,导致财务混乱,无法最大化的利用国家资金开展民生工作。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行背景下,加强财务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收支核算的时间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对实际发生的医疗收支账目进行财务核算,不再以货币资金实际到账及支付为核算时间点。这一变化使财务核算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反映出一段时间内医疗机构的收支情况,相较于过去的“收付实现制”更加便捷科学[1]。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提出了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增加了累计折旧的内容,从而从账面上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主体的资产状况,更加便于监管部门了解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转情况,加强了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是近年来比较重要的改革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对预算的核定,对机构运营情况的预先判断,从而确定一定时期内机构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及基础医疗所需资金标准,再通过年度收支决算进行绩效考核,有效的杜绝了在运营过程中的随意性,更加规范了管理层面的行为,加强了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将核算也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核算,可以有效的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科学化管理。
传统的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往往受到人的主观操纵的影响。这种不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往往会导致会计人员的“想当然”思想,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公平公正,也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2]。现代会计制度则对成本的核算更加精准细致,无论从核算范围还是和核算的细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更加利于医院的管理部门了解资产的消耗与机构的运转情况,提高了机构的良性循环发展。
“医药代表”曾经是我国医疗机构所特有的岗位,这些依靠贩卖低价药,提供高回扣卫生的“医药代表”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我国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使人们对基层医疗产生了较多的不良的印象。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后,对正在实施的药品集中采购及”药品零差价”政策加强了财务核算,强化了对药品售卖的监管,并且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的项目,从根本上杜绝了“医药代表”的存活环境,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权利[3]。
受我国经济实力与财政收入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国家对药品的补贴,因此在核算的过程中,会计人员往往会将大额的支出分摊到药费的收益中,使管理人员难以根据数据发现机构运作中的问题,并且无法根据数据进行准确科学的分析,因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将药品的收支与医疗收支结合在一起,国家将原有的“医疗收入”与“药品收入”合并为“医疗收入”,将“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合并为“医疗业务成本”,共同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从而使各个环节的成本费用更加明晰,也更加便于机构在管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控制。
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有限,为了更好的承担起医疗健康工作,往往对提升医疗硬件设备,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等较为重视,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的变化也并不了解,这就导致了财务工作出现较多的混乱和漏洞,一方面财务管理的不善无法及时准确进行财务核算,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类资源也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导致上级部门了解信息不充分,国家的相关补贴不能及时的申请和发放到位,影响了正常的机构运转。有些地方的医疗机构对于财务人员的招聘条件过于放松,甚至出现了没有专业理论背景的人员担任相关的会计工作,造成了基层财务工作质量的下降,财务管理意识缺失[4]。
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可以使管理人员清晰的了解当前机构的盈利状况,以及医疗技术与药品采购的水平。没有系统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往往会导致机构内部财务账目混乱,报销流程冗杂,缺乏规范性。很多机构甚至将财务部门作为管理者的“一言堂”,无需任何手续与流程,凭借口头安排就可以入账报销,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权威性,也给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转造成了较大的障碍,限制了其持续化的发展。
有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硬件水平,但是却忽略了自身的医疗服务群体的特点以及软件的吸纳与培养工作,导致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了固定资产的采购中,限制了机构其它方面的同步发展[5]。财务管理本应该在规范投资方向,控制投资风险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却由于受到的重视不足,缺乏足够的体系化与科学化建设,而无法给管理者提供大数据分析的理论化结果,从而造成了机构不合理支出部分过多,限制了持续化的稳健发展。再加之很多基层医疗机构所能承担的服务都属于基础性的医疗监测与治疗,导致医疗器械的使用率不足,更为机构的发展增加了后续的维护与保养的经济负担。
任何部门都离不开监管与审核工作,基层的医疗机构在财务监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缺陷,这一方面与机构的财政状况薄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成立专业的监管部门,培养有监管能力的专业化人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地方财务管理系统不完善,对于财务监管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关。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基层的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相对比较缺乏,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不利于国家对机构运营数据的监管与控制。
基层医疗机构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从系统化的层面去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机构日常财务工作的积极影响,健全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从多个角度开展预算工作,确保机构的所有医疗技术服务与药品的售卖都在可监管的范围内,在基础预算中有系统化的反映。政府部门及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培训,各基层卫生机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均应主动参与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同时,加强各部门数据的互动与共享,为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工作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从而使预算和绩效能够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基层的医疗建构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6]。
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部门,建立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预算与审核等多个方面开展系统化的架构,从而使机构的财务数据清晰科学,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财务报告与指导。同时,管理者还要在财务部门开展责任制,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责任到人,防止出现推诿与拖沓的现象,切实保障财务部门内部运转高效,沟通顺畅,能够与其他部门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成为机构内的重要的职能部门。
审计工作关系到财务部门工作效率的考核与财务管理的准确性和规范化,定期在部门内部展开审计工作也有利于在机构内部形成良好的风气,保障机构的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当前以电算化为主的财务工作给审计工作减轻了较大的压力,但是依然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协助。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机构内部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全员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气,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与审计环境。
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现代化会计软件的普及应用,并且提高会计人员分析数据,协助内控的能力是当前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医疗机构也要加快引进现代化的财务人才,积极的响应国家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丰富会计工作的内涵,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尽快的使财务工作紧跟时代需求,为机构的发展提供助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了解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涵,正视在实际工作中的财务问题,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发展中的困局。相关人员要积极探索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执行模式,创新财务制度改革,从而提高财务结算与报销的效率,缩短财务核算的时间,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能力与投资能力,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