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文化的时代内涵研究

2020-02-27 16:10韩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汶川纪念馆精神

韩晓娟

(绵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十多年后,学术界对于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经验和灾后重建工作经验、抗震救灾文化和抗震救灾思想等专题再一次掀起了研究的高潮。笔者所在的“场馆教育与抗震救灾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前期学者研究基础上,于2016年最早提出“抗震救灾文化”概念。团队认为,抗震救灾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篇章,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抗震救灾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是新时期的一种先进文化;抗震救灾文化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充分体现、彰显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极大提升了人们的国家认同和“四个自信”。在新时代探寻抗震救灾文化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一、抗震救灾文化的概念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如果到辞典、书籍中寻找“文化”的定义,或者想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从英国学者泰勒(E.Burnett Taylor,1832-1917)开始至今,这样的定义已出现200多个。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如著名国学大师刘梦溪老师和著名学者余秋雨老师就认为,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信仰。传统的人类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这是人类创造的一种长期成果,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积累。确切地说,文化凝练在可以继承和弘扬的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习俗、传统、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是人类可以相互交流的普遍认可的意识形态。它们是客观世界感知升华的知识和经验。东西方字典有一个共同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

伟大的抗震救灾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孕育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凝聚于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能够激励当代人乃至后人奋发向上的当代红色文化之一。具体可包括“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指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以及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这些人物更多是一些无名英雄,是“小”人物,但是他们成就了历史,定格在历史的光荣榜上;“物”主要包括地震遗址、旧址以及在灾后修建的纪念馆、博物馆等,甚或包括一些英雄人物的遗物;“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抗震救灾活动或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等。“物”和“事”构成了抗震救灾文化的物质文化,而“人”和“魂”则体现为抗震救灾精神。笔者认为抗震救灾精神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抗震救灾精神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

从本质上来讲,抗震救灾精神体现在伟大而又平凡的每一位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参与者身上,孕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凝聚于伟大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斗争中。它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思想。

(一)14亿中国人是抗震救灾精神和抗震救灾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

伟大的抗震救灾文化的创造者就是我们14亿中国人,他们是这一伟大精神的缔造者和传承者。习近平同志多次谈道,“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更是我们各项事业成功的最大保障。而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及其他们的伟大精神也是抗震救灾文化的主要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成就英雄的国家。在和平时期,我们同样也需要英雄主义。对于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牺牲的英雄,我们要深刻挖掘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舍小我为大家的宝贵精神,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让人们感动的英雄人物。他们身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不畏艰难奋斗的拼搏精神让人敬佩,特别是一大批英雄少年,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非凡勇气、顽强意志和可贵的爱心,感动了全国人民。无论是那位坚持奋战、对灾区人民不离不弃的警嫂,还是主动为孤儿哺乳的绵阳警花;无论是奋不顾身救助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张亚米老师,还是坚持抗灾不幸流产的美女护士……所有这些情景都让每个中国人动容。他们把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践行在实践中,落实在热爱我们骨肉同胞的深厚情感里,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谱写着人生最美的篇章,为我们最终战胜汶川地震灾难提供了力量源泉。在震后召开的全国抗战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国家领导人深刻阐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个精神最具体、最鲜活地体现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所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共产党员身上。我们不止一次被他们的精彩报告所打动,但是打动我们的不是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而是他们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实际行动和感人至深的事迹,他们用人间大爱实践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记得他们,仍然向他们致敬,就是希望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使之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使之成为当下建设和谐富强中国的强有力精神支撑。正如时任平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刚同志所讲,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报告团成员的报告是对每一个中国人最强烈的内心震撼和最深刻的思想教育。面对特大地震,以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为代表的一大批普通人,临危不惧,自强不息,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闪烁着抗震救灾精神的光辉,更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抗震救灾精神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核心内容

抗震救灾精神主要包含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互助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面对艰难险阻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优秀品格和历史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得以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而且灾难愈大,就愈加团结奋战、自强不息;越是艰难困苦,越是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就越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本色就越发彰显,人民群众就越发共克时艰、上下同心。历次大地震发生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团结起来,战胜磨难”,“四川雄起,中国加油”,“大地无情人有情,我们都是汶川人”,“九寨,今夜我们与你同在”等,即刻成为14亿中国人救援的时代主题和最强音。面对重大自然灾害,党和政府主要领导人也多次批示:“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汶川特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是巨大的。短短的几天里,祖国10万平方公里的道路被严重摧毁,电力通讯设施也受到极大破坏,绵阳北川和汶川等地多处乡镇彻底化为废墟,我们的骨肉同胞被困急需救援。在中央强有力的领导和统一安排下,可爱的子弟兵积极投身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众多的志愿者投入到救灾的洪流中,很多无名英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很短的时间内救援者成功打通了主要干道,恢复了部分交通和电力,营救了无数困在重灾区和废墟下的灾民,并积极进行灾后安置。对于重伤病员及时通过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转移救治,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全体中国人心连心,手挽手,打造了一条铁的长城,“团结就是力量”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彰显和弘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

2.“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在每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全体人民不畏艰险与地震灾害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大搏斗,并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广大官兵把党和人民的亲切关怀、褒奖和厚爱,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轻伤不下火线,争分夺秒战斗,显示了不怕艰险、排除万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无数灾区干部群众,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继续投入工作。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有连续奋战在救灾一线累死的警嫂,有主动为灾区孤儿哺乳的绵阳警花,有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撑起生的希望的母亲和老师,有勇敢坚强不掉泪的可爱女孩,也有救助同学不幸失去右腿的初一女生,更有奋力抢救受灾群众导致流产的最美护士……所有这些人都把自强不息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谱写着人生最美的篇章,为我们最终战胜汶川地震灾难提供了力量源泉。在历次救灾工作中,无论是灾区群众,还是救援人员都表现出中华儿女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压倒的超人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3]。

3.“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一种以人为本的伦理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价值理性”[4]。这次抗震救灾,党和国家始终把捍卫和珍爱每一个人的生命和权利放在第一位,救人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温家宝同志立即赶往灾区,他说:“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早一秒到达受灾地区,就可能早抢救更多的生命。”有人就会有一切,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我们全社会,共同追求的就是让所有的人民幸福、安康。因此,地震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抢救灾区人民的生命成为首要共识和重中之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核心的感召力,是全体公民最核心的认同力,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和谐力。人民利益重于泰山,地震发生后,部队突破禁区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当地政府更是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次抗震救灾,动员了全国、全社会的力量,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千百年来,以人为本的思想激发了我们的集体主义,凝练了我们的力量,使我们拥有了克服自然灾害或外来入侵的信心和力量。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而一切发展都要依靠人民,一切发展成果都由人民共享。从古代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神话传说到抗洪抢险,再到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再到以人为本的改革开放和生动实践,维护生存权,维护发展权,以人为本就像一条红线串联始终。抗震救灾中,中国的人本精神在与世界的沟通中又一次得以彰显。

4.“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

从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抗震救灾到之后的灾后重建,尊重科学的务实精神贯穿始终。首先面对特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组织都秉承科学精神,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救援,科学安置,科学重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救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任务。“一线希望,百倍努力。”无论是解放军同志还是志愿者同志都积极投身于搜救工作,以“不丢下一个”为内心信念,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救助。之后一方面救助伤者,同时还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积极组织和调派医疗队伍奔赴各地灾区,保证大灾后没有大的疫情。对于灾区就地安置和搬迁安置的灾民,对生活起居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安排和部署。同时,心理慰藉工作也一直在跟进,面对在特大地震中丧失亲人的灾民,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抚;对于不愿撤离故土的灾民,如何做好思想工作等,都是灾后的大问题。总之,灾后安置和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地震发生后不久,党中央就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及时部署,成立专门机构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总之,从震后开展救援、震中进行安置和心理辅导、灾后进行重建工作,各项工作部署有条不紊,统筹兼顾,不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三、地震纪念场馆和收集的地震遗物等实物文化是抗震救灾文化的物质构成要素

抗震救灾文化不仅包括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在与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顾全大局的家国情怀、抗震救灾科学理论以及防灾减灾科学文化知识等精神文化,亦包括为抗震救灾付出鲜血乃至生命的英雄人物,还包括为纪念抗震救灾英雄树立的雕像和纪念碑,为纪念地震中逝去的生命、弘扬抗震救灾文化、传播防灾减灾知识等建立的地震场馆和收集的地震遗物等实物文化。这些实物文化具体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实体建筑类。首先是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是中国地震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设立的保护区。迄今为止全国共有6处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分别是云南永胜红石崖大地震“天坑”遗址、山东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山东枣庄熊耳山崩塌开裂地震遗址、重庆黔江小南海古地震遗址、宁夏西吉党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遗址、海原大地震活动断裂带遗址。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也形成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纪念馆和地震遗址,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映秀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和东河口堰塞湖、汉旺地震遗址。这些遗址和纪念馆都具有极强的教育功能,它们本身具有内隐性、直观性、自主性和实践性。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按照“自然、简朴、生态、科学”八字方针,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寓意 “将灾难时刻闪电般定格在大地之间,留给后人永恒的记忆”。建筑整体模仿地球景观,切割地面,并提升形成主建筑群。它整体延伸穿过凹陷的广场和一个小半径,与柔软的草地斜坡融合在一起,并部分地抬起来露出地面,象征着新生和希望[5]。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是国家确定的“一馆三地”中“映秀震中地震遗址纪念地”建设的主要场馆之一,由华南理工大学著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设计,广东省东莞市对口援建,于2009年12月16日破土动工,2010年12月主体工程竣工。纪念馆位于映秀镇渔子溪村的高坡上,占地面积8 000平方米,是一座两屋的半覆土建筑,建筑高度10.4米,建筑面积4 800平方米,坐西朝东,俯瞰整个映秀镇。纪念馆以自然、平和、静谧为基调,以植根于大地的手法,形成与山势合理契入的地景式建筑风格,于2012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由“序厅、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立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五个部分组成,借助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较完整地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6]。

2012年8月,映秀震中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11月,又被四川省民委命名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4年2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14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2015年12月,被阿坝州社科联命名为“阿坝州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地震纪念馆、博物馆等场馆以其资源的独特性,担负起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宣传功能,发挥着培育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职责,发挥着研究和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大使命。通过参观地震纪念馆、地震遗址,社会公众能受到灾难教育,了解如何更好地防灾减灾、抗震救灾,了解我国作为地震多发国家所走过的艰难抗灾减灾进程,了解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不平凡历程,从中汲取养分,更加增强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由此可见,地震场馆和遗址等实物文化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构成要素。积极发挥纪念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引导公众了解抗震救灾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价值理念的统一性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发挥纪念场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培育和践行抗震救灾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第二类抗震救灾实物文化是地震中的一些特殊物件,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遗物,因为英雄人物本人的伟大精神而赋予了它生命的气息。正如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说到的:“这些物品可能正是珍贵的地震见证物,可以作为地震文物保留下来。”如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就将可爱的教师张米亚生前使用的台灯和她的转户申请书暂定为二级文物,还比如救援人员当时穿过的衣服、飘扬的红旗、定格在2点28分的时钟、“史上最牛车”川FA8512、从废墟中找出的鞋子等。当我们进入5·12汶川纪念馆时,每一个看似平凡的文物仿佛都会说话,一块手表、一双鞋子、一个钟表、一些消失的标语和整齐排列的头盔似乎都默默地讲述着10年前的悲惨英雄之旅。目前展馆内展出的5 000多件地震文物给人们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和感受。5·12汶川地震纪念馆收集了超过10万件地震文物。在这些文物背后,不仅汇集了1 000多名文物工作者的汗水和努力,而且清晰地刻画了灾难和重生的记忆,彰显了抗震救灾精神的伟大力量,是抗震救灾文化的深刻体现。就以“史上最牛车”川FA8512为例,我们来做一个了解。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一楼的灾难大厅里,一辆毁坏的汽车吸引了广大游客。汽车破烂的外表极大地显示出大自然的巨大破坏力。该车牌号为“FA8512”,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被称为“史上最牛车”。车的原主人是绵竹汉王镇的杜模明。2007年11月初,他和他的儿子杜明君从家中带着近18万元进入汽车销售中心,一眼就看中了一辆银黑色的汽车。试驾后,他们立即购买下来。次日,杜模明开车前往“绵竹车管所”申请“身份证”。这个车牌号是由机器随机指定的——“川FA8512”,易读易记。地震发生时,车棚完全倒塌。坍塌的墙壁、预制板和铁棚完全掩埋了车子。由于余震的影响,等待9天后,杜模明请家人和邻居在瓦砾中挖出车辆。由于有太多的重石需要机械支撑,人力不能把它拉出来。此时,一辆当地消防车经过大门,10多名消防人员用挖掘机将预制板和车棚切割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打开了汽车。汽车的车架已完全垮塌,汽车右侧被损坏,门窗被打破,尾部完全塌陷。然而,发动机、变速箱、仪表板、底盘、车线、刹车系统乃至音响等仍然能用。杜模明很惊讶,他进入车内发动汽车,发现车子仍然能开!于是,杜模明把它送入绵竹的一家维修店修理。杜模明在路上艰难开车的过程被路人拍照,照片上传到互联网。一时间,沉浸在悲伤情绪中的网民们被汽车的“力量”所感动: “我们需要太多的鼓励,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 “强壮,前进,不要放弃,这是英雄”, “地震彻底摧毁了它,它伤痕累累,但它没有被地震震垮”,“这就是最强大的力量、最伟大的精神”。

汽车制造商东风雪铁龙神龙汽车公司也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自豪。不知道是谁发起的,所有员工主动用自己的工资为车主捐款。由于汽车的车牌号码与2008年5月12日的数字相似,员工一致建议公司将该车和牌照一起回购,并将其捐赠给地震纪念馆。 10月份,该车经公安部批准恢复车牌法定地位,仅作为收藏使用。正如一些学者提到的:“在纪念馆里展示这辆车不仅表明了地震造成的破坏,而且表明一种面对苦难勇敢站起来、强起来的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类似这样的每个地震文物都可以发声、发光。感人的地震故事更展现了一个个感人的中国故事。同样,救出9人的志愿者陈岩穿过的救援衣物、被困196小时的幸存者赖原平和王绍光的初诊病历、在北川新县城开城仪式上敲响的大鼓、援助建设者戴过的安全帽等,都被精心收藏起来。如果将地震文物结合起来,我们将能够充分理解这次大地震规模宏大的救灾行动和感动天地的灾后重建,而所有的这些文化的集合就是伟大的抗震救灾文化,它们是新时代抗震救灾文化的凝练和浓缩。

第三类抗震救灾的文化是新媒体时代的网上地震博物馆、纪念馆等。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同步的是首个“北川网上地震纪念馆”的网络发布,它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技术公司——网易建设的。我们看到主流网络媒体对受灾地区人民的关注、关心和关爱。同时,据了解,网易捐款总额为1 200万元,以帮助地震灾区重建家园。网易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翔实报道,第一时间开设捐款通道。这是灾区和同胞第一次心与心的沟通。在新媒体时代,现代人更加关注互联网的表现。教育者就更应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到新时代场馆教育中,这是促进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优手段之一。这是一种久而弥深的宝贵精神资产,它已成为代表中国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文化象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总之,抗震救灾文化既有内涵精神层面的文化,亦含有实物层面的文化,属于广义的文化现象。抗震救灾文化作为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代表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面貌,是一个民族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存活兴旺、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伟大的抗震救灾文化是对中华民族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诠释和升华, 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彰显和有力的传承,它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7]。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文化很容易逐渐退化甚至消失。因此当下要积极研究和探寻这种文化,使它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主轴和价值坐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也为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提供精神指引[8]。

猜你喜欢
汶川纪念馆精神
云上远眺新汶川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拿出精神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